葉家興觀點:全球暖化誰不怕?

2019-10-04 07:10

? 人氣

瑞典16歲少女桑伯格參加美國紐約的「氣候罷課」活動(美聯社)

瑞典16歲少女桑伯格參加美國紐約的「氣候罷課」活動(美聯社)

大家都說要「愛地球」,但我們為全球氣候變遷做了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年8月起,16歲的瑞典女孩桑伯格(Greta Thunberg)固定每週五罷課,並隻身到瑞典國會前抗議,抗議政治人物沒有採取具體行動來阻止氣候變遷。面對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災害愈演愈烈,她希望政府能落實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 1.5度以內,以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她為抗議活動取名「週五為未來而戰」(Fridays for Future)。從最早的一個獨行俠開始,桑伯格逐漸號召到上萬名學生響應,紛紛在每週五於歐洲各地罷課,只為了向各國政府提出訴求,要大人們好好正視全球暖化問題。

桑伯格在9月23日參加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為了減少碳排放,她放棄坐飛機,從瑞典乘坐帆船,耗時15天才到美國。在峰會中她當著世界領袖的面痛罵,「我們正處於一場大滅絕的開端,而你們談論的只是錢,還有經濟永續增長的童話故事,你們怎麼可以如此厚顏?」她的憤怒吶喊獲得不少歐洲領袖的支持。例如德國總理梅克爾說,德國將對抗全球暖化的承諾增至40億歐元。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多個國際組織已答應額外提供5億美元,資助保護熱帶森林的計畫。他並主張各國的貿易和財政政策都應考慮氣候變化因素,包括不輸入增加碳污染的貨品。然而,全球碳排放大國美國的總統川普在2017年6月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他僅出席氣候行動峰會約15分鐘,但並未發言。

在川普眼裡,全球暖化離「讓美國再次偉大」很遠。不過對許多島國來說,卻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例如在今年8月底,甫於5月贏得選舉連任成功的印尼總統佐克威(Joko Widodo)宣布遷都大計。預計斥資300餘億美元,在2024年前將首都從雅加達遷至2000公里外的婆羅洲東加里曼丹省。因為雅加達北部部分地區已經低於海平面2至4公尺,並持續以每年2公分的速度下沉。科學家推算,如果沉降速度不變,到2050年,雅加達有三成以上土地將浸泡在海水中。

陸沉,絕對不是只有印尼需要處理的自家門前雪。面對全球暖化導致海水上升的威脅,南太平洋島國的危機感最深,但臺灣也絕對不能倖免。事實上,臺灣周圍海水升溫是全球最快速的區域之一。如果2050年全球氣溫上升2℃,臺北松山機場、大直豪宅區都將在淹水範圍內。如果趨勢不變,臺北盆地到了本世紀末的淹水高度將達3公尺,屆時三成土地恐遭淹沒,而目前臺灣的六都更將只剩下兩都(桃園和臺中)還在海平面之上。

迫在眉睫的環境危機,讓經濟成長、甚至人類生存都充滿風險。或許正是由於這樣的背景,2018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將經濟學桂冠頒給了「氣候變遷經濟之父」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問題,很早就將氣候變遷整合納入宏觀經濟分析,並以動態模型解釋市場經濟如何與自然環境互動,從而拓展了經濟分析的範疇。多年來,諾德豪斯不斷呼籲各國政府合力對抗全球暖化,主張解決溫室效應最有效的方法,是全球統一開徵碳稅,以解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也最迫切的問題——將自然環境的風險與不確定性融入政治經濟決策的考慮,以締造長期永續的經濟成長。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諾德豪斯。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諾德豪斯。

諾德豪斯所著的《氣候賭局》(The Climate Casino: Risk,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s for a Warming World)從環境科學的角度出發,探討人類經濟的未來前景,可說是所有政治、商界菁英及環保人士必讀的「氣候經濟學」科普書。諾德豪斯在書中詳細檢視全球暖化數據、進行影響評估、分析政策工具,並探討現實中人們拖延不作為的種種原因。諾德豪斯認為,延緩全球暖化的進程,涉及公眾、經濟與科技,我們應當把重點放在:一、提高公共意識,認識並接受全球暖化衝擊人類和自然界的嚴重性;二、為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訂價,且應該促成全球一致的行動;三、加速「經濟去碳科技」的研究,追求低碳、零碳,甚至負碳科技。

美中不足的是,或許因為科學證據的欠缺,諾德豪斯在書中較少著墨二氧化碳(CO2)以外的溫室氣體減排課題。但一如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報導,被新能源電力行業廣泛使用的絕緣氣體六氟化硫(SF6),助長全球暖化的效果,高於二氧化碳2萬3千5百倍以上。每座風力發電機組會使用五公斤的六氟化硫,若外洩至大氣層,其暖化破壞力等於117公噸的二氧化碳!其他如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影響也不應顧此失彼。

輕忽其他溫室氣體,過於強調二氧化碳的暖化效果,自然激起一些科學家的不同意見。例如2007年的BBC紀錄片《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就試圖說明,沒有直接證據顯示二氧化碳是全球暖化的元兇。主要理由包括:一、1940年至1975年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斷上升,但氣溫卻連續30多年下降,可見二氧化碳和氣溫上升沒有關係。二、中世紀溫暖期的氣溫比2007年高,但那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現在低得多。三、人類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約65億噸,但自然產生的二氧化碳達1300億噸,可見人類對氣溫的影響有限。紀錄片中顯示,持這類觀點的科學家主要相信,太陽黑子等自然活動比人類活動對全球氣溫的影響更為巨大。

也因此,就算大家都同意全球暖化的現象,但到底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何者更為重要,似仍欠缺具說服彼此的關鍵科學證據。而不同陣營的研究資助背後,似乎也不脫與傳統能源或新能源產業的千絲萬縷利益糾葛。

G20漢堡峰會,場外大批民眾抗議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巴黎協定》。(美聯社)
G20漢堡峰會,場外大批民眾抗議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巴黎協定》。(美聯社)

去年諾德豪斯獲獎的同一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Global Warming of 1.5°C」報告,言之鑿鑿認為人類控制氣候升溫的時間所剩無幾。然而另一方面,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與碳排放國,卻在近年接連退出《京都議定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後的《巴黎協議》。不禁令人感嘆,美國是全球最富裕、受影響可能最深遠、能發揮最強影響力的大國,川普主政下的美國卻對全球暖化議題如此輕忽,無視其他百餘個國家的減排承諾以及應對決心。

中華民國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做為世界第21大的經濟體,治權所及的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四大島嶼也面對全球暖化的嚴重威脅,對氣候變遷的長期課題自然有不容忽視的責任。就在聯合國氣候峰會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政策小組成員透過臉書直播說明環境政策,主張因應氣候變遷,未來將在環資部下設「氣候變遷司」,並成立約250億元的「氣候與生態變遷應變基金」,提供穩定的研究和作業經費,因應植物或農產品在極端氣候下生長異常,或瀕臨危險的生態品種保育等。其實不管選舉勝負,對下一代負責任的環境政策值得各政黨重視、採納、執行。畢竟,選舉成敗只爭朝夕,生態永續卻是千秋大計。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面對全球暖化氣候巨變,誰也無法置身事外。全球政治領袖們留給下一代的生態環境,到底是藍天白雲的樂土,還是顛沛流離的惡土?世界各地所有的年輕人都瞪大眼睛注視著。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