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70年》鄧小平的最大遺產?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19-10-01 12:30

? 人氣

中國前總理和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指出,自中共1949年武裝奪取中國大陸政權以來,導致中國陷入長期貧困的經濟發展死結都是因中共對經濟實行蠻橫又全面的控制造成的;中共政權先是靠著獨裁專制的權力不懂裝懂、一意孤行導致經濟凋敝,然後又一籌莫展不得不讓民眾自謀活路,民眾為自己找到了生路,中共再貪天之功為己有,說是中共富有遠見和睿智給民眾指明了前進道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毛澤東時代,毛試圖靠政治運動和行政命令發展經濟,結果導致一個又一個的災難。為了甩掉城鎮經濟發展停滯導致的就業難題,毛將大批的城市青年強行送到農村去做「知識青年」。「知識青年」在農村不但沒有獲得毛所宣揚的「大有作為」的大發展,反而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甚至連理髮的錢都沒有。在毛澤東死後,大批衣食無著的「知識青年」返回城市,給中共政權帶來了壓力。

鮑彤說,1949年以來的中共頂層計劃和設計給中國祇是帶來災難和經濟凋敝,而毛澤東死後「知識青年」在中共頂層的計劃之外返回城市,給中國城市經濟帶來了意外的生機;具體地說就是,返回城市的「知識青年」自謀生路,重新恢復了被中共消滅了幾十年的私有制。

他說:「不是知識分子到農村去對中國經濟大發展起了作用,而是知識青年返回城市起了很大的作用。起了什麼作用?起了恢復私有制的作用。怎麼是知識青年返回城市起了恢復私有制的作用呢?因為在城里里,那個時候,我記得也就是在1970年代末80年代初,連修鞋的都是國營的,沒有私營的。知識青年回到城市要吃飯。他們能當幹部嘛?不行,沒有指標。能當工人嘛?不行。為什麼?沒崗位。當時我記得,當時機關裡根本就不能進,工廠裡要頂替,也就是一個工人退休,由一個子女頂替。這沒有多少崗位。

「因此知識青年幹什麼?他們擺小攤,自己開小店,自己自謀生路,就這樣變成了個體戶。什麼叫個體戶?就是私有制。而在此之前,經過所謂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就是經過公司合營,經過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商業的社會主義造,中國的城市裡已經把私有制的根子都挖掉了。幸虧下鄉知識青年回到城市,開闢了另一塊廣闊天地。結果是中國的私有制、個體戶從此重新下種,重新生根,重新開花。這才有了後來的所謂的民營企業(給中國人提供了大半的就業)。」

中國經濟學者夏業良也指出,中共的改革開放政策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計劃,完全是被動的,是由不得不自謀生路的基層人民推動的。 

 

夏業良說:「由於農村改革成功,(中共也嘗試)也在城市進行改革,就是由過去的計劃經濟變成向市場找機會。我記得很清楚,1978年年底,很多國營工廠發不出工資,貸款無法償還,經濟非常困難。那個時候,中共中央提出了一個口號,叫做自己找米吃。也就是要工廠自己到社會上去看有什麼需求。那時候社會上連電風扇都買不到,簡單的電器,收音機,半導體,自行車都是非常奇缺的。很多國營工廠有這個技術能力,過去國家不讓他們做事,現在國家政策鬆動了,他們很快即就能生產出東西滿足市場需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