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流亡前總統本.阿里去世,一段突尼西亞近代史的終結

2019-09-29 07:00

? 人氣

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與妻子蕾拉(Leila)(AP)
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與妻子蕾拉(Leila)(AP)

此次動亂在突尼西亞國內多被稱為「革命」(ثورة)、「西迪.布茲德革命」(ثورة سيدي بوزيد)或「尊嚴革命」(ثورةالكرامة),「茉莉花革命」一詞反多為外國媒體所用;而若由突尼西亞本國史出發,其實也有「茉莉花革命」一詞,但指的卻是當年本.阿里政變上台這件事,語境完全不同。而外國媒體使用「茉莉花革命」一詞,除了因茉莉花是突尼西亞國花外,更大的原因是這種用法符合其一貫邏輯,即把非民主國家(或領導人有爭議的國家)的群眾示威以花果、顏色、植物命名,以象徵公民力量的純潔美好,例如1974年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2003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的鬱金香革命、2005年黎巴嫩的雪松革命、2007年緬甸的番紅花革命、2009年摩爾多瓦的葡萄革命等,其實就是把所有不是發生在自己國家的示威描述成自由與獨裁的決鬥、光明與邪惡的對峙,彷彿成功之後世界更美好,即便遭受血腥鎮壓也雖敗猶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恰恰是這種視角,抹去了各地的本土脈絡與結構鬥爭,將複雜的問題簡化為黑白對決,並期待換個領導人就能自動修正所有問題,不僅過於天真,也是種無情無知的一廂情願。突尼西亞之後,中東各國相繼出現群眾示威,西方媒體上也跟著冒出「蓮花革命」(埃及)、「咖啡革命」(葉門)等用語,這波運動最後被冠上「阿拉伯之春」的雅號,更有人稱之為繼東歐共產政權崩解之後的「第四波民主化」。然而多年過去了,埃及仍是軍方出身的塞西掌政,利比亞分崩離析形同回到部落時代,葉門內戰成了沙烏地、美國、伊朗的軍火擂台,敘利亞內戰導致大批難民湧向歐洲,許多國家不僅沒有解決原先的問題,反而製造出更多問題,甚至連「國家」本身都消失了。

20190926-當年突尼西亞政權更迭後出現的海報,由左至右為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蘇丹、阿爾及利亞,用以呼籲這些國家的人民站出來示威。(取自Khalid Albaih)
當年突尼西亞政權更迭後出現的海報,由左至右為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蘇丹、阿爾及利亞,用以呼籲這些國家的人民站出來示威。(取自Khalid Albaih)

一段突尼西亞近代史的終結

本.阿里的逝世象徵一段突尼西亞近代史的終結。他與布爾吉巴有著類似的開頭:身為留法菁英卻又致力反殖,上台後壓抑伊斯蘭勢力,讓國家走世俗化路線,並以經濟改革與恩庇主義來穩定政權;但兩人同樣都沒猜中自己的結局,統治地風生水起,卻下台下地電光石火。

如今的突尼西亞已迎來革命後的第八年,失業與分配不均的問題沒能解決,而沒人壓制的極端伊斯蘭勢力卻破土而出,許多突尼西亞年輕人之所以沒有上街自焚,有部分原因就是在恐怖組織內找到了工作;而近年接連發生的多起酒店爆炸案,對仰賴觀光收入的突尼西亞經濟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斯人已逝,在突尼西亞人的記憶中,本.阿里年代或許是段繁華的黃金歲月,也或許是段專制的黑暗過去,矛盾的感受在革命與發展的光影下斑駁,並將如鬼魅般,一路糾纏著突尼西亞近代史前行。

*作者為《中東研究通訊》專欄主筆。本文由《中東研究通訊》公眾號授權轉載。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