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郵政儲蓄與普惠金融

2016-10-13 06:50

? 人氣

郵儲銀行使用郵政網點的代價,是支付一筆與業務量掛鉤的代理手續費,包括儲蓄代理費、代理結算類業務支出、代理銷售支出及與其他佣金支出等,約當於業務規模的1.5%。2015年時這筆代理費中僅與吸收存款相關的部份就高達人民幣544億元。相比於一般中國大陸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多在1.9% - 2%,加上郵儲行不直接負擔郵局代理網點的建置成本,吸收進來的存款又佔郵儲行超過人民幣5.8兆元個人存款總額的七成以上,而個人存款又佔郵儲行總存款的86%,由於個人存款遠較法人存款來得「黏」,郵儲行的資金成本與規模優勢十分明顯,完全能成為金融同業的「地下央行」。翻看郵儲行上市說明書,顯見郵儲行在公債與銀行間市場扮演的關鍵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僅憑資金成本優勢,應該不足以吸引包括新加坡淡馬錫基金 、瑞銀集團 、加拿大養老投資基金、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摩根史坦利星展銀行騰訊螞蟻金服中國人壽中國電信等戰略投資者「保駕護航」。甚至連被外界質疑不再投資中國大陸的李嘉誠都透過旗下三個基金會連同長子李澤鉅,斥資100億港元持有11.62%郵儲銀行H股(約佔總發行股本的2.8%)。最直接的投資亮點,是郵儲銀行透過郵政網絡覆蓋全國的渠道優勢,以及長年在地深耕所積累出來的場景理解與未被充分利用的授信能力。

傳統商業銀行的資金運作是以短期資金支應長期放款,在資本市場不發達的時代,存款穩定度非常重要。沒有足夠的支付場景,存款難以穩定。在互聯網金融席捲神州之際,像郵儲行這樣深耕縣級地區,擁有超過五億個人用戶,以面向「三農」小微金融業務為主的銀行,在中國經濟政策必須向中西部相對不發達地區傾斜之時,有巨大的先行者優勢。過去農民工因為金融知識不足,加上傳統商業銀行的繁文縟節,往往讓窮鄉僻壤的客戶卻步。儲蓄匯兌的需求可以透過郵局網點滿足,但是融資需求,許多還是透過民間借貸,無形中成為金融排斥與壓抑的對象。在中國大陸一片「互聯網+」的聲浪中,郵儲行透過郵政體系的線下資源,若能搭配各類互聯網平台的線上技術,再結合各種大數據分析,降低因為資訊不對稱造成的信用風險,完全能讓郵儲行成為一檔O2O互聯網普惠金融概念股,前景看好。

郵儲行搭配微信與易信(網易的即時通訊app)平台的移動銀行,顯然著眼於此。另外,農民工客戶借貸難,一大主因是農村個人徵信資訊匱乏。郵儲行於2016年六月上線了與阿里巴巴天貓合作的「車秒貸」,使客戶在天貓購買汽車時可以直接通過平台申請貸款,再連線到郵儲行個人信貸系統進行信用審批,20秒就能可能完成20萬的車貸額度。若能結合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以及郵局的快遞物流服務,又是一個想當然爾的「互聯網+農村電商+金融物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