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會評鑑,填鴨式教育下的遺緒?

2019-09-27 05:30

? 人氣

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制趨化下,小選區的經營模式,讓立委倘若期欲持續在地方上的支持度,就無可免俗的必須與地方議員層級者,競逐大抵相同的選區範圍。舉凡公祭捻香、節慶活動、廟會祭典等民俗禮儀,皆必須親自到場致意,未能親臨,多少便會讓鄉親感到未受重視而失去選票支持。然而,民間活動皆有其固定的時間,北部委員或許在國會質詢後,尚能接續早場的各項行程,但中南部委員即便搶到頭香首位質詢,往往再回到選區,也已是午後的事了,喪失了許多經營選區的機會。端看立委們質詢結束,就立馬趕著備車回到選區跑攤的匆忙神態,就可以知道國會評鑑與真正賦權給立委的地方政治生態,有著天壤之別。換言之,存在著地域性差異的前提下,評鑑團體卻將質詢做了「口頭質詢」與「書面質詢」的差別化處理,口頭分數較高而書面較低,但其結果都是針對政府單位的政策針砭,效果相仿,卻何以當面詢問就比較吃香呢?如是的評鑑真的合理嗎?顯然,全國各縣市樣態不同,立委所面臨到的政治挑戰亦不相同,徒然的援引同一套標準來評價立委職權行使,只是將立委的權力行使,僵固在特定的運作模式,宛若舊時代的填鴨教育,將百樣學子用同一套教育方式來套用,結果如何,我想自不待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誠然,國會評鑑團體或許也意識到該量化評量所引致的偏差,近期希冀朝著引入更多質化項目來衡平,加入了公民監督評鑑的選項,讓全民都能參與評鑑機制,企求在量化之外,找到一條同樣公平公正公開的蹊徑。然而,追根究柢的問題,在於評鑑團體對於本身的定位與認知,乃將自己視為一個客觀的平台建構,而無意擔綱起主觀裁判者的角色。但政治向來是進了廚房就不要怕髒的事務,不願對自我評價肩負政治責任的結果,終究只會讓評鑑淪為立委們用以選舉廣宣的工具。量化式的評鑑總有其窠臼,當所有評分機制悉數透明公開,當遊戲規則被掌握,當所有助理們都懂得衝案量,恐怕到最終人人都是優秀立委,鑑別度何在呢?這真的是人民所想要的立委模樣嗎?還是這只是國會評鑑所希冀的結果,將立委們都馴服成為單向度的人,成為他們自己主觀認知、卻昧於政治生態下的「優秀立委」。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博士,曾任勞動部機要秘書,現職為立法院法案助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江欣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