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川普新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是披著白鴿外衣的鷹派

2019-09-27 17:50

? 人氣

歐布萊恩成為美國新任國安顧問,分析者認為主因是「聽話」。(AP)

歐布萊恩成為美國新任國安顧問,分析者認為主因是「聽話」。(AP)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迅雷不及掩耳在推特(Twitter)宣布,開除了意見不合的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隨即換上原國務院負責人質議題的特使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做為他上任以來第四位國安顧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務卿推薦的「保險牌」

做為美國總統的首席國安幕僚,在白宮擁有直通天聽的管道,川普首任尚未結束,國安顧問換人頻率竟如走馬燈。第一任顧問佛林(Michael Flynn)因被查出競選期間就和俄羅斯官員互動密切,成了史上最短命的國安顧問。

第二任是與佛林同樣具有將官背景、紀律嚴明的麥馬斯特(H.R. McMaster)。諷刺的是,正也因為麥馬斯特過於重視傳統國安會功能,每每巨細靡遺地幫川普規畫各項冗長的簡報,反而讓沒耐心的川普厭煩,被白宮其他勢力排擠,終讓這位「鐵漢」也感嘆不如歸去。

波頓的「人和」固然是他最大致命傷,但明槍暗箭的攻防讓國安會形象再受損傷,造成川普對國安會的信任劇減。這證明川普的白宮國安會不是傳統外界認知的國安會,川普才是最後拍板的老闆,而且他還常以「直覺決策」自豪。

川普赤裸裸地公告周知波頓被去職的理由,是「他和政府其他人士都不苟同波頓的許多建議,所以白宮不再需要他」;華府熟悉歐布萊恩新人事案的專家則多認為,歐布萊恩是公認的「好好先生」。

尤其對照波頓的自視甚高、堅持己見,無法見容於川普和他身邊的忠臣,歐布萊恩是由國務卿龎佩歐(Mike Pompeo)推薦的「保險牌」,目的在確保未來國安體系的「聽話」,不要常常「跳tone」或是像波頓一樣不時「先斬後奏」。

披著白鴿羽毛的鷹派

川普為了確保連任,必須在外交上做出若干可以宣傳的「政績」。波頓在諸如北韓、伊朗、阿富汗、委內瑞拉與中國等外交燙手山芋議題上「主戰」意識太強,可能陷美國於尾大不掉的外交泥淖,不符合川普「交易式外交」的偏好。

歐布萊恩具律師背景,二○一二年曾幫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打過選戰,懂得拿捏選舉與政策之間的「政治正確」。當波頓擔任小布希(George W. Bush)時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時,歐布萊恩也曾與他共事,具有涉外經驗。他的性格雖然較圓融,但意識形態仍服膺傳統共和黨主流,有人形容他是「披著白鴿羽毛的鷹派」,這點也契合現階段川普政府的外交氛圍。

歐布萊恩在外交與國防事務上著作甚多,代表作是一六年出版的《沉睡中的美國:重建危機中的美國全球領導》(While America Slept: Restoring American Leadership to a World in Crisis),探討美國軍力衰退的風險,建議要增強海軍戰力。川普曾在競選總統期間,力主增加美國海軍軍艦。

歐布萊恩對中國和伊斯蘭教的批判也不假辭色,是十足「美國優越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擁護者。

美國國安顧問是整體國安戰略的操盤手,過去國安會多扮演跨部會的協調功能,也經常與智庫專家諮詢,引進外界專業意見。歐布萊恩的缺點在於他外交視野的全面性與主導性較弱。這讓外界揣測,在川普連任之前,最受層峰信任的國務卿龎佩歐將會主導主要外交議程,而且這些議程都會和川普的連任選戰息息相關。

由此觀之,歐布萊恩的影響力不被看好,他未來在重要決策能否受到川普青睞,端賴他個人的說服力以及與其他白宮派系的互動而定。

對台灣而言,好不容易今年五月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才在華府與波頓會面,創下台美國安高層見面的紀錄。未來這個對話機制會否延續,將是考驗台美關係的關鍵。好消息是,歐布萊恩的上任,應該會延續對台政策的一致性。

歐布萊恩領導的國安會也有多位「知台派」。其中,由佛林帶入國安會、負責亞太事務的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能夠「撐到」第四任國安顧問,顯示他獨特的生存之道。

副國安顧問博明與台灣溝通順暢

歐布萊恩上任後,第一位拔擢成為副國家安全顧問的人就是博明;川普也背書,算是給了博明專業能力的肯定。博明和台灣民進黨政府國安團隊溝通無礙,在中國與香港議題上態度堅定,他的升官等同確保在歐布萊恩的國安會裡,台灣的角色持續受到重視。

值得重視的是,博明留在國安會的亞太事務資深主任位子誰會接棒?目前是由負責朝鮮半島事務的胡克(Allison Hooker)暫代,她和負責中國、蒙古與台灣事務的簡以榮(Ivan Kanapathy)、負責「印太戰略」的葛雷(Alex Gray)均屬年輕的中生代,未來川普可能另覓新的有經驗人選。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