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能幫到香港嗎?華府學者:通過可能性雖高,但對北京影響不大

2019-09-17 21:00

? 人氣

布蘭切特表示,美方態度對北京決策能起到的影響有限,除非總統川普持續表達強烈而一致的立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川普對香港示威的態度曖昧,發言前後矛盾。示威初期,他曾讚嘆這是他見過規模最龐大的示威。之後,他卻稱呼香港示威為「暴亂」,指中方會自行處理,不需要美方的建議。

香港示威者請求美國施以援手的呼聲越來越高,但近一個月來川普對此報以沉默。

自2013年至今,川普共發出過九則提及香港的推文,其中六則與近期的示威有關。他最後一次就此發言是在8月15日,提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示威者會面。

在八月下旬,川普首次回應中方暴力鎮壓香港的假設,稱如果出現類似天安門六四事件的場面,「將會很難處理」。副總統彭斯隨後表示,如果中國暴力鎮壓香港示威,會威脅到中美貿易協議,首次將香港問題與貿易談判聯繫起來。

比起香港,川普顯然對美中貿易更為關注。11日,他為中國70週年國慶送上「生日賀禮」,在推特上宣佈對中國產品的加稅從10月1日延遲到15日執行。

對於香港問題是否能為華盛頓在貿易談判中增加籌碼,存在雙向解讀。香港是華盛頓向中國施壓的「一張好牌」,抑或會惹怒北京、弄巧成拙?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反對將香港、華為等地緣政治問題納入貿易談判的態度明確。布蘭切特表示,將香港納入到貿易談判議題當中,無疑會將談判複雜化。何瑞恩認為,這無助於解開香港目前的徵結。

華盛頓會否對香港示威發出更強勢的聲音,甚至將香港議題納入貿易談判?兩位專家都說,這個問題或許只有川普能夠回答。

香港示威 結局的五大猜想

示威已持續近百日,從最初的反對《送中條例》修訂,發展為要求普選等「五大訴求」的民主運動。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讓步,宣佈「撤回」條例修訂,但外界認為這無助平息香港的風波。

另一方面,和平與武裝示威者堅持不割席,攬炒(意為玉石俱焚)的情緒蔓延,政府與示威者之間的妥協空間似乎極為有限。

從華盛頓的視角,專家如何分析香港示威的終局?美國東亞問題權威專家、當年參與起草了《美國香港政策法》的卜睿哲(Richard Bush) 近日撰文 ,列出五種可能結局。

最樂觀的一種是,在北京的授權之下,港府與社會各界展開對話,立即處理警民關係等關鍵議題,亦要著手解決社會、經濟不平等的深層次問題。

第二種可能性是,示威者因倦怠、開學等原因逐漸消散。在第三、四種可能結局中,北京進一步加強對香港公民與政治權利的限制,甚至派出武裝警察與其他武裝力量維持香港秩序。

而可能性最低的結局是,香港與北京達成不同於一國兩制的安排,甚至獲得獨立。但卜睿哲說,這是幾乎不可能的選項,若有示威者將此作為勝利的標凖,那將是「魯莽與狂妄的」。

此前接受BBC專訪 時,卜睿哲表示,香港政治之結,只有選舉改革可解,然而短時間內恐難實現。

他認為,中國70週年國慶在即,香港示威者目前緊迫需要一個「冷靜期」,否則將冒極大風險。

「中國不會消失。它是香港的主權國。在目前的情況下,要與主權國共存並修復高度自治,香港需要謹慎選擇它要打的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