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觀點:香港反送中市民VS.台灣太陽花覺青

2019-09-16 06:50

? 人氣

儒家的關係政治會改變嗎?

大陸媒體與群眾仍然在儒家的話語中,以香港在中國崛起中的角色責任,及忠實執行責任所能得到的報償,作為理解香港問題的主要依據,關心的是誰對誰錯,責任在誰。反送中的話語中出現了民主自由的陳腔濫調,立刻引發後殖民主義的質疑,認為是受到英國殖民的思想毒害,而沒有看到這樣的陳腔濫調,終究是一種身分戰略,是一種對港府與中共的羞辱。而對英美台的認同,更像是自暴自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這種羞辱靠的是一種對殖民壓迫的刻意遺忘,不然如何成其為身分戰略。而自然狀態下的連帶意識也會因為這樣的反中情緒,而陷入某種反中的宿命。如果堅持反送中的五大訴求,是用來表達相互同情,便有助於連帶感的持續,如果變成是用來抵抗中共,就反而會將自己鎖進中共的反面而遭到政治化。

香港的民主自由化會不會解決問題呢?還是民主化以後的結局,會跟台灣一樣,很快走上社會分裂與階級分化,港獨勢力驟然擴張的地步?不過,如果連帶意識已具有充分的基礎,其範圍當然不限於香港,其所感到有責任的對象,將進一步包含更多的大陸與台灣的對象。具體的政治訴求應該不重要,如果重要,連帶意識就會如同21世紀的美國,陷入分裂。

儒家與自由主義這兩種思想在台灣的碰撞結果,是虛假的自由主義與破碎的儒家價值,因為後殖民情境導致政治人物不能容忍自己權力受限,儒家變成了實踐中用來宰制下層的工具,自由主義變成了政治鬥爭的藉口。香港已經在實踐中孕育出了連帶意識,暫時擺脫了台灣自由主義崩壞的厄運,也讓台灣的政治領導人或學者完全無法理解。

儒家透過關係脈絡形成的大我社群意識,與自然權利形成的以小我為核心的社群關係,兩者是不同的情感過程。他們之間如何融合,香港深厚的儒家文化傳統有沒有機會在其間獲得傳承,自然權利意識對中國崛起會促成什麼提升,這些都不是什麼浪漫的話題,只能等實踐,不能靠邏輯答覆。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石之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