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堆事沒做,卻總想軟爛在床上追劇…心理師:「拖延」其實是一種神奇自衛機制

2019-09-11 14:31

? 人氣

心理師指出,拖延與生病都是身體為了防止自己過度操勞而產生的防衛機制(圖/Unsplash)

心理師指出,拖延與生病都是身體為了防止自己過度操勞而產生的防衛機制(圖/Unsplash)

日語有兩個基本動詞:

する(意思:做),發音是(su ru, 死嚕)

なる(意思:成為),發音是(na ru, 哪嚕)

する(做)是人類自己控制的,なる(成為)則是一個難以精確描述的自然過程。如果有個造物主的話,他也許有個高級程序控制,但那是我等無法了解的境界。心理學試圖從各個角度解釋一個人是如何成為(なる哪嚕)的。成為自己的過程十分複雜,人類對這一過程的探索到目前也只有冰山一角,不得不承認有大部分過程屬於潛意識、難於了解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對物質的(する死嚕)一步一步登峰造極:會使用工具就可以把石頭變成我們需要的形狀;使用蒸汽就讓火車滾滾前行;編一條程序並執行,就可以解決一個問題;機器人都開始具有情感功能了呢,還會賣萌!你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滿滿,唯我獨尊!人類就這樣自以為是了起來,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造出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機器人!

當人類剛剛對心理有一知半解,就開始動手(する死嚕)自己了。有早期的心理學家試圖用簡單的模型「強暴」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比如試圖用強化訓練這樣簡單到令人髮指的方式教育人類,還說什麽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培養出任何人才。結果呢,必然的,他的自以為是在自己孩子的教育結果面前碎成了渣渣……

人不是する(死嚕:做)的,是なる(哪嚕:成為)的;教育不是する(死嚕:做)的,是help なる(哪嚕:成為)的;心理諮商不是する(死嚕:做)的,是解決なる(哪嚕:成為)過程異常。其中一個常見なる(哪嚕:成為)過程異常就是試圖する(死嚕:做)自己,好一點的比如自我培養,糟一點的無異於自我折磨。

要する出來和人類一樣聰明還任人擺布的機器人,這種想法挺可笑的,人類明明有個非常高級的方法製造自己,這個方法叫生育。小嬰兒出生以後慢慢なる(成為)一個有個性的人。小嬰兒成長為一個人的過程中,する行為需謹慎再謹慎,不僅用腦,更要用心,警惕那些號稱快速有效,整齊劃一,拔苗助長的する行為。

什麽する、なる的,說好的拖延呢?

就要說到拖延了,我感覺拖延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心理機制,它可以防止人類愚蠢的把自己搞壞了,防止把頭腦變得過於簡單化。

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有人讓你每天給自己定計劃,一天工作十二小時每個小時都有具體的任務,所有任務圍繞學業或者工作,中間每隔一小時仁慈的讓自己休息5分鐘(別笑,很多人這麽幹)。這就是一個要把自己搞成任務處理器的節奏。

有些人見到這樣的工作強度和具體控制程度,會本能的反感和憤怒,把計劃扔在一邊,繼續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工作。也有人認同這種對待自己的做法,畢竟「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虐待之」;不管怎麽說自律總是優點,對不對;還有人感覺自己地位低微,不這樣做老闆會開除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