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偉觀點:純網銀的身分認證的監理與資安

2019-09-15 06:20

? 人氣

純網銀即將開張,未來消費者僅需利用手機螢幕即可完成所有手續,也讓金融科技監理與資安技術比起以往更顯其重要性。(示意圖,取自 rawpixel@pixabay/CC0)

純網銀即將開張,未來消費者僅需利用手機螢幕即可完成所有手續,也讓金融科技監理與資安技術比起以往更顯其重要性。(示意圖,取自 rawpixel@pixabay/CC0)

純網銀即將開張,未來消費者不需要走進分行填表單,利用手機螢幕即可完成所有手續,真正全年無休的讓人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金融活動,讓金融科技監理與資安技術比起以往更顯其重要性,如何找出事半功倍的方法,值得業者與相關單位多加謹慎規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台灣銀行家》雜誌邀稿寫純網銀之金融科技及生態,筆者完稿後發現,在當下純網銀新聞過熱時,必須重寫新題以避免讀者無限上綱(編按:作者為純網銀審查委員),所以本文將講科技而不談當今生態,從監理與資安出發,在不談當下商業生態及各方利害時,科技的結晶將沒有被穿鑿附會之可能。

本期先談監理科技,來日再說自動科技監理。沒有監理科技,合規金融科技也無法健全發展。首先,不同於傳統銀行的用戶有實體分行可去,純網銀用戶主要是從手機來認識這個新銀行。不需走進分行填表單,使用介面是手機螢幕,而非表單。24小時都可從手機或桌機操作,用戶體驗依賴好用、感動人心、激勵人心的App。一套銀行系統可從分行表單思維去設計,也可從手機用戶體驗去展開,兩種將差異很大,不易兼顧,可說一種是鯰魚,一種像沙丁魚,若一套系統兩種個性(personality)往往會造成精神分裂,弄巧成拙。

純網銀後台系統必須符合現有資安規範,如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但強度是24小時線上等級。而前台變化尤大,不只是量變,而是質變:用戶不再是到分行在表單上簽名蓋章,而是數位簽章,體驗與資安態樣完全不同。法規「銀行受理客戶以網路方式開立數位存款帳戶作業範本」的第三條定義了銀行如何受理開立數位帳戶。但我國自然人憑證普及率不高,手機開戶者往往隨身沒有自然人憑證,內政部規劃的晶片身分證將於2020年10月開始導入,到時用戶可以手機NFC(近距離無線通訊)讀取身分證晶片裡的憑證,並可數位簽章,但這對純網銀緩不濟急。難道要各家網銀去開模,打造一個手機USB dongle(轉接器)以在過渡期間時,用戶可插入自然人憑證接上手機?我們只能說,克難式讀卡機之手機版,並不是最好解法。

金融業網路銀行webATM没有時間、地域等使用限制,逐漸成為年輕世代族群主要消費模式。(圖/方詠騰攝)
純網銀後台系統必須符合現有資安規範,而前台變化尤大,不只是量變,而是質變,使用體驗與資安態樣完全不同。(資料照,方詠騰攝)

起手式:身分認證的監理與資安

上述實為痛點中的痛點:在應用五花八門的AI及區塊鏈金融科技前,純網銀第一要「獲客」。在短時間內,人數要達到各家宣示的百萬級,又不想用戶碰到如日本7pay近日之用戶盜用問題,純網銀的挑戰不小。純網銀的起手式是身分認證,如何成功獲客是其馬上面對的痛點。深入起手式前,要先幫讀者打底一個重要概念: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 SE)或硬體安全元件。SE的應用之一可為eID,如上述的中華民國晶片身分證,在硬體保護下,安全存放用戶自己的憑證,以供數位簽章。mID(mobile ID)即為上述之手機版。當今悠遊卡或健保卡上的晶片皆沒有憑證,若要等明年開始導入的晶片身分證又太久,可多方嘗試如下方式:

1.手機SIM卡換發有SE的SIM卡:是電信商的最愛方式,尤其今日SIM卡大多尚未含SE。

2.Embedded SE(eSE):是手機商的最愛方式,手機裡嵌入硬體SE。

3.Thin SIM(薄膜卡):在日本稱為Sub-SIM,在中國叫做貼膜卡。這是在SIM卡上貼上一層薄膜,不用換SIM,也不用換手機,就提供了SE。

根據法規「金融機構辦理電子銀行業務安全控管作業基準」及上述作業範本,金融作業的中心思想是實名制,跟網際網路不同,而欲符合安控基準高風險場景,關乎資安之私鑰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不能放在App或網頁瀏覽器,必須有「第三方認證」確保金鑰儲存安全。以上3種形式俱有第三方認證,如具有NIST安全認證的Thin SIM。

日本金融廳(FSA)今年對Sub-SIM的實驗結果報告指出,FSA認證除對中間人攻擊、瀏覽器惡意程式攻擊防護度高外,在身分認證上也沒有問題。相對OTP(One-Time Password,一次性密碼)之低安全性,FSA認證之FPoS(FinTech Platform over Sub-SIM,薄膜卡金融科技平台)值得台灣借鏡。過去25年來,網際網路已然發生,食衣住行娛樂乃至廣告紛紛數位化,而如本文所言,下一階段的ID數位化勢在必行,但進度遲緩,監理與資安比網際網路複雜。網際網路是On-to-Offline,食衣住行是多多益善,但數位ID卻是Off-to-Online:關乎權益時,再小的投票都需實名制,金融的本質導致Off-to-On必然性。Off-to-On是一小群一小群先鏈起來,需要時間。這也是筆者與Don Tapscott寫的《區塊鏈革命》的觀點相左之處。

金融科技趨勢難擋,手機信用卡支付將越來越普遍。(圖/Photo-Mix@pixabay)
純網銀的起手式是身分認證,而如何成功獲客是其馬上面對的痛點。(資料照,Photo-Mix@pixabay)

純網銀資安及生態中立性

監理思維之核心是中立性(neutrality):生態中立性以遍地開花。筆者在Google工作時,這些OTT(Over-the-Top,指服務提供者透過網路向使用者提供內容、服務或應用)公司,如Facebook、Google最關心網路中立(Net Neutrality):如果底層的電信商(Telco)沒有Net Neutrality,則OTT無法健康發展,而我們今天用的就不是Google、Facebook提供的服務,而是電信商的內容了,非用戶所樂見。當然,互聯網已經起來,OTT層穩固了,這時即使川普總統取消Net Neutrality,影響不大。但當純網銀及數位ID正在興起路上,筆者認為數位金融層必須依賴底層的中立性。筆者拙見電信中立(Telco-Neutrality)及手機中立(Handset-Neutrality)是必須提供的選項。這是日本金融廳驗證FPoS的主因(見下圖),不應獨厚某一家電信商及手機商,金融服務不要偏愛某一家電信商。台灣的支付業碎片化,孤島林立,支付普及率不足,互聯互通不夠,未來金融科技繼續發展,我們希望監理上,能夠強調電信及手機中立,打破孤島,讓最好的FinTech服務就拿到對應市占,孤島自然不敢故步自封,互聯互通成幾個太陽才是台灣用戶之福。

日本金融廳驗證FPoS的主因。(台灣銀行家雜誌提供)
日本金融廳驗證FPoS的主因。(台灣銀行家雜誌提供)

以上是必須存在Thin Sim選項的主因。在台灣過渡到晶片身分證期間,FPoS也能讓各網銀發卡,此卡即含薄膜卡,用戶不需換SIM卡或換手機,純網銀就能獲客,以達成電信及手機中立。

獲客(或可指稱身分認證作業)是純網銀馬上面對的痛點。本文從純網銀起手式的監理與資安談起,監理目標是達成純網銀資安及生態中立性。但監理往往是事後監理,對消費者傷害已經造成,事前自律及自動科技監理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普惠金融是純網銀的重點,年輕族群是必爭之地,以下是年輕人關心之兩大局勢,挑戰了普惠金融監理,自律及自動監理刻不容緩。

金融科技便捷了大規模群募

今天所謂的Big Tech,如Google、Facebook、Amazon,這些也是台灣國民常用的外國服務,因此資料也都在Big Tech手上。當數位金融及區塊鏈興起之際,據稱是台灣最大的區塊鏈新創,光是創辦人公開揭露的募資成果加總即達5千萬美金的柯賓漢公司,卻在今年5月停業。超過120位員工被資遣外,其Cobinhood交易所無法出入金,許多投資者也沒有拿到所發行的Dexon虛擬通貨,大家聽過的台灣唯一在做區塊公鏈技術的公司重演了18年前台灣互聯網最大公司的停業之路,對台灣在區塊鏈興起之際影響深遠。事實上不只重演,相比20年前,今日金融科技影響一般人更大、更迅速,且今日金融科技更容易割韭菜(消費者),例如學生寫遊戲App還沒開幹,其遊戲裝備及寶物幣都已經賣完了,區塊鏈的高效價值傳遞網路,量變成質變,雖說變的不一定是詐欺,惡質發幣卻比比皆是,幣價沒有支撐點,如何保護消費者?政府在6月提出Security Token(ST,證券型代幣)監理方案後,不在該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證券型代幣發行)規範監理之下的各種Utility Token(UT,功能型代幣)才是當今主流,加上鑽縫的人跑得比監理機構快,我們只能依靠自律組織(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自律在美國早有成功案例,例如Journalism(《紐約時報》等)的行業自律(Code of Conduct),卓然有成,蓋行業才知道眉角,也不願劣幣驅逐良幣。參考他們,筆者列出自律4大重點如下:

1.自我揭露:舉例亞太區塊鏈發展協會2年前在規劃自律公約前,即上網自律聲明:與任何ICO(Initial Coin Offering,虛擬貨幣首次發行)無合作關係,規劃者不兼職,專任學者自然有針砭ICO(包含UT及ST)及興利防弊的底氣。我們也建平台,讓金融科技業者自我揭露,惜成效不彰。

2.防止利益衝突:例如亞太區塊鏈發展協會儘量開源,服膺前台大校長傅斯年的「貢獻於宇宙」精神,非一己之私,自然降低利益衝突。

3.多方求證與平衡報導(Multi-stake holder and balance):這在台灣也有進步空間,筆者在Corporate America工作多年,Google的管理準則之一即為「背後是非之言者,即為是非之人」,到處八卦者,管理者應自律不聽其言。

4.保密義務:以往審查過程常有人八卦出去,導致許多委員不敢得罪人,審查過程如何正氣凜然?幸好近年已有改善,審查者簽保密協定已是常規。

以上提到的交易所事件並非區塊鏈技術問題,而是監理問題。如果有上述自律,加上自律公約(SRG)裡的信託機制,今年數個交易所事件就不會讓用戶損失慘重。在事件頻傳之際,大家更認知到2018年明確版自律公約的重要。美國證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是採取開放積極的監理。除了對金融科技犯罪者毫不鴕鳥,更積極管理利益衝突,當Telegram申請STO時,SEC即要求Telegram退幣之前從ICO(UT)募得之17億美元,而且這要求退幣已是慣例。

不僅僅在金融業,區塊鏈技術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更加寬廣。(圖/geralt@pixabay)
區塊鏈的高效價值傳遞網路,量變成質變,雖說變的不一定是詐欺,惡質發幣卻比比皆是。(圖/geralt@pixabay)

科技金融的開放金融時代到來

筆者觀察四周年輕人往往是使用科技金融的服務,而不是坐等金融科技的產品。從國外coinlend.org的存放款服務利率來觀察,很多學生使用這所謂「開放金融」,而不是網銀來滿足他們的金融需求。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用戶與純網銀的客群重疊。任何純網銀不應走到國外網銀的老路:「高利吸存款、低利放款以及亂投資搶回報。」

DeFi雖號稱Decentralized(去中心化),但往往比CeFi(Centralized Finance)還中心化(Centralized)。最後領錢常不在智能合約上,手動式風險大。政府對此的態度為何?筆者相信DeFi在洗錢防制、反資恐的國際趨勢中,還是需要適度監理才走得久遠。

金融科技監理與資安有眾多挑戰。本文從起手式談起,力求身分認證痛點之合理解決,兼顧資安及生態中立,最後以兩個年輕人高度關心的局勢收尾:第一,政府對金融科技監理是否像美國一樣開放積極;第二,我們如何面對DeFi中存借放款的金融服務?不管以上政府的時程表,事前自律及自動科技監理將事半功倍,也不牴觸政府監理。適度監理才能更健康長遠,而自律及自動科技監理則可作為日後監理的參考。

*作者為為臺大資訊工程系副教授。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