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老大?《強國爭霸南海夢》選摘(5)

2019-09-22 05:10

? 人氣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體認到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好處,但憑藉新獲得的財富,中國想要更大的權力。(資料照,AP)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體認到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好處,但憑藉新獲得的財富,中國想要更大的權力。(資料照,AP)

人們常有一個誤解,以為英國、中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因為他們是最早擁有核武的國家。這或許可以統合他們的立場,可是一九四五年聯合國設立時,只有美國擁有核彈。蘇聯最初是在一九四九年進行核試,英國於一九五二年,法國於一九六〇年,中國則於一九六四年。這些國家其實是二戰的五個戰勝國,而中國當時是國民政府,但隨後流亡到台灣。在爭搶席位時,美國一度支持巴西擔任常任理事國,可是遭到英國與蘇聯反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七十年後,這個世界還是老樣子,即使人類已經登陸月球,到火星進行太空探測,超音速空中旅行;打過韓國、蘇伊士、越南、安哥拉、尼加拉瓜、波士尼亞、車臣等等戰爭;伊朗、智利、斐濟等地政變;往昔殖民世界的獨立國家颳起改革風潮;印巴分治;以色列建國;柏林圍牆倒塌;九一一恐怖攻擊;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網際網路;一九四五年出生的人現在不是死了便是垂垂老矣。難怪這個體制已出現過時老舊的裂痕,而新登場的國家想要分到更大一杯羹。

隨著改革成果浮現,尤其是在二〇〇一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體認到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好處。但是,憑藉新獲得的財富,中國想要更大的權力。

這些年來,一直有人推動成立對等的機構。但是都不成氣候,無一可對美國構成挑戰。具有東發里亞願景的中國,不如現在有自信及富裕,而有著西發里亞概念的美國當時亦沒有嚴重受創。二〇〇一年上海合作組織(SCO)成立,以結合中亞、中國和俄羅斯。該組織的源起是一九九六年俄羅斯總統葉爾辛(Boris Yeltsin)。中國亦在歐洲推出計畫,像是「十六加一」合作計畫,目的是讓十六個較不富裕的中東歐國家東進到中國尋求成長。還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是在二〇一一年美國宣布「轉向亞洲」政策時推出的自貿協定。中國希望藉此制衡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但川普就職後立即退出該協定。

美國總統川普支持擁槍權不遺於力。(AP)
川普就職後立即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資料照,AP)

不過,最具爭議性的計畫是二〇一六年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因為成功造成美國與英國這個最密切的歐洲盟國之間的高分貝外交分歧。這個計畫測試美國願景的合法性,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可以將「非友即敵」(You are either with us or against us)的傳統座右銘由因應所謂的反恐戰爭轉移到中國崛起。AIIB是中國為了抗衡亞洲開發銀行(ADB),美國主導的世銀姐妹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為亞洲基建計畫提供融資,包括水壩、公路、學校和鐵路,而且總部設在北京。英國未經協商便宣布將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國,這項宣布引發華府勃然大怒。其他歐洲政府爭相加入,及至二〇一七年已有五十七國政府加入。日本與美國是唯獨拒絕的兩個大國。亞投行突顯,即便是最密切的西方盟國,對於如何跟中國交往也有歧異。

英國、法國、德國和南韓從一開始便加入該銀行。二〇一七年三月,加拿大成為最新加入的G七兼北約國家。美國拒絕加入,卻也無法叫盟國站在同一邊。美國表示,AIIB未能達到國際銀行與投資的嚴格標準,並且指責她削弱世銀與亞銀的品質管控。美國質問,為什麼需要成立這個替代性的銀行?

美國的著名經濟學家提出質疑,使得美國的論調很快便站不住腳。亞銀估計,這個地區在二〇三〇年前每年的基礎設施投資需要一點七兆美元,要達成這個目標的話,便需要找尋更多資金。資本額達一千億美元的亞投行可以幫上忙。可是--這有其政治涵義--亞銀總裁向來由日本人擔任,世銀總裁由美國人出任,而IMF由歐洲人出任。新的亞投行總裁則將由中國人出任。

雖然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掌管開發中世界的金融架構卻沒有什麼地位,因而沒有歸屬感。然而,過去二十五年全球脫貧的程度有半數以上都要歸功於中國。改變的主要障礙在於美國國會。二〇一〇年美國國會否決給予新興國家在IMF更多投票權的一項法案,即使只是讓他們增加六%的投票權而已。

前任美國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指出,美國拒絕加入亞投行可被視為美國「放棄全球經濟體系承銷商的角色」的時刻。181前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也有同感,他認為中國覺得必須出走、走自己的路,是很遺憾的事。「最好是有個全球統一體系,讓資源流向需要的地方,」柏南克說:「我可以理解為何中國和其他國家或許想說:『嗯,我們要設立自己的體系。』」182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Joseph E. Stiglitz)進一步指出,美國國會是次票決反映出美國對於其全球影響力的不安感。「美國不想提供另一個融資管道,而只想取得霸權。」他說明:「在一個益趨多極(multipolar)的世界,她想要保持一國集團(G-1)。」183

在經濟與外交上,中國成立亞投行以及在南沙群島建設跑道是有關聯的。這兩件事都是在挑戰既有的世界秩序,因為中國不信任她的利益得到維護,並且令人質疑,西方民主國家的官員排隊到這家銀行任職到底踩了什麼紅線,如果有的話。

位於北京金融街的亞投行總部大廈。(BBC中文網)
位於北京金融街的亞投行總部大廈。(BBC中文網)

英國派駐該銀行的代表是位年輕爵士,艾德禮爵士(Sir Danny Alexander),在二〇一五年英國選民造成政黨輪替之前,他曾擔任英國政府的副財政大臣。他是英國第三個全國政黨自民黨的高階幹部,是位知名的英國政治家,擁護西方民主價值觀,現在舉家搬到北京;那裡有著簡樸的建築,紅旗飄揚,圍牆大院和令人無法接受的決策,是專制主義的核心,將新東發里亞世界秩序的願景付諸實行。

艾德禮爵士面貌年輕、紅髮濃密,技巧地用笑容來打發困難的問題。當我問起東發里亞概念時,他笑了笑,用「G零」(G-Zero)概念來回答,這個名詞是由美國政治學者布雷默(Ian Bremmer)在其二〇一二年著作提出,書名不言而喻《各自為政》(Every Nation for Itself: What Happens When No One Leads the World)184我們都同意「G零」或許比較適合現在──假如歐洲與美國持續內縮的話。

亞投行仍在草創初期,在北京總部的廣闊空間便可看出,裡頭配備辦公桌、電腦螢幕和會議桌,但沒幾個職員。這讓我想起中國偏遠省分摻雜著希望、期待、信心、規劃,與貪瀆所興建的空曠多車道高速公路。有些公路的兩側是蓋到一半的高級住宅、廢棄的工廠,像是失敗的反烏托邦。有些公路則做得很好,展現出遠見與野心。十年前幾乎沒人使用的幹線公路如今車流繁忙,但交通順暢,因為高瞻遠矚的計畫預期到中國人都想有部車。

亞投行為了未來而設計廣大的辦公室公間,艾德禮爵士擔任副行長兼祕書長,決定這家新機構應如何開展。他的上一分工作,做為左傾執聯盟裡的小政黨,擔任削減公共預算、撙節支出的政府官員,他每天都承受政治抹黑及選民的憤怒。如今他的使命是把地中海資金投入亞洲,興建橋樑、道路和水道,幫助人們脫貧、讓城市適合居住及連結整個世界。他熱情地抽出已經簽署的合約:為孟加拉二千五百萬人供電,改建印尼貧民窟,巴基斯坦水力發電計畫,緬甸一座天然氣電廠,阿曼一條鐵路和港口。亞投行的計畫包裹在「一帶一路」政策,如今已是北京擴大勢力、以稀釋印度、日本和美國主導地位的政策引擎。 

於是我問他,英國以民主之母及美國盟國自居,為何現在成為中國動搖這些價值觀的計畫核心?身為英國自民黨的啦啦隊長,卻在這種非民主體系工作,他的立場何在?

「我不確定你的邏輯是不是一條直線,」他說:「英國決定加入亞投行,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要認真設立一個投資基礎設施的國際機構。這項計畫極為重要,因為中國證明她可以與五十六國密切合作,設立一個大家都認同符合全球高標準的機構。」

亞投行第二屆年會,各國元首一同揮手合影。(美聯社)
在經濟與外交上,中國成立亞投行以及在南沙群島建設跑道是有關聯的。(資料照,美聯社)

艾德禮爵士說明,這些高標準極為明確,亞投行與世銀甚至可以依賴彼此的盡職調查報告,以確定工程沒有賄賂或循私舞弊等情事,但是,世銀多的是失敗、浪費公帑,及預算膨脹的計畫。中國現在融資世銀在冷戰之後二十年間未能興建的基礎設施,在那段期間,世銀明明可以在沒有競爭之下大展身手。過去十年,早在亞投行設立之前,中國在貧窮國家融資的計畫就已經多過世銀。185

由此說來,艾德禮爵士的亞投行象徵著已開發國家,對於如何跟中國交往的態度歧異。由於他是英國政壇知名人士,我又問他說,他在北京任職是否將動搖民主理念。他毫不猶豫就回答:「不,當然不會。」他說:「英國與全球國家合作以支持這些議題──」

「你有妥協自己的理念嗎?」

「沒有。英國是聯合國與許多國際機構的成員,在不同政治體系下提供援助計畫。設法共同合作、交流意見和合作,大家獲益良多。」

「那麼,你認為現今與美國在諸多議題上的緊張會消弭嗎?」

「你是在要求我用水晶球預言,可是我沒有水晶球。」 

「可是你投入資金在很長期的計畫,因此你必須用水晶球預測。」

艾德禮爵士看著大型落地窗外的城市,然後說:「未來的城市──更多十億人口將前來──是不是適合居住、乾淨的地方,人們、商品及服務容易流通,容易在歐洲、亞洲、美國和其他地方之間移動?」

他持續闡揚他的願景。基礎設施的目的是要架起橋樑,而不是築起高牆。他曾擔任與右翼政黨合組聯盟的中左翼政黨發言人,直到二〇一五年保守黨贏得絕對多數席位,而自民黨則大幅削減到只剩幾席。接著發生了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隨之掀起反移民排外及反全球化的熱潮。艾德禮爵士便是中國趁虛而入的一個環節。他來到北京宣揚更高的生活水平、更自由的貿易,和全球化。

在亞投行的窗外,霧霾遮蔽整座城市,我們只能看到大樓頂端,像是植物由灰黃色的毯子冒出頭來。「霧霾來來去去的,」艾德禮爵士說,在我準備離開時幫我從衣架取下我的外套:「如果你昨天來,就會看到睛空萬里。」

走下樓梯後,我因為冰冷髒汙的空氣而胸口一緊。戴著口罩,腳步倉促的辦公室職員來回穿梭。在我住的飯店,牆上貼著空氣清淨機的複雜操作指示。我拿出手機來看,這才想起各種通訊工具--Google、Skype、WhatsApp等等--都被封鎖。到中國出差的人,若是政府或商業敏感性質,時常帶著新手機或恢復原廠設定,好讓駭客無法竊取個資。在廣州,我住的飯店職員幫我在筆電下載虛擬私人網路(VPN)的軟體,才能翻牆收取電子郵件。二〇一七年七月,蘋果和數家跨國公司都移除自家產品的VPN軟體,以符合中國政府趨於嚴格的法規。

北京不像上海或廈門。她既有共黨的古老水泥磚塊,又有五彩燈光及霓虹看板。

賣弄擺濶不能支配一切,一如在許多亞洲大都市,甚至在時代廣場或皮卡迪里圓環也一樣。設計師品牌和國際連鎖飯店屈服在大街上到處都是的灰泥與紅褐建物。這是一個樸素的城市,要讓坦克車通過的大馬路兩旁林立著辦公大樓。貝聿銘和其他先驅建築師的現代設計點綴其中。還有一絲德國風情的史佩爾(Albert Speer)政治化建築,當然是在天安門廣場,以及恫嚇的紀念碑,都是在毛澤東在跟印度、南韓和台灣打仗,讓人民挨餓時建造的。

2019年6月4日,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AP)
北京不像上海或廈門,她既有共黨的古老水泥磚塊,又有五彩燈光及霓虹看板。圖為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資料照,AP)

北京的道路寬大,但交通不順。到哪兒都要花上至少一小時。我們通過天安門廣場,中共權力的徽章。如果中國的發展是正確的,那麼她對多少異議人士應該捉進牢裡,多少限制應該施加在人民身上,多少言論應該受到箝制才能讓數百萬人脫貧的看法,是否也是正確的?中國必須這麼運作嗎?伊拉克與利比亞只是毫無頭緒的西方政客的幻想,在短暫選舉回合的一項民粹舉動,好讓當政者有面子?抑或社會向來就是如此發展,只不過我們忘記了而已?美國打過內戰、種族暴動、槍戰,也有基礎建設。一九〇四至一四年,美國興建巴拿馬運河,開鑿四十八英里的航道,貫通大西洋與太平洋,但這項計畫其實是從法國接管而來,原先計畫既無效率又充斥貪腐。這是否相當於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在別人失敗之處建設新的貿易路徑?

行經天安門廣場時,我們通過的北京故宮外的排隊隊伍,這個博物院新近斥資四億美元裝修。裡頭的展覽品訴說著中國的故事,但有些留白,就像個高明的說書人,刪去無聊及偏離奮鬥、良善和勝利等主軸的部分。被歷史的噴槍抹去的是殺人無數的文化大革命,造成數千萬人死於饑荒的大躍進,以及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發生在故宮外、天安門廣場上屠殺民運人士的事件。

這個國家無法面對自己的歷史嗎?這是中國對日本的指責,也是美國對中國的指責。還是說所有的國家都是如此──為了成功而撒謊及遺忘?在我自己的學校課堂上,教師不但沒有告訴我鴉片戰爭,也省略了英國以前用來控制其他國家的方法。我學到一四一五年亞金科特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和一八六〇年代美國內戰,卻沒有學到一八一二年英美戰爭時,英國在一八一四年燒毀白宮。也沒有提到一九一九年阿姆利則大屠殺,當時雷金納德·戴爾將軍(Reginald Dyer)下令掃射平民達十分鐘,造成三七九人死亡;也沒有提到一九五〇及六〇年代鎮壓肯亞茅茅起義(Mau Mau)的暴行。二〇一三年英國同意支付三千萬美元給一個為了肯亞受害遺族而成立的信託基金,因為「難以啟齒及泯滅人權的恐怖行徑」,包括「大屠殺、刑求和性侵」。186當毛澤東因為大躍進的饑荒而受譴責時,通常不會有人提起一九四三年孟加拉的饑荒,在英國統治下,當時死了三百萬人,據說是因為邱吉爾拒絕運送糧食補給。

在天安門廣場南邊是毛主席紀念堂,正對著毛澤東巨幅照片。不遠處是花崗石打造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三十公尺高,刻畫著一百七十個真人尺寸的人物,基座是毛澤東親筆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大會堂的柱子與台階在廣場西邊延伸長達三百多公尺。裡頭是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宣布他要棄美投中的地方,還有一個五千人的大宴會廳,並設有港澳台三個廳,也就是百年恥辱時期割讓給外國的領土。港澳都已回歸;台灣則還沒有。

中國全國政協全體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張家豪)
人民大會堂是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宣布他要棄美投中的地方,還有一個五千人的大宴會廳,並設有港澳台三個廳,港澳都已回歸,台灣則還沒有。(資料照,張家豪攝)

北邊是天安門,毛澤東在那裡宣布終結恥辱,憑著這位新帝王與其天命來恢復中國尊嚴。這裡有五道橋通往紫禁城,現在已對外開放,這座由九千個房間構成的博物館,木造建築有著黃瓦屋頂與白色大理石走廊,在近十公尺高的圍牆後面曾住著七萬名太監。 

故宮標誌著古老中國,西邊數百公尺外則是現在中國權力中心中南海的紅色高牆,有時稱為「海宮」(Sea Palace)。

外頭牆上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的標語。計程車不得停靠在外頭,中央警衛團身著綠色制服的武裝軍人,類似美國祕情局,負責保護中國領導人。他們的保護工作做得很好。沒有一個中國領導人遭到暗殺。

裡頭是整齊大馬路,接待的廳室,華麗的住所,湖邊垂柳。中共在這裡決定要在何處及何時派兵越過爭議邊界線入侵印度、如何在釣魚台列嶼/尖閣諸島議題激怒日本、如何在北韓問題利用美國、如何軟硬兼施讓台灣回歸,以及如何使用南海的新軍事基地。在這些圍牆後,中共擘畫著實現中國世界秩序的願景。

*作者為海外通訊記者、作家及製片人,嫻熟亞洲事務,曾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派駐可倫坡、德里、香港、馬尼拉及北京派駐記者,同時為BBC 美國公司、美國廣播公司(ABC)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導新聞,並在多所大學授課。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強國爭霸南海夢》(Asian Water,時報出版)。本系列結束。

《強國爭霸南海夢》(Asian Waters)  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強國爭霸南海夢》(Asian Waters) 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