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俄國侵華史-東北之外為何有個猶太自治州?

2019-09-15 07:10

? 人氣

1685年清軍攻下雅克薩城(俄語名阿爾巴津,清史稿中稱阿勒巴沁),部分俄軍退至涅爾琴斯克(中文名尼布楚),剩餘部隊則與清軍來回爭奪雅克薩城。纏鬥多年後,雙方終於在1689年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俄語名《涅爾琴斯克條約》),條約規定中俄以額爾古納河、斯塔諾夫山脈(外興安嶺)為邊界,俄國勢力至此被完全隔絕在黑龍江(阿莫爾河)流域外,多年的苦心經營可謂付諸東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7世紀的荷蘭凹版印刷畫,描繪清軍圍攻雅克薩之景。(取自維基百科)
17世紀的荷蘭凹版印刷畫,描繪清軍圍攻雅克薩之景。(取自維基百科)

然而滑鐵盧的滋味雖不好受,但一百多年過去後,俄國對此處的執著卻有增無減,並終於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捲土重來。1858年,俄國趁清廷忙於應付英法聯軍而焦頭爛額時,派出哥薩克軍團兵臨城下,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下《璦琿條約》,進而侵吞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並將烏蘇里江以東之地畫為中俄共管區,隨後又在1960年強迫中國簽下《中俄北京條約》,正式併吞烏蘇里江以東的土地。短短兩年內,中國東北150萬平方公里盡入俄國之手,且幾乎得來不費吹灰之力。

紅色粗線為《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的中俄邊界,棕色區塊為《璦琿條約》後割讓之處,紅色區塊則為《中俄北京條約》後喪失的領土。(取自維基百科)
紅色粗線為《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的中俄邊界,棕色區塊為《璦琿條約》後割讓之處,紅色區塊則為《中俄北京條約》後喪失的領土。(取自維基百科)

而俄國在奪得此地後便派遣阿莫爾哥薩克軍團進行軍事殖民,在拓墾定居點的同時戍守阿莫爾河(黑龍江)與烏蘇里江沿岸,並於1899年開始了由赤塔到海參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建設工程,意圖鞏固遠東地區;日後成為猶太自治州首府的比羅比詹(俄語:Биробиджан;意第緒語:ביראָבידזשאן‎)便是中途停靠站之一,但此時這塊土地上還沒什麼猶太人口,多是哥薩克軍團、通古斯民族、朝鮮人、哈薩克人與中國農民。

由國際政治視角觀之,黑龍江(阿莫爾河)與外興安嶺(斯塔諾夫山脈)的領土流轉可謂帝國競爭的結果,首先是俄羅斯帝國向遠東地區擴張,進而擠壓到清帝國的版圖;其雖一度被逼退,卻又趁大英帝國與法蘭西殖民帝國侵略清帝國時趁火打劫,終於奪下此處,後更於八國聯軍時發起海蘭泡慘案與江東六十四屯大屠殺,再加上海參崴等地的屠華行動,阿莫爾地區的華人幾乎全被屠戮殆盡,遇難人數超過20萬。

而一向將東北老家當作滿人龍興之地,並限制漢人進居屯墾的清帝國,也因俄羅斯帝國的進逼而改變政策,轉而開放漢人大舉移民實邊,催生了"闖關東"的高潮,截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共有數百萬關內農民移居東北。無獨有偶,俄國在經營遠東時,也用上了類似的思維,猶太自治州便是為了防堵中國重奪故土的戰略設計,但為何選擇讓猶太人充當「移民實邊」的角色,這還得從俄國的猶太政策談起。

為戰略服務的猶太烏托邦

在俄猶太人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7世紀,目前則以10世紀移民而來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Ashkenazi Jews)占多數。自18世紀始,帝國版圖擴及波蘭與立陶宛,而因為這些地區中也有為數不少的猶太人,故中央為統治之便,實行了民族壓制政策,限制猶太人居住地,並打壓其投票權,更在克里米亞戰爭後大舉同化猶太人,強迫許多猶太男童改信東正教。188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雖然兇手是左翼恐怖組織民意黨(Наро́дная во́ля),但猶太人卻被繼任的亞歷山大三世當作替罪羔羊,在官方論述中被描繪成「基督殺手」、「斯拉夫基督徒的壓迫者」,因而引發了俄羅斯西南(烏克蘭與波蘭)的反猶大屠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