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台灣女孩Angel的流浪者之歌

2019-09-01 06:20

? 人氣

「正如同賣火柴的小女孩般,靠身上僅有的一根根火柴棒,在冰雪中取暖,點亮與溫暖短暫的生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人回憶起什麼叫作純真、什麼叫作希望,這是穿透靈魂直到宇宙的力量,太令我感動,聖誕節這天聽到眼眶都濕了,非常動人。」

「我第一次用手機,第一次看視頻,結果就看到了這個。這位老人在我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鼓舞了我,給我活下去的信心。那個雨中額頭上刻著皺紋的老人彷彿永遠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如果我機會,我只想在他面前深鞠一躬並告訴他:“ You raised me up.Thanks.”」

可見街頭藝人如果表演得好,可以產生令人感動的力量,讓人從絕望中看到希望,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很棒的成就感嗎?

他們的故事不禁讓我想起德國詩人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裡面有段話說:

「即使會重蹈所有的錯誤與悲劇,

  不論痛苦、絕望、還是快樂,

  我都要自己親自走過,我要走自己的路。

  所有的明白,都在一次次的執意轉身之後,

  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流浪的悉達多。

  真理不在固定的地方,

  真理不是知識,是經驗,而真理永遠在遠方,

  也在我們自身。」

《流浪者之歌》描寫主人公悉達多在古老的印度追求他自己的三個重要歷程的過程:一、從自覺的禁欲主義,二、通過自我放逐和視覺感官享受,三、最終知識及和平成為他追求生命的最終目標,用一種簡單且詩意化的語言寫就。主要在探討生命存在的意義與目的,一如兩千多年前的悉達多所追求的。

悉達多有如我們每一個自我的原型、形象與行為的借鏡,他曾經尊貴過、潦倒過、動搖過,也迷失過,但是他對世人的關懷永無止盡,正是因為這種信念,讓他走過黑暗的幽谷,從新找到其生命的桃花源。當時29歲的他,捨棄了王位、妻子和孩子,在人生幸福的頂峰時,選擇離開去尋求一種能夠解脫眾生生老病死煩惱的辦法,進而覺悟人生真諦,探尋宇宙真相。

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的主要論點是,生命如一場沒有終點,卻也無法回頭的流浪。怎麼要怕,何須要怕?漫漫長路中把握與棄絕的一切快樂、悲傷與絕望,終將是珍重的記憶。那些已然錯失,追不回的,就連悔恨或感傷也都會顯得神聖。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出生於十九世紀後期,經歷過一戰和二戰,是德國詩人、小說家,他難以列入德國文學家的任何一種流派中。他不遺餘力地探索人性的種種不同可能,意即「非分裂狀況中的人性」,因此於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時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給予的評語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