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G20杭州共識成了臺灣政經賽局新變數

2016-09-07 06:40

? 人氣

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將為台灣帶來政經賽局新變數。(美聯社)

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將為台灣帶來政經賽局新變數。(美聯社)

G20領袖峰會日前達成的全球第一個「杭州共識」,對全世界政經態勢發展,將產生相當轉折性影響,也勢必會對掌政甫滿百日卻了無具體政績可言的蔡英文新政府,所將持續面對的對外政經賽局,帶來甚多不小的新變數,值得蔡政府當局及臺灣社會普羅大眾的密切注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世界經濟局勢帶來新曙光?

二十國集團G20是始於1999年9月25日八國集團G8財長在德國柏林成立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此次乃自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嚴重創傷全球經濟秩序與體力長達八年之後,第一次在亞洲,特別在新崛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舉行,尤其具有歷史性意義;此次杭州G20選在全球政經局勢低宕難寢時刻,由關鍵國家領袖所聚集召開的關鍵論壇會議,當然絕對脫離不了是以振興全球經濟復甦優先為核心目的。但是,這次峰會是否真正能為當前世界經濟局勢帶來曙光訊號,或者祇會像過去八年間所召開過的G5或G7會議一樣,還祇會是虛幻熱鬧一場?則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最核心關注。

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G20第十一次領袖高峰會,由地主國主席習近平主持,與近30位G20成員國、嘉賓國及國際組織領袖,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研商討論「加強政策協調、創新成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統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影響世界經濟的其他突出問題」等跨國經濟統理重點議題。

「杭州共識」可以振衰起蔽?

原訂此次論壇所要達成的核心目標,就是解決當前全球地緣政治暴亂,國際金融市場震盪、世界經濟連八年放緩難振、國際投資貿易嚴重滯後、債務危機蠢動等問題;而對於地主中國而言,則冀望藉由這次主辦全世界霸權國家領袖群聚論壇機遇,落實其能開始制定世界經濟遊戲規則之策略願景目標。以致經由這一次G20峰會所達成的「杭州共識」或「西湖協議」,無論取得何種解決方案或對策,都對全世界政治經濟發展態勢,都會產生極其重大深遠影響;至於,對長期以來高度依存於全球經濟市場以及中國內需市場的臺灣,其整體對內對外的政經態勢,更是著有極其深刻重大影響。

「臺灣近視症」的淡忽?

然而在臺灣,從政府與民間社會,都因為長期國際脫軌,既欠缺必要的世界觀,也嚴重不足對全球高層次政經態勢的基本認知,在這種「臺灣近視症」的視角下,總以為這次杭州G20領袖峰會,祇不過是一場由中國大陸輪值負責主辦的「兩日熱鬧廟會大戲」罷了,以致並不給以太多的重視,一般媒體的報導評論也相對相當有限;正因為如此,錯失了對國際社會重大政策變革,及主要霸權國家面對既已滯悶八年的世界經濟緩宕格局所將採取的重大關鍵應變策略抉擇手段調適措施,做更貼近更深刻的掌握。

事實上,這次G20第十一次領袖峰會所取得的「杭州共識」,對全世界當前及可預見未來的總體政經態勢都將產生極其重大影響與改變,對於高度依存於全球經濟市場及中國內需市場變化的臺灣而言,「杭州共識」更將會是臺灣未來對外政經賽局的極關鍵新變數,無論在政府或在民間,都絕不容率爾輕忽以待。

是G20的第一次大擴容會議

杭州G20固不失非正式跨國對話機制本色,由原G8加上12個重要經濟體: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俄羅斯、澳洲、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南韓,以及作為一個經濟實體的歐盟,做為出席會議主體,依慣例,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WB均列席峰會。而為了擴大這次峰會的影響力與影響層面,地主國中國更主動邀請東協主席國寮國、非洲聯盟主席國查德、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塞內加爾以及哈薩克斯坦、埃及等兩個有代表性開發中大國,代表第三世界的77國集團主席國泰國也參加。同時也破例增加吸收了一系列觀察員國家:包括非洲衣索比亞和馬拉威兩國領導人列席,以及塞內加爾、查德、越南、新加坡等國家領袖,也都受邀參會。杭州領袖峰會可謂是G20成立以來新興世界國家參會席位最多的一次,不但出列席成員領袖的組成更具世界級的代表性,也更富包容性,幾乎要讓這次峰會的壯容,堪比為「聯合國以外的聯合國」。

因此,國際社會普遍高升期待G20「杭州共識」,能夠讓全世界經濟重煥生機。

中國完全主控通盤議題設定權

事實上,這次峰會參與出席國家領袖人數將近40位,加上扈隨周邊高級官員及事務官員,總數更達萬人以上,在4日、5日兩天緊湊集會杭州古城之外,幾乎更貫穿2016全年時間,地所則遍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漢、成都、三亞乃至華盛頓、巴黎、倫敦、新加坡等地,這些G20峰會前後周邊會議加總,不下數十場重量級會議,包括:在第二圈的財長暨央行總裁會議、貿易、能源、勞工、農業等部長級會議,以及林林總總政府資深官員曾及工作協調會議,在第三圈,則有G20企業加峰會(B20)、國家級智庫會議(T20)、民間社會會議(C20)、青年會議(Y20)、婦女會議(W20)、勞動力會議(L20)等。

最重要的是,中國以主辦國的主場優勢地位,享有這次領袖峰會及周邊會議的「通盤議題設定權」,也因此得以充分映現中國已然「順當又深刻地」融入了全球經濟金融統理權(global governance)及拍板決策權(過去半個多世紀都掌握在以美國為首的G5手中),十足扮演了最內圈的關鍵性角色,無形中也就當然大大提高了中國世界霸權地位與能量。

習近平藉由主辦G20杭州峰會之主場優勢地位,設定這次G20第十一次大會的三大研商主題:一是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二是強勁的國際貿易與投資,三是包容和全球連動是發展等。

決議八大項「杭州共識」

經由兩天大會及貫穿全年的周邊會議,通過「杭州共識」決議,主要有八大項:

第一是,出席領袖決心重振國際貿易與投資兩大引擎作用,構建自由開放型世界經濟;同時通過「廿國集團創新成長藍圖」,納入綠色金融(環保)與普惠金融(扶貧)的新成長模式,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最突出位置。

第二是,極力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制定「廿國集團全球貿易投資成長戰略」,以促進強勁的國際貿易與投資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並共識通過全球第一個跨國性的多邊投資規則框架「廿國集團投資指導原則」(足以完全取代既往OECD原則)。

第三是,同意推動「巴黎協定」儘早生效,並第一次針對「聯合國落實2030年又持續發展議程」,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決制定G20行動計畫。

第四是,決定推動全球包容式及連動式發展,共同發起「廿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加工業化倡議」,讓G20合作成果惠及全世界。

第五是,決議推動「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以建構智慧化世界大聯網新社會。

第六是,在中國建立「全球稅收研究中心」及「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促進全球公共財政健全發展。

第七是,決議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統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並決議將結構性改革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並重並行,重申G20成員國家不以競爭貶值作為刺激經濟工具。

第八是,發揮G20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作用,使能從過去八年以來論壇運作的「危機應對機制」轉進成為「長效治理機制」,從既往側重短期政策轉向短中長期政策並重型態,從過去的需求面管理轉向供給面管理之精進改革。

對臺灣當政者治國智慧的大考驗

第十一次G20領袖峰會所達成的八大項「杭州共識」,基本上已然針對當前及可預見未來,世界政治經濟發展趨向與潛在困窘難題,都具體做出了制度性變革、機制措施方式調適,以及前瞻促進經濟長效發展的通盤性重要解題方案,所有積極作為事項,端看未來所有出席會議的霸權國家及新興市場經濟體,將要如何有效協力來落實達成了。

不過,仔細審視這次峰會的八大項「杭州共識」決議,卻仍然沒能具體看得到,G20領袖峰會要如何有效排除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發生後,因為G5所傾力推動的「量化寬鬆」及「財政撙節」政策,其所遺留下來的,對全世界經濟破壞及市場緊縮的負向副作用災害問題。

另外,值得臺灣正視的是,「杭州共識」決議對未來臺灣經濟的對外經濟市場開拓發展,所能夠看得到的,是「挑戰的增生」要遠遠超過「新機遇的創出」,最是考驗臺灣當政主事者的治國智慧與社會民粹的深刻省察能力了。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