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惠敏專文:臺灣的禁書時代

2016-09-10 07:10

? 人氣

《A Pail of Oyster》(一桶牡蠣)的中英文版本,有趣的是,中文譯本有一個版本是台語(右)。
《A Pail of Oyster》(一桶牡蠣)的中英文版本,有趣的是,中文譯本有一個版本是台語(右)。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收藏了吳國楨寫給當年美國軍事援華團團長魏德邁將軍的信。在其中一封信(1954-4-10,Wedemeyer Papers)中,吳曾建議魏德邁有空去讀一本小說,Vern Sneider 寫的《A Pail of Oyster》(一桶牡蠣)。吳認為,這本小說道出了臺灣的真相。奇妙的是,Vern Sneider是當時的一位暢銷書作家,小說描寫一個美國記者試圖調查臺灣的國民黨政府宣傳背後的實況,卻發現了一個大屠殺真相。此書1953年出版時被公認是一本關於臺灣的最重要的英文小說。但出版不久也離奇地在市面上消失,頗為蹊蹺。也是有人出錢悉數收購銷毀了嗎?我們也許永遠也找不到真相。(《一桶牡蠣》消失多年後,現在已可在Google上買到電子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六十年代的另一個事件,倒是提供了國民黨政府在海外「出錢查禁」的線索。 那就是1964年發生的陳潔如事件。

文的還是武的?

陳潔如與蔣介石本是結髮夫妻,後來蔣為同宋美齡攀親,締結政治婚姻,要陳立夫代表他去和陳潔如談判「離異」,並答應把她送到美國留學,相約五年為期。蔣誓言在她歸國後,必與她複合,實際上卻是始亂終棄。蔣在1927年與宋美齡結婚前夕,還當著中西報刊記者面前,否認與陳潔如曾有婚約關係。

陳潔如回憶錄曾經被動之以情與錢暫時按下,最後還是現世。
陳潔如回憶錄曾經被動之以情與錢暫時按下,最後還是現世。

陳潔如五年後(1932)回國,一聲不吭聲地隱居在上海,還收養了一個小孩。1961年中共鬧饑荒時逃到香港。不久就在蔣的舊識李蔭生李時敏兄弟的協助下,於1963年秋完成一本回憶錄。李氏兄弟不但積極參與寫作,把陳潔如的口述寫成英文,而且還為她出面在美交涉出版,與紐約的一個出版經紀希爾(Lawrance Epps Hill)簽下委託書,尋找出版商。1964年年初,這位希爾經紀人向美國媒體發佈新聞稱,有另一位蔣夫人已寫好了回憶錄。此舉當然立刻引起臺灣當局的震驚。希爾還在商言商,發信給身在紐約的宋靄齡和新澤西的陳立夫「查證」。不久,美國已有新聞雜誌報導了「回憶錄」的消息,一家著名的Doubleday出版社也表示有興趣出版。消息傳回臺灣,臺北總統府只好一方面不動聲色地封鎖新聞,同時以孔令侃,孔令偉等皇親國戚和沈昌煥,蔣經國為要角,與在美的俞國華及駐美外交人員江易生(公使),游建文和賴景瑚(紐約領館人員)等密切聯繫。

陳潔如回憶錄的英文稿一共425頁,與經紀人簽訂的委託書上注明是「作為蔣介石夫人七年」的生活回憶,並保證「內容全部屬實」。

怎麼辦呢?沈昌煥與游建文商量後建議,打消書稿出版的方法是一文一武。文的方法是收買全部版權,使這本書無法在美國市面流通,武的方法是找律師去提告。 由此可以看出,之前國民黨政府對付《一桶牡蠣》和《美國政治中的中國遊說團》,似乎也是採取花錢收購的文的方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