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新創獲利可別畫錯重點

2016-09-09 06:50

? 人氣

我在專欄中一再提及的Fitbit就是營運現金流的優等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辦於2007年的Fitbit,最後一輪私募是2013年8月,總共募了四千三百萬美元,在那之後一直到2015年6月公開上市,儘管Fitbit的營收持續從2013年的兩億七千萬美元成長到2014年的七億四千五百萬美元,卻未曾再需要對外股權募資。原因就是因為Fitbit早在2013年會計年度就實現了營運現金流轉正。也因為這樣的「獲利能力」,Fitbit上市時以六十億美元的市值和高達91倍的資本效率,為其創辦人、員工和各輪投資全都賺進了可觀的回報。

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種商業模式,在新創初期要產生「有意義的」正向營運現金流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幾乎所有的商業都有規模經濟,在沒有抵達規模經濟之前,營收水位偏低,變動成本也有可能偏高,躲不掉的固定成本(人事、租金、行銷等)更是會造成營運現金流持續為負。

因此當一個早期新創——例如YC的應屆畢業生——高喊著自己是「可獲利的」時,投資人有必要檢驗他們到底是怎樣的「可獲利的」。如果是財務報表上可以產生稅後淨利,那多半是透過創辦人自己不支薪,刻意壓低營銷成本,並想辦法簽到一兩張合約所造成的「會計上的獲利」,這種獲利不僅是無法持續的,說起來根本就不是新創該做的事情

但如果新創說自己是「可獲利的」是基於其商業模式的獲利能力,能清楚分析並規劃未來的商業模式成本結構,顯示其獲利潛力,那麼會計報表上就算是虧損的,投資人也應該要可以理解這種才是真正「可獲利的」。

不管是哪一種,過去幾年早期新創在離開知名加速器後就能輕鬆募資、瘋狂燒錢搶使用者的日子都已經過去了,但為了吸引不夠格的投資人而硬在這種初期階段作出「會計獲利」仍然是很愚蠢的,與其傻傻地以為喊著「⋯⋯而且我們是可獲利的!」就能夠吸引到真正的風險投資人,不如好好整理自己的商業計劃,以理性和數字說服投資人去參與你那遠大而美好的未來。

如果真的抵擋不住這種誘惑的話,至少改喊「⋯⋯而且我們的營運現金流已經轉正了」吧,最少聽起來會比菜籃族聰明一點⋯⋯

*作者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 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