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賺錢的只有法人?錯,不必被迫追高殺低,是散戶永遠領先法人的最大優勢!

2019-08-26 09:50

? 人氣

散戶的優勢?相較於法人分析師受短期績效影響,散戶可相對把眼光放遠。(示意圖/ StockSnap @pixabay)

散戶的優勢?相較於法人分析師受短期績效影響,散戶可相對把眼光放遠。(示意圖/ StockSnap @pixabay)

在股票市場裡,大部分散戶似乎總是難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宿命,而且散戶本身似乎也認為相較於大戶法人,自己完全屬於弱勢,既沒有大戶的資金,也沒有法人的專業,更沒有那條據說可以直達天聽的電話線。法人分析師三天兩頭拜訪上市公司,直接取得第一手資料,散戶卻只能拚命追蹤投顧老師,祈求老師報一些明牌,讓自己也能賺一些買菜錢。其實我覺得這些想法都太過妄自菲薄了,散戶只看到自身的缺點和法人的優點,卻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和法人的劣勢,這樣當然不可能在股市取得滿意的績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什麼是散戶的優勢呢?說真的,我認為散戶的優勢可大了,大戶法人的優勢相對於他們自身的劣勢而言,根本不足為道。首先,散戶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不需要在意短期績效,可以把眼光儘量放遠。法人因為客戶壓力,以及時時刻刻的績效評比,總是以非常短期的思維進出,很少有比較長遠的眼光。

法人因為客戶壓力,以及時時刻刻的績效評比,總是以非常短期的思維進出,很少有比較長遠的眼光。散戶則全然無此限制!

法人追高殺低家常便飯 

操之在己是散戶真正優勢

當股市熱絡來到高點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更多的人投資基金,為了符合基金的持股比重限制,經理人只能在最不應該加碼的時候被迫加碼,等於是被迫追高。相反地,當股市來到低點,投資人紛紛將資金贖回,經理人又被迫在最不應該減碼的時候減碼,等於是被迫殺低。這些因素造就了超過九成以上的基金長期績效都落後於大盤。於是很多被動投資的支持者,都樂於引用這數據,鼓吹大家應該選擇被動投資。

我認為被動投資確實適合大部分散戶投資人,但是我不認為這數據有足夠的說服力,因為它只統計基金的表現,而基金經理人受到的限制太多,長期來說,落後大盤幾乎是肯定的。那些廣告文宣,宣傳基金公司內部有多少研究團隊,多少先進電腦設備,多麼專業的分析能力,在被迫短視的限制條件之下,根本毫無用武之力。

反觀散戶則完全沒有這些限制,我們可以在一檔十分看好的個股重壓50%的資金,即使股價已經上漲50%,還是可以不予理會繼續持有。我們也可以在股價下跌20%還繼續加碼,即使會造成當期績效不佳也沒有人會打電話來抗議。我們可以不用因為在意流動性而強迫自己買進熱門股,所謂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專注在乏人問津的冷門股當中找到價值遭到大幅低估的公司,是散戶致勝的法寶之一。我們也可以隔絕眾多雜訊,不要理會市場各式流言蜚語,專注在公司本身,深陷各種雜訊無法脫身是許多投資人失敗的重要原因。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不用像基金法人那樣被迫短視,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投資,絕對是最大的利器。

散戶績效欠佳

往往因為太在乎訊息變化

許多散戶投資績效不佳,他們認為原因出在找不到明牌,其實即使報給他們一家1年內股價可以上漲50%以上的公司,他們也不見得能夠獲利,甚至可能大虧。

若某兩人同時在2015年第二季到第三季之間,以每股40元買進勤誠(8210)股票,其中一人可能在2015年第三季以30元左右的價格賣出,虧損25%;另一人則在2016年第二季以60元左右價格賣出,獲利50%。這個例子絕對不是我亂掰出來的,我就是在2014年以每股33元價格買進,持有4年,最後在股價58元左右賣出,不計股利獲利76%。

我買進之後股價先是一陣飆漲,最高超過70元,然後又一路下跌,最低跌破30元,然後又是一陣大漲,最後賣在58元,過程猶如雲霄飛車上沖下洗,但是對我來說都只是短期波動罷了,我先是在股價上漲一倍的時候繼續持有,不會有人干涉,之後股價回跌也不會有人打電話來抗議。後來股價暴跌至30元以下,過程中我仍舊繼續持有,沒有任何動作,也沒有人會逼迫我賣出持股。整個持有的過程,我的眼睛一直都是盯著公司本身的競爭力,看的是比較長遠的東西,而不是短期獲利的波動,更不是股價的波動,這就是我身為散戶的重大優勢。

基金法人恐怕很難不在意股價波動,不容易長期持有,甚至也不容易買低賣高,因為他們在低點時害怕股價繼續下跌,在高點時又擔心股價繼續上漲,自己若不趕緊買進,績效恐怕會落後其他同行。當然,勤誠不是大公司,比較不容易吸引法人,但只要換一家熱門一點的大公司,上面這段敘述仍舊有效。

作者/巫明帆
文章摘自《當物理博士遇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不看盤,不看線,不追籌碼的極簡股票投資》

當物理博士遇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
當物理博士遇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