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談反送中:維多利亞茶壺裡的兩種黴?香港包不住的多層次後華性

2019-08-20 15:11

? 人氣

香港變成冷戰最前緣,兵家情報必爭之地

從辛亥革命以後去到香港的南來者,1949年之後去的新亞書院的南來者,緊接著耶穌會是1949年後去到香港的南來者,再看60年代之後跑去的南來者,一批一批非常密集。跟南宋打敗了,跑到閩南就滯留在那兒不同,當時沒有這樣一批又一批的人湧進。加上後來東西冷戰,香港變成冷戰最前緣,兵家情報必爭之地。所以香港面對大陸的臨場意識,鬥爭性還是非常強,對中國保持著非常強的警覺性,而且他們對於自己文化的正統性也很頑強,跟閩南赴台的沒落貴族不大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於台灣的文化取向,各位都瞭解,蔣介石來台之後,逐漸恢復中華文化教育,但跟在地原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維繫的知識分子有差異,彼此之間不是同一個團體,這方面有一點像香港,各代的南來者彼此之間甚至還有一種相互疏離、懷疑、敵視的情況。香港知識界的精英,都是反社會主義、反共,這樣的背景,都有中國文化的傳承,但彼此互不隸屬,也沒有社會管道可以整合,譬如新亞書院這一支相當程度是仰賴國民黨的支持,珠海學院也是國民黨支持,香港有好多不同的群體,但很難整合。

1980年代之後流行講「後殖民主義」,到今天方興未艾,都是在講殖民地的文化主體性怎麼建立的問題,或是為什麼殖民地的文化主體性無法建立,或是說當殖民地的文化主體性無法建立的時候,要如何透過反省跟抵抗的這種意識來試圖重新發展殖民地的主體性。用這樣的方式去看後殖民社會文化有個前提,就是後殖民社會的這些知識的精英是整合了母國的文化跟在地文化,揉在一起,它的出發點就是母國文化跟在地文化已經糾結在一起了。我們去看法農、薩伊德、史碧娃克,講的都是,你已經糾結在一起了,所以要如何建立主體性呢?越想建立就越自卑,因為你根本沒辦法建立主體性。這有點像台灣,因為它整個糾結在一起。

不過,香港不同,香港不是一個英國文化跟在地文化糾結一體的狀況。香港本地社會各不同階層,不同聚落一個一個,像最近元朗的所謂「黑社會」就是一個,新亞書院又是完全不同的一個,不存在後殖民主義講的那種母國文化跟在地文化糾結在一起的現象。如果是在香港本地成長,受的是殖民地教育,可以說是受到殖民文化灌輸,但是很多人沒有真正受殖民地教育。澳門情形跟香港不一樣,因為葡萄牙是懶人統治,而且葡萄牙人大量地跟殖民地的人混血。在歐洲,除了西班牙跟葡萄牙這種拉丁語系的浪漫文化之外,殖民主很謹慎,不太願意跟本地的人混血,所以澳門跟香港情形就有所不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