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談反送中:維多利亞茶壺裡的兩種黴?香港包不住的多層次後華性

2019-08-20 15:11

? 人氣

金文泰知書達理,擁有非常深厚的漢學的底子,寫得一手好書法,到今天為止,香港還有很多他留下來的東西。金文泰就任以後,完全扭轉之前英國總督的政策,過去英國總督高高在上,對於底下的殖民地人民,管束很嚴,而且文化隔離。辛亥革命後就南來到香港避難的知識分子,一方面瞧不起香港的中國人,因為這些人在殖民地謀生,稍微地位高一點的商人都要巴結英國的總督。可是,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夠接受辛亥革命,因為他們自認為是儒家,當時的南來知識份子就捲在這樣的糾結中,一方面覺得自己是正統,二方面覺得中國政治墮落,三方面覺得現在生活的地方,都是向殖民主磕頭謀生,沒骨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文泰:合作式的殖民者

金文泰到香港之後,第一個就處理廣東省對香港實施禁令的問題,他很快就跟廣東省達成協議,廣東的禁令就取消了。金文泰希望以長遠之計處理香港面對大陸的糾結,他很善於運用自己的漢學基礎,因為他似乎從小就被英國人送到好像是澳門還是哪裡學習,這個可能要去查一下,我記不清楚了,他中文講得好,粵語也精通。後來他到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做官,然後才回到香港。在他的設想當中,香港要長治久安,就必須要讓香港人產生一種能力,可以自覺去抗拒社會主義工人運動,也就是一種內生的文化信仰。他自己在知識上信仰的是儒家文化,當然鼓勵用儒家文化來重建香港儒學的傳統,所以他支持儒學復興運動,動員香港商人,由香港商人出錢,重建香港儒學。如此一來,他一下子就把從大陸逃難到香港的知識分子重新整合起來,儒學便有一個園地,作為抵抗社會主義的基地。魯迅對於香港這一點深痛惡絕,非常地批判,覺得你們跟殖民主配合搞儒學復興,對抗進步主義。從世界的殖民地的歷史來看,金文泰這樣的政策很少見,尤其在英國的殖民地裡面。有些同仁可能讀過薩伊德寫的關於印度或中東的這些殖民地,只有英國去把殖民地的知識分子給「英國化」的事,哪有什麼英國人自己去復興殖民地的文化!

這裡插個話題。有人說汪精衛是漢奸,不過最近二十年,西方的史學界有一個運動,就是要對世界上所有的什麼奸、什麼奸,要給恢復名譽,最早是針對法國的維琪政府(註:維琪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法語: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控制下的法國政府;它也被稱為維琪政權、維琪政府),強調妥協者對維護平民百姓身家性命的貢獻。汪精衛也宣稱是曲線報國(註:所謂曲線報國,就是採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夠解决,就只好採取缓慢而間接的方式,儘可能發動各界人士和力量),似乎有他的合理性與能動性,史學界出現了這樣一種小的一種潮流吧!把漢奸叫做Collaborator,都是貶義之詞,有人翻譯叫做合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