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從反納粹到反赤化

2019-08-25 07:20

? 人氣

1939年8月到1941年6月,由於《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整個歐洲大陸由納粹黨與共產黨領導的集權主義政權瓜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阻止這樣的悲劇重新上演。圖為瓜分波蘭的德國與蘇聯士兵握手合影,象徵史達林與希特勒兩大獨裁者的鋼鐵同盟。(塔斯社)

1939年8月到1941年6月,由於《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整個歐洲大陸由納粹黨與共產黨領導的集權主義政權瓜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阻止這樣的悲劇重新上演。圖為瓜分波蘭的德國與蘇聯士兵握手合影,象徵史達林與希特勒兩大獨裁者的鋼鐵同盟。(塔斯社)

對於兩岸與全球華人同胞而言,2019年最重要的歷史紀念日莫過於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的第70個年頭。比較沒有得到兩岸關注的是,今年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同時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成立的第70年。以布魯塞爾為據點的北約,雖然看似距離與兩岸十分遙遠,可一切卻又是與我們那麼的息息相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的宗旨為何?與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Pact)是什麼樣的關係?70年來,在防止歐洲共產主義擴散方面,北約達到了哪些成效?以布魯塞爾為據點的北約,又是怎麼看待與其同一年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如同美國一樣力挺反共盟友中華民國,還是另有安排?北約曾經被蘇聯批評為「納粹餘孽組織」,這樣的批評是否成立?

蘇聯解體後,華沙公約組織隨之崩盤,何以北約繼續存在?北約進入後冷戰時代以後,對維持歐洲區域穩定帶來了哪些貢獻?何為北約東擴?還有北約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以及敘利亞等衝突中,扮演了哪些爭議性角色。法德等國是否想擺脫美國掌控,成立屬於自己的「歐洲軍」?俄羅斯又渴望與北約建立什麼樣的關係?筆者將在此,向國內讀者一一介紹。

敵人的轉換:由希特勒到史達林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遠因可追溯到1941年6月22日這個蘇聯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子。因為在此之前,依據1939年8月23日簽署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大德意志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不只是盟友,而且還一起出兵瓜分了波蘭。納粹黨人與共產黨人走到了一起,被英法美等自由主義國家視為世界的禍害。

在接下來近兩年的時間,蘇聯相繼侵略波羅的海三小國與芬蘭,成為西方世界嚴厲譴責的納粹幫兇。蘇聯則在與德國結盟的同時,把英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視為兩個「帝國主義」陣營的爭權奪利,不存在正義的一方。但是1941年6月22日的「巴巴羅薩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改變了一切,讓蘇聯與英國成為在東西兩線抵抗納粹德國的盟友。

美國參戰後,不只制定了「歐洲第一」的戰略,而且還將擊敗希特勒視為打贏這場全球戰爭的關鍵。但是美國要將足夠的地面部隊投射到西歐戰場上,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做準備,因此需要仰賴蘇聯紅軍的力量牽制德軍。如今西方世界絕大多數的學者,都肯定蘇聯紅軍是真正擊敗納粹德國的主力,牽制了80%以上的德軍。

20190820-6th Army。(許劍虹提供)
希特勒遠征俄羅斯以來,蘇聯確實成為一個同時為美英兩國仰賴的盟友,牽制了80%的德軍。為了防止蘇聯投降,美英兩國都向史達林提供大量援助,卻不料只是在援助一個惡魔打擊另外一個惡魔。圖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打到精疲力盡的德國陸軍第6軍團官兵。(許劍虹提供)

為了防止蘇聯失敗,英國與美國使盡了一切手段,經由北極海與伊朗把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入俄國。蘇聯得到了美國對外援助總量的35%,總金額達113億美元,遠比與美國在意識形態相近的中華民國還要多。若無79,000來自美國的機動車輛,蘇聯是否能撐過「史達林格勒保衛戰」(Battle of Stalingrad)都還是個問題。但蘇聯的軍事實力也因為這個原因,被美英兩國給養大了。

尤其在1943年夏天的庫斯克會戰(Battle of Kursk)後,蘇聯紅軍不只轉守為攻,還開始有了要拿下整個歐洲大陸的架勢,讓羅斯福與邱吉爾緊張了起來。面對空中數量龐大的Il-2與Pe-2機群,地面上由T-34與IS-2等戰車組成的鋼鐵縱隊,美英兩國不得不開始思考「擊敗希特勒後該怎麼辦」的問題。正如蔣中正在抗戰尚未結束,就必須要思考如何解決中國共產黨一個樣。

於是就有了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登陸,名義上是要反攻第三帝國佔領下的歐陸,實際上是害怕T-34就這樣一路往羅馬、巴黎與馬德里開去。自二戰結束以來,蘇聯與今日的俄羅斯政府便批判美英盟軍「別有用心」,其實也並不完全是編造出來的。東歐諸國勢必將在戰後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是美英兩國要盡一切辦法確保西歐不被赤化。

憑藉美國與整個大英國協,甚至於自由法國、自由荷蘭、自由比利時、自由挪威、自由波蘭、自由捷克斯洛伐克與自由希臘的軍事力量,即便能阻止蘇聯紅軍前進,也無法確保西歐不變成一片焦土。這對於整個基督教世界而言,都會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事實上光是從諾曼第灘頭一路打到柏林,就已經讓西歐成為人間煉獄。

英蘇劃分勢力範圍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既然戰場上無法解決,只能靠政治智慧尋求共識。1944年10月,邱吉爾在艾登外相陪同下造訪莫斯科,與史達林還有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一同商討如何瓜分戰後歐洲的勢力範圍。英蘇兩位領袖,用一張紙與一支筆就決定了巴爾幹半島的未來。除了緊鄰地中海的希臘90%被讓給英國,南斯拉夫英蘇兩國各占50%外,其他國家通通被讓給蘇聯。

希臘與南斯拉夫境內,此刻抵抗德軍的主力都已經是以共產黨為主。不過史達林知道英國重視地中海的航行自由,所以做為對邱吉爾在過去三年來支持蘇聯的感謝,決定讓希臘留在英國的影響之下。至於南斯拉夫的狄托,雖然是共產黨人,但卻是信仰與史達林南轅北轍的「托洛斯基派」,並同時接受英蘇兩方的支持,所以各自維持一半的影響力。

到了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上,包括波蘭與捷克斯洛伐克在內的整個東中歐,都由羅斯福與邱吉爾讓給了史達林。除出賣東中歐、外蒙古、中國東北與北朝鮮給蘇聯外,美英兩國還同意了蘇聯一個極為苛刻的條件,就是要將所有曾替德軍作戰過的蘇聯與南斯拉夫國民交還給史達林和狄托。而且英美盟軍在把戰俘移交給蘇聯與南斯拉夫的過程中,不得詢問他們的個人意願。

20190820-Yalta。(許劍虹提供)
國人對於美英兩國在雅爾達會議上出賣中華民國的往事記憶猶新,卻不知道早在雅爾達會議以前,邱吉爾就已經隨便在一張白紙上把大半個歐洲讓給了史達林。(美國國家檔案館)

此決定,導致數以百萬計的蘇聯及南斯拉夫「合作者」被美英盟軍轉交給史達林和狄托,許多人因此慘死於共產黨的亂槍掃射或者勞動改造之中。為此從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到撤退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無一不指控羅斯福與邱吉爾的行為是出賣盟友。可先不提亞洲戰場的情況,蘇聯紅軍在1944年8月已經進入波蘭,即便美英與其強硬對抗也挽救不了東歐國家被赤化的局面。

邱吉爾唯一能做的,就是確保西歐國家還能維持在自由世界的陣營之中,因為在希特勒進攻蘇聯以前,歐洲大陸各國除中立的瑞士、瑞典外都採取親近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一個被完全赤化的歐洲,只是把敵視英國的國家由法西斯主義變成共產主義而已。英國自1940年以來飽受歐洲大陸國家排擠孤立的窘境,不會因為換了個史達林來主宰歐羅巴就有所改變。

事實的發展也一如邱吉爾所料,蘇聯併吞了波羅的海三小國,還在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匈牙利與捷克斯洛伐克扶持紅色政權。雖然依據史達林的承諾,這些國家將會由不排斥共產黨人的聯合政府統治。可是共產黨人無論是否透過公民投票取得權力,往往一上台就派遣秘密警察逮捕非共產黨籍的政治領袖,將整個東南歐置於鐵幕之中。
 

20190820-Percentages。(許劍虹提供)
邱吉爾在一張白紙上把大半個歐洲讓給了史達林。(美國國家檔案館)

史達林不只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同時還是個不滿於現狀的機會主義者。他與由他親自扶持起來的共產黨領袖,絲毫不打算履行對羅斯福、邱吉爾的承諾,致力於把紅色革命推行到西歐。此刻歐洲大陸上的盟軍佔領區,不是像希臘王國一樣陷入內戰之中,就是像義大利王國那樣面臨大選,都給共產黨人奪取政權創造了天賜良機。

防蘇聯也防納粹

此刻沒有一個西歐國家,具備單獨抵抗共產主義革命或者蘇聯紅軍入侵的能力。代表極左翼的共產主義越是囂張,越會引起西歐各國極右翼人士的強硬回擊。納粹德國固然是已經成為歷史,可二戰期間許多受到希特勒反布爾什維克大旗吸引,志願參加武裝武裝親衛隊投入東線戰場的民族主義者卻沒有受到清算。他們潛伏於西歐各國,等待著東山再起的機會。

戰後嚴懲納粹戰犯的輿論甚囂塵上,迫使這些右翼人士選擇低調過生活。共產主義不只將威脅民主政治,還將給歐羅巴傳統文化帶來毀滅性打擊,讓人們開始對盟軍清算納粹戰犯的政策產生質疑。其中質疑聲量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指揮美國陸軍第3軍團進軍德國本土的巴頓(George S. Patton)將軍。巴頓本可搶在蘇聯紅軍之前攻佔布拉格,但卻接獲艾森豪將軍的命令停止前進。

身為美軍的鷹派代表人物,巴頓想必對美國政府這種以「大局為重」,將大半個歐洲讓給蘇聯的行為十分感冒。巴頓對共產主義的敵視不下於納粹黨,據說還曾建議艾森豪將軍重新武裝德軍26個裝甲師,將他們投入與蘇聯之間的戰爭。到底巴頓有沒有向艾森豪提出這個瘋狂的建議,如今已經不得而知。但即便真得有提出,最後的結果肯定是被艾森豪否決。

戰後巴頓出任巴伐利亞軍政長官,也因為在政府中留用了前納粹黨員,並當著媒體的面公然質疑盟軍「去納粹化」政策,於1945年9月28日被艾森豪將軍下令解除職務。等到共產主義再度成為實實在在的威脅之後,主張留用納粹黨人的巴頓又被西歐精英視為先知。恐懼紅色革命的他們,甚至認為英美兩國在二戰時選擇與「錯誤的敵人」開戰,才導致共產主義在戰後壯大。

20190820-Patton。(許劍虹提供)
巴頓(右)在重新武裝納粹對抗蘇聯的立場上,與艾森豪將軍(中)、布萊德雷(左)將軍爆發衝突。(許劍虹提供)

尤其開戰初期,德軍曾經在東線戰場上大敗蘇聯紅軍,讓人們相信與納粹德國合作是遏阻歐洲赤化的不二法門。但這樣的論述一旦成立,不只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還有屠殺600萬猶太人的罪行都將被正當化,同時也將讓英美兩國失去一切干預歐洲大陸事務的立足點。畢竟蘇聯能夠壯大到威脅全歐洲,主要就是來自於戰時英美兩國提供的援助。

假若納粹的「新秩序」,真的把歐洲大陸打造成天堂,那麼英國與美國又有什麼立場繼續干預歐羅巴事務?所以反共歸反共,英美兩國絕對不許納粹主義在歐洲復辟。1947年3月4日,時任英國外相的貝文(Ernest Bevin)與法國外交部長皮杜爾(Georges Bidault)簽署了《英法同盟互助條約》(Treaty of Alliance and 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France)。

條約的簽署地點,選在1940年6月4日英法聯軍被德軍驅趕出歐洲大陸的法國濱海城市敦克爾克。選擇敦克爾克的原因,一來是象徵英法兩國延續自二戰以來的緊密同盟關係,二來則是代表英法兩國高度提防納粹主義在歐洲復活的可能性。後來在貝文外相的邀請下,比利時、盧森堡與荷蘭等被納粹佔領過的西歐低地國也陸續加入了此一協防體系。

所以到了1948年3月17日,原本介於英法兩國的《敦克爾克條約》(Treaty of Dunkirk,)又擴大為《布魯塞爾條約》(Treaty of Brussels)。《布魯塞爾條約》的簽署,則確立了西歐聯盟(Western European Union)的誕生,目的就是要延續這五個民主國家在二戰期間建立的聯盟體系。延續這個聯盟體系的宗旨,就是要確保納粹德國被擊敗的這個二戰成果,不會因為蘇聯的壯大而被推翻。

1948年9月28日,《布魯塞爾條約》簽署國又進一步成立西歐聯盟防禦組織(Western Union Defence Organisation),期待將五國的軍事力量集結起來抵制德國的再武裝。不過此刻德國仍陷入被英國、美國、法國以及蘇聯分區佔領的情況,而且連軍隊都沒有。說納粹可能在德國復活,並再度領軍進攻西歐,在1948年的環境中顯得並不現實。

《北大西洋公約》的簽署

因應共產主義的威脅,杜魯門總統早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就在歐洲採取行動。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出於兩個考量,拒絕了巴頓將軍利用納粹打擊蘇聯的決定。一是艾森豪將軍不樂見納粹復活,二是美國政府深知共產主義無法以軍事力量擊敗。想要讓歐洲的老百姓接受資本主義,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日讓他們的日子上軌道。

與同時代的中國大陸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了太多破壞,強調「劫富濟貧」的共產黨廣泛受到民眾歡迎。無論是希臘、法國、義大利、捷克斯洛伐克還是英美法佔領下的西德,通通都是共產主義孳生的溫床。只有透過快速讓老百姓「脫貧」的方式,才能阻止共產黨人透過選票在這些國家獲得執政權。可見歐洲的反共戰爭,實際上是一場經濟戰爭。

英法兩國的態度,就如一戰結束時那般希望讓德國永世不得翻身。但美國方面卻認為,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應該保留下來,做為自由民主國家長期與蘇聯集團抗衡的資本。時任美國國務卿的二戰名將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很理所當然的把德國納入他的援助計劃之中。這裡提到的德國,指得是包括蘇聯佔領區東德在內的整個德國。

就連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甚至於蘇聯本身,也都被涵蓋在這個「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之內。只可惜史達林將美援視為來自西方的「糖衣毒藥」,不許蘇聯與東歐衛星國接受。高達130億美元的援助,就通通被送到了西歐。此一決定,導致接下來的40年內,西歐各國的經濟發展都遠在東歐國家之上。

老百姓的生活穩定了,就不會去接受任何極端的意識形態,無論是極左的共產主義還是極右的納粹主義自然沒有生存空間。這是美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中學到的教訓,卻沒有為英法兩國所領悟。「馬歇爾計劃」的成功,瞬間讓美國成為戰後西方世界的老大,把英國給整個壓了下去。戰後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建立,美國也不能繼續置身事外。

考量到地球是圓的,北美大陸與歐洲大陸僅隔著一道大西洋,兩者的安全息息相關。更何況蘇聯軍隊可經由北極圈,對包括加拿大及阿拉斯加在內的北美目標實施突襲,所以美國與西歐的安全息息相關。外加加拿大又是大英國協的會員國,和英美都維持著緊密的關係,也必須要納入這個集體安全的架構內,一個跨大西洋的集體防禦構想於焉誕生。

1949年4月4日,以西歐聯盟的五個國家為基礎,加上美國、加拿大、冰島、丹麥、挪威、義大利與葡萄牙等共12國在華府簽署《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拉開了北約成立的序幕。此刻的義大利,已經由1946年的公民投票由王國轉型成共和國,擺脫了往日參加軸心國時使用的國號,背後自然是少不了來自美國的影響。

20190820-NAT。(許劍虹提供)
1949年4月9日,杜魯門在《北大西洋公約》上簽字,此時距離解放軍第35軍軍長吳化文發動渡江戰役,一舉攻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的日子還有10天,此舉似乎有些亡羊補牢,防止西歐跟著中國一起淪陷之用意。(美國國家檔案館)

《北大西洋公約》的最大立意,彰顯在其第五條上,即「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令人尷尬的是,絕大多數《北大西洋公約》的簽署國直到1949年都還處於戰後重建的狀態。儘管《北大西洋公約》與西歐聯盟防禦組織平行存在,前者的作用是防禦蘇聯,後者為壓制德國,但一切都還是要靠美國來獨當一面。

但是1949年卻也發生了兩件歷史大事,確定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與壯大。首先美英動員龐大的空中運輸力量,衝破了蘇聯紅軍對西柏林的封鎖,令史達林一統柏林的陰謀難以得逞.緊接著柏林空運奇蹟而來的,則是希臘王國成功鎮壓了國內的共產革命,確保地中海的海上航行權仍牢牢掌握在英國皇家海軍手中。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