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智庫:中美若開戰,美軍西太平洋戰力恐遭解放軍飛彈攻勢癱瘓

2019-08-19 19:33

? 人氣

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在9.3大閱兵上首次亮相。(美國之音)
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在9.3大閱兵上首次亮相。(美國之音)

《南華早報》指出,美國與前蘇聯在1987年簽訂的《中程飛彈條約》,禁止雙方部署射程在500公里到5500公里之間的飛彈。不過美國今年8月2日以「俄羅斯違約」為由宣布退出,俄羅斯也在同一天宣佈條約正式失效。如今美國已經不再受到《中程飛彈條約》束縛,並且開始遊說亞洲盟國部署各種先進的中程飛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87年12月8日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cv)簽署《中程飛彈條約》(INF Treaty)(AP)
1987年12月8日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cv)簽署《中程飛彈條約》(INF Treaty)(AP)

美國計劃中的飛彈部署,顯然是針對火箭軍而來。美國研究中心的這份報告認為,中國日益精良的長程飛彈對西太平洋幾乎所有美國與盟邦的基地、機場、港口與軍事設施都造成威脅:「(中美)開戰數小時之內,這些設施都會受到精準打擊而癱瘓,解放軍的飛彈威脅對於美軍在前線的自由調度構成挑戰。」在此情況下,美軍增援的武力除了需要時間才能抵達,甚至必須先打一場才能進入作戰位置。

美國總統川普28日赴橫須賀基地視察駐日美軍。(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28日赴橫須賀基地視察駐日美軍。(美聯社)

解放軍的火箭軍戰力,讓美軍面臨是否要介入一場成本極高而且危險的衝突,亦或者選擇不介入,只能眼睜睜看著北京的勝利成為既成事實。報告也提出警告,因為盟邦的安全對美國的生存來說只是次要的利益,但這些衝突點對北京來說卻是利害攸關。因此對華府來說,介入這樣一場帶有高度風險的衝突,最終可能會被認為「得不償失」。

2018年6月14日,川金會落幕後,美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訪問南韓,駐韓美軍司令布魯克斯(Vincent Brooks)迎接(AP)
2018年6月14日,川金會落幕後,美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訪問南韓,駐韓美軍司令布魯克斯(Vincent Brooks)迎接。(AP)

這份報告認為,由於中國硬實力正在快速增強,美國與澳洲、日本等盟友應全面改善軍事投資和部署計劃,否則美國的「軍事主導地位」很可能會被中國削弱。但美軍在亞洲前線的實力不再,中國軍事技術的進步並非唯一的原因。包括美軍預算的減少與不可預測、美國兩黨對國防開支看法的不同、還有美軍設施的妥善率,都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失去主導優勢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