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怎麼看政治人物的合縱連橫?

2019-08-18 06:00

? 人氣

郭、柯、王合組第三勢力能否成真,外界相當關注。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簡必丞攝)

郭、柯、王合組第三勢力能否成真,外界相當關注。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簡必丞攝)

多數人的一生都曾經被人背叛過。被背叛的滋味,都是刻骨銘心,很難被忘掉。到了選舉,當我們看到某一個人背叛了曾經栽培他的另一個人,或是背叛他所屬的政黨,就很容易跟自己曾經被人背叛的經驗連接起來。不過,仔細想一想,這兩種背叛其實並不一樣,把它們聯想在一起是沒有必要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政治上的結合很幾乎沒有「義結金蘭」的

政治上的合縱連橫,是一種特殊性的「交友」(befriend),哥兒們你兄我弟地勾肩搭背的,政治上的結合很幾乎沒有「義結金蘭」的。相反地,一般只是利益上的結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從政的人雖然並非都是小人,但是他們絕大多數是因利結合。當彼此的利益關係,也就是他們之間所謂的「共識」消失的同時,很容易就發現與自己結盟的、結識的極可能只是一個很快就忘恩負義的人(To make an ingrate)。這時候他罵別人「被骨」,這跟你的戀人劈腿背叛你是不一樣的。那是一種揶揄,指的是「謹慎的人面對過於強大、沒法與之對抗的敵人時表現出的一種情感。」(The feeling of a prudent man for an enemy who is too formidable safely to be opposed.)

用創造選民的想像的一分錢,換得真實的一塊錢

政治人物為了要擴大影響力(influence),一定要大吹特吹。一般人要形成影響力,都是要累積非常長的時間,政客不然。他們不需要長期累積在別人心目中的信任額度,而可以很短的時間在地上到處撿槍,就很快地可以擴張自己的影響力。「在政治上,影響力就是能用創造選民的想像的一分錢,換得真實的一塊錢的能力。」(In politics, a visionary quo given in exchange for a substantial quid.) 。表現在現實行動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到選舉,政客,尤其是握有資源的執政黨。就會開始對全民開支票「台灣不會成為香港」等等。不過,一直到他高票當選的那一刻。政客們可能還不知道,其實他就像一個捐助人,大量「採買」的是忘恩負義行為的人,儘管買得多,對方卻並沒有因此把單價壓低。(One who makes heavy purchases of ingratitude, without, however, materially affecting the price, which is still within the means of all.)道理很簡單,這些人要的只是「錢進來、貨出去」。至於出錢的人是誰,東西賣出去之後有什麼後果,他們可一點也不在乎的。可見,選民也是「背叛有理」的。

當年楊實秋被罵叛徒,曾經說「民主政治就是要背叛,誰做不好就是要背叛他,這樣每個人都會兢兢業業。」最近陳宏昌嗆韓挺英被報請開除黨籍;之前的林飛帆投靠民進黨,被罵成「背骨」也一定自認「背骨有理」。

20190811-前立委、蘆洲湧蓮寺主委陳宏昌。(盧逸峰攝)
國民黨前立委、蘆洲湧蓮寺主委陳宏昌(見圖)嗆韓挺英被報請開除黨籍。(資料照,盧逸峰攝)

三個「背骨」加在一起就「正骨」了嗎?

大家都在猜,郭台銘會不會和柯文哲、王金平結合成一個競選團隊。一旦它們結合在一起。原來個別支持他們的民調數字,就真的可以加在一起嗎?俗話不是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那麼,三個「背骨」加在一起,不必找中醫傷科,會不會就自己給「正骨」呢?某一個山頭顯然不會比構成山脈的各個山峰要高,不過這必須是三人中的兩人遵從他們中最聰明的人,大家才能和他一樣聰明了。假如三人都想當老大,不遵從其中一人的智慧,那麼他們就連他們中間最蠢的人也不如。最獃的選民都看得出來,這三個人都別有懷抱,誰也不服誰。

不過,如果三人真的結盟了,檯面上一定要透過「掩飾」(dissemble)來製造「義結金蘭」的形象。基於「背骨有理」,這並不困難,只要「為故事的主人公穿上一件乾淨的襯衫。」(To put a clean shirt upon the character.) 不就沒事了嗎?不過,它的困難之處在於如果當事者穿的是一件深色的內衣。你卻要把一件淺色的襯衫套在他身上。這件襯衫越是乾淨。就越讓人看出他的「黑底」。

郭台銘(中)並不急著宣布參選總統。(林瑞慶攝)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中)是否會和台北市長柯文哲、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整合?外界關注。(資料照,林瑞慶攝)

選民應該如何認清「謊言」的罪惡呢?

謊言,極可能是揭穿這個「黑底」的唯一法寶。不過,政治上充滿謊言,不只是台灣,美國更是早已經變成一個謊言的國度。從約翰遜的越戰謊言、尼克森的水門醜聞、雷根的伊朗康塔拉案、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Edward Kennedy )在一名女性朋友死亡案件中的暖昧角色,到參議員拜登(Joseph Biden )的裝窮,還有前參議員哈特(Gary Hart)在1984年競選總統期間的婚外情謊言。不僅政界如此,商界於今尤勝,華爾街金融界醜聞不斷,甚至體育界也不能倖免,入選棒球名人堂的皮特•羅斯(Peter Rose)隱瞞賭博、奧運健將詹森(Berf Johnson )隱瞞服用禁藥等說謊事件比比皆是。

選民應該如何認清「謊言」的罪惡呢?這可能是最高的智慧。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心理學家之一,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1934-)曾說 : 「一個人能夠選擇不說謊卻說謊,才算是說謊者。說謊就是明知故犯地誤導別人,想讓別人接受錯誤的資訊。說謊可以是正當的,也可以是不正當,全看說謊者或其所在社會的認知而定;說謊者可以是好人或壞人,也可以是受歡迎的人或不受歡迎的人。但不管怎樣,說謊者一定有選擇說謊還是說實話的能力,而且一定明白兩者之間的差異。病態人格說謊者明知所說不實,卻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的, 不符合這個定義;同樣道理,所言非實,自己卻不知道,算是自欺(self-deceit)的受害者的,也不算是說謊。」

熱情是一種病

Paul Ekman分析得還不透徹,因為說謊者不老實是一回事;群衆願不願意接受他的謊言,又是另一回事。通常高明的謊言都會帶有一種催眠的效果。大家看電影都知道這些故事是假的,但是偏偏就有人看電影,哭得死去活來;連看三次還是淚流滿襟。選戰,不就是看戲嗎?沒有謊言,怎麼精彩得起來呢?

選戰的「熱情」(enthusiasm),就像是「年輕人常得的一種疾病,內服小劑量的悔恨,外敷一些經驗的藥膏,就會霍然痊癒。寫詩的拜倫爵士(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雖然早就治好此病,可是老毛病又犯了,致使他跑到希臘的密索隆基,那裡陽光燦爛,古典又浪漫,不過他最後病死在那裡。」可怕的是台灣選舉「造勢活動」,我們看到的還不只是年輕人充滿熱情,老年人的熱情更是不遑多讓,這病,還真的不輕啊!

曹格的<背叛>唱出這病的苦處 : 「我一直不願再去猜/鋼琴上黑鍵之間/永遠都夾著空白/缺了一塊/就不精采/緊緊相依的心如何 Say Goodbye/你比我清楚還要我說明白/愛太深會讓人瘋狂的勇敢/我用背叛自己/完成你的期盼。」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