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人語》巴菲特如何致富?跟大家反著做!聽到「這次不一樣」五個字,你就要小心了!

2019-08-14 13:20

? 人氣

基金經理Simple認為,市況越是呈現壓倒性單邊發展,越要保持冷靜、遠離群眾思維。(圖片來源:周岐原)

基金經理Simple認為,市況越是呈現壓倒性單邊發展,越要保持冷靜、遠離群眾思維。(圖片來源:周岐原)

編按:這個夏天,香港何去何從,頓成世人焦點。香港之所以重要,正因其具有「背靠中國,面向全球」這一舉世無雙的特色;無論是貿易、旅遊、金融業,香港都匯聚全球最精英的人流和最可觀的金流,因而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金融業來說,香港資本市場就在全球動見觀瞻,如何看懂市場,便是行業中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風傳媒》特別邀請任職香港某基金、負責管理逾30億美元部位的操盤手Simple,為讀者暢談其長年與市場共舞的經驗談,以下是Simple的專欄全文:

殿堂級對沖基金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創辦人馬克斯(Howard Marks)在他著作「掌握市場週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 中很清晰地說過:「所有能夠刺激昨天市場的新聞及消息,對今天的市場,都再沒有任何作用。」

能夠持續地投資獲利的投資者,都不是因為瘋狂地尋找昨天的財經新聞標題、或是沈醉於昨天的市場價格變動,它們只會害死你的。金融市場是充滿亂流及噪音的環境,想要準確預測根本是刻舟求劍。尤其當任何一個股市的週期達到臨界點的時候,便會吸引到投資者及財經專業人士的注意,繼而開始漸漸忘記了「週期的存在」,幻想當前股市的上升或下降現象,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可是,還是筆者母親說的話最有分量:「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當雜誌封面寫「股市已死」 10年牛市就來了!

神準驗證一:1979年股市真正見底的訊號,是雜誌以「股市已死」為標題

1972年12月,美國股市於此前十年間升了近一倍。當時的泡沫主題叫「Nifty Fifty」(編按:中譯「漂亮50」),每個投資者都在麻木地追逐當年50隻市值最大的增長型藍籌股票。投資者學會了持有增長型股票的好處,如當年的電腦公司IBM及可口可樂。但泡沫最終於1973年爆破,股市整個回檔跌幅將近50%,多麼恐怖!

每個投資者都在麻木地追逐市值最大的增長型藍籌股。如當年的電腦公司IBM及可口可樂。但當泡沫最終於1973年爆破,股市整個回檔跌幅將近50%,每一檔股票都未倖免!

1979年8月13號,整整40年前,美國一份著名財經雜誌以「The Death of Equities」為當期封面標題,意思是「股票已死」。文章提到:估計有7百萬美國投資人,都已經放棄持有股票;越來越多人轉而持有黃金;還有高通膨,將令企業永遠沒法再賺錢(對照今年7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僅1.81%,當時CPI高達8%至10%!)。

1979年8月14日,整整40年前,知名財經雜誌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發表「股市已死」封面故事,諷刺的是,隨後美股展開整整十年的大多頭行情!(圖片來源:Business Week推特)
1979年8月14日,整整40年前,知名財經雜誌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發表「股市已死」封面故事,震驚投資人與整個業界;諷刺的是,隨後美股展開整整十年的大多頭行情!(圖片來源:Business Week推特)

數據顯示,出書當日標普500指數只是107點,奇妙的是,該雜誌出街之後,股市竟然就展開了整整近十年的大升浪 。2019年7月30日,標普500指數已經達到3千點水平,漲了近29倍!

當市場萬點、作家卻喊三萬點 慘跌4成熊市就來了...

神準驗證二: 1999年股市真正見頂的訊號,是以「道瓊斯指數見3萬6千點」為書名

到了1999年,美國股市氣氛熾熱,短短幾年間指數升了幾倍!美國股市估值開始大幅偏離基本面因素,但是所有金融專家也不斷分析、他們列舉數萬個原因「解釋」,為什麼後市仍舊看好。根據Howard Marks指出,當年美股本益比已達到歷史高位的33倍,亦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平均水平的兩倍之多。

Howard Marks指出,1999年美股本益比達到歷史高位的33倍,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平均水平兩倍之多,果然不久之後,熊市來臨、摧毀一切泡沫。

一位叫James Glassman 的美國報章專欄作家,於當年10月出了一本書、叫「Dow 36000」,也就是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將會歷史性地升至36,000點作為書名。當時這本書亦有很多專家推薦,更一度打入暢銷書單。出書的一刻,道瓊工業指數只不過是處於1萬點水平。

最令我驚怕的是,一位投資銀行策略師(這間銀行於2008年首季就已經倒閉)當年推薦這本書時點評道:「我們(雖然)可能處於一個泡沫階段,不然的話,這代表以往關於本益比及估值的金融理論,可能已經過時。(亦即我們處於一個新時代,高價並不等於泡沫,股價會繼續攀升)」

這個幻覺,你是否感到很似曾相識?就像市場常常有人說:「這次不一樣(This time is different.)!」

在1999年股市最高峰,美國專欄作家格拉斯曼(James Glassman)出版了「美股三萬六」(DOW 36,000)一書,成了群眾心理沸騰的歷史標記!(圖片來源:AMAZON)
在1999年股市最高峰,美國專欄作家格拉斯曼(James Glassman)出版了「美股三萬六」(DOW 36,000)一書,成了群眾心理沸騰的歷史標記!(圖片來源:AMAZON)

對。這便是我開設個人專欄,想不厭其煩、苦口婆心跟大家宣導的投資道理:「樹木再高,也不可能一直長到天上。」

畢竟在該著作問世同年12月(出書的幾個月後),我們就見到整個10年牛市的頂部。其後兩年,美股經歷了30%至40%的慘痛跌幅。後來,我們稱那段時期為「科網泡沫」。

當一些資訊變得過份明顯、處處可見的時候,這就是你要靜悄悄離開人群的時候。牛市如是,熊市如是。

太陽底下沒新事。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一個香港基金經理的勇敢告白

(作者聲明:所發表文章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要約出售或招攬要約購買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亦不構成為任何此等目的分發資料。所發表文章只反映本人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任何人或機構之立場。)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