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當民族主義壓垮「一國兩制」,下一個「喀什米爾化」的地方會是……?

2019-08-13 06:10

? 人氣

在首府斯利那加(Srinagar),一位懷裡抱著嬰兒的青年男子對著BBC記者大喊:「就連我也要拿起槍反抗印度!」渾然不顧身旁就是荷槍實彈巡邏的印度軍人。換言之,印度政府正在驗證中國老子《道德經》所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莫迪總理9日對全國發表談話,試圖自圓其說,聲稱被降級的印屬喀什米爾將得以擺脫恐怖主義與分離主義,擺脫家族壟斷政權與嚴重貪腐,終結巴基斯坦的搧動,教育權、少數族群、最低工資等權益更有保障,觀光旅遊業也將蓬勃發展。

將這樣的願景投射在一個有如露天監獄與壓力鍋的地區,無比諷刺。分析家指出,莫迪其實是挾5月大選大勝的餘威,想利用「喀什米爾牌」來擦亮自己的「強人」招牌,至少在媒體版面上,暫時擺脫經濟成長趨緩、預算爭議叢生的困境。

2019年印度國會大選,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人民黨大勝(AP)
2019年印度國會大選,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人民黨大勝(AP)

大軍壓境下的「暴力絕跡」「完全平靜」能維持多久?

目前印度政府宣稱查謨─喀什米爾「暴力絕跡」「完全平靜」,但那顯然是近來大幅增兵的「功勞」。11日,首府斯利那加的市集人潮再現,但那是因為對穆斯林極為重要的宰牲節(Eid al Adha)將屆,當局略施小惠暫時放寬宵禁。

專家指出,當地近年的反印度動亂的確仍有巴基斯坦的影子,但顯然日趨「本土化」。根據印度政府跨機關中心(Multi Agency Centre,MAC)的統計,當地青年世代投身「恐怖主義」的人數近年大幅增加。換言之,一旦印度政府放鬆對當地的壓制,暴力衝突必然爆發。

「喀什米爾化」

對莫迪之流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而言,無論暴力衝突多嚴重,印屬喀什米爾問題永遠是印度的「內政問題」,絕不可能接受國際調停,更不可能採行東帝汶(East Timor)、南蘇丹(South Sudan)或克里米亞(Crimea)模式的民族自決,廢除其憲法特殊地位,其實是為了保障這一點。

印度,號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在民粹政黨與領導人的操弄之下,70年的民主經驗依然壓制不住民族主義、帝國主義的惡靈,喀什米爾成為一個悲慘的案例。事實上,印度媒體已經開始用「喀什米爾化」(Kashmirization)來形容印度民主體制的劣化。

不過這個字眼顯然更適合形容那些在大一統高壓強權之下力圖保持自身「特殊地位」的地區,時時刻刻面臨來自中央政府的威脅 。喀什米爾不會是「喀什米爾化」的唯一案例,下一個案例會在哪裡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