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這一周》愛恨糾葛:柯林頓承認偷情、薩里耶利與莫札特的瑜亮情節

2017-08-20 13:00

? 人氣

薩里耶利與莫札特有仇?柯林頓承認偷情;香奈兒、卡斯楚、希區考克出生;克朗代克淘金熱;記者佛利慘遭IS斬首

薩里耶利與莫札特有仇?柯林頓承認偷情;香奈兒、卡斯楚、希區考克出生;克朗代克淘金熱;記者佛利慘遭IS斬首

驚悚電影大師希區考克與古巴革命傳奇卡斯楚有何共通點?2人都在8月13日出生,但差了27歲;1896年8月16日,美國掀起史上著名的「克朗代克淘金熱」;1997年8月17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承認與實習生陸文斯基的性醜聞;義大利作曲家薩里耶利在1750年8月18日誕辰,他與莫札特的瑜亮情結是否與莫札特猝死有關?2014年8月19日,美國戰地記者佛利遭「伊斯蘭國」成員無情斬首,震驚全球;1883年8月19日,法國時裝設計師香奈兒出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加入〈風傳媒看世界〉,看見有生命力的國際新聞
 

8月13日──拍電影和搞革命有什麼共同點?兩位大師今天生日快樂!

1899年8月13日,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生於英國首都倫敦一個天主教家庭,父親經營雜貨店與家禽業。希區考克從小肥胖,性情孤僻。5歲那年,他闖了禍,父親居然把他送進當地警察局,要求警察把他關起來。終其一生,希區考克非常害怕警察。希區考克出生27年之後,在加勒比海最大島嶼古巴,誕生了另一位改變世界的人物。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1926年8月13日出生於古巴東南部的村莊比蘭(Birán),父親經營甘蔗農場致富。少年時期的卡斯楚就讀於天主教會學校,學業成績普普,但喜歡運動,尤其熱愛棒球。

1939年3月,希區考克與《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傳奇製片人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簽下7年長約,正式進軍好萊塢,第一部作品《蝴蝶夢》(Rebecca)就大獲成功,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希區考克本人也被提名最佳導演獎。1980年4月29日,他因為腎衰竭病逝美國加州,享壽80歲。希區考克一生執導過65部電影,得過5座終身成就獎,只是始終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緣慳一面。而卡斯楚一生經歷10位美國總統,大概沒有想過自己會看到1位現任美國總統來到哈瓦納,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古巴,勞爾.卡斯楚熱忱接待。2016年8月13日,卡斯楚在哈瓦納度過90歲生日......繼續閱讀

8月16日──育空地區發現金礦 引發「克朗代克淘金熱」

19世紀中期開始,北美各地掀起淘金熱潮,哪裏可能有金礦,大量人潮就蜂擁而至,許多偏遠地帶在短時間內蓬勃發展,直到20世紀中期熱潮退去才逐漸沒落,而在1896年8月16日,美國金礦探勘者卡馬克(George Carmack)在加拿大育空地區發現金礦,掀起了美國史上著名的「克朗代克淘金熱」,1897至1899三年間,超過10萬名夢想致富的淘金客搶進雪國之地,但發財的人寥寥無幾,其餘不是死在險峻的旅途,就是散盡家財仍一無所獲。

大量人口為育空地區帶來許多商販,專門經營淘金客生意,其中也包括美國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祖父弗雷德里西(Friedrich Trump),他在關口小鎮本尼特(Bennett)開了一家「北極旅社」(The Arctic Hotel),同時經營旅館、餐廳、酒吧和妓院,因此賺得川普家族第一桶金,後來順利回到德國娶親。而克朗代克淘金熱與所有淘金潮一樣,絕大部分的淘金客都沒有因此致富,而旅費、探礦證、淘金設備等等花費龐大,平均每人至少花上27,000美元才能淘金,讓不少淘金客困潦倒過完餘生,回不了家鄉的就留在當地成為鐵路工人......繼續閱讀

準備購買「採礦證」的淘金客。(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準備購買「採礦證」的淘金客。(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8月17日──希拉蕊抹不去的傷痛 柯林頓承認偷情陸文斯基

1995年,剛從美國俄勒岡州李維斯及克拉克學院(Lewis & Clark College)心理系畢業、家世背景旅好的陸文斯基,前往全球權力核心白宮實習,而她一點也不隱藏自己對那位最高掌權者的好感,多次主動向柯林頓(Bill Clinton)攀談,加上當時共和黨掌控的國會杯葛財政預算,使得聯邦政府運作停擺,部分白宮職員被迫放無薪假,製造了陸文斯基與柯林頓獨處幽會的絕佳機會。

就在陸文斯基進入白宮實習約5個月後,柯林頓與她在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外的書房有了第一次性接觸。美國國家檔案局(NARA)資料顯示,柯林頓與陸文斯基在白宮有過10次性接觸,而且至少有7次的發生期間,第一夫人希拉蕊也在白宮。兩人的關係維持了數月,柯林頓要求終止,但1個多月後故態復萌,兩人再度在白宮大玩性愛遊戲......繼續閱讀

8月18日──傳說他謀殺了莫札特!生時顯赫、死後寂寥的義大利作曲家薩里耶利誕辰

267年前的今天,古典主義時期重要作曲家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誕生在威尼斯共和國的萊尼亞戈(Legnago)。這位作曲家的音樂之路堪稱順遂,1774年,年僅24歲的薩里耶利成為義大利歌劇院樂隊長,38歲當上奧地利宮廷樂隊長,一生創作超過40部歌劇,名聲傳遍歐陸,得意門生包括樂聖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歌曲之王舒伯特(Franz Schubert)、鋼琴之王李斯特(Franz Liszt)等,晚年他還擔任維也納1817年成立的第一所音樂學院「維也納演唱學院」(Vienna Singakademie)院長。

然而,儘管薩里耶利生前聲名赫赫,死後卻寂寂無名近2百年,這與音樂天才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有關。1786年,薩里耶利與莫扎特是奧地利皇宮裡的同僚,兩人關係亦敵亦友,甚至謠傳是薩里耶利毒死了年輕的莫札特,後來許多莫札特傳記都將薩里耶利描述為嫉妒莫札特才華、處處阻撓他成功的音樂界大老。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隨著莫札特的樂壇地位越來越高,薩里耶利幾乎徹底遭到世人遺忘,堙滅在歷史長流裡,直到1984年描述莫札特一生的電影《阿瑪迪斯》(Amadeus)上映,薩里耶利的知名度才逐漸上升......繼續閱讀

《阿瑪迪斯》裡的薩里耶利描述莫札特的音樂。

8月19日──慘無人道!伊斯蘭國公布美國戰地記者佛利遭斬首影片

著橘色囚服的人長跪在沙漠裡,一旁的黑衣蒙面人扳起他的下顎,舉起匕首⋯⋯接下來的畫面太過殘酷,多數人只看過被媒體上了馬賽克的影像,但無論靜態還是影音,傳達的訊息都非常明確:與我為敵者,殺。2014年8月19日,各大國際媒體紛紛刊出影片:美國戰地記者佛利(James Foley)遭無情斬首。記憶力尚好的人,可能還會把兇嫌誤認成過去也斬首許多人質的阿富汗恐怖組織「神學士」(Taliban,又譯塔利班),但大眾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個更龐大、更凶狠、更有行動力的全新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

IS將他們俘虜了好幾個月的佛利斬首,聲稱是為了報復美軍轟炸伊拉克北部的IS據點與部隊,還逼迫佛利親自在影片中「控訴」,美國多管閒事的作為才是殺害他的元凶。在那之前,IS之名僅見於國際媒體,而且稱號還不統一,有ISIS、ISIL、Daesh等不同名稱,新聞發生地也僅止於中東,對大部份世界來說都事不關己。但這支影像太過震撼,等於向全球每一個人宣告:「伊斯蘭國」作亂的時代正式來臨......繼續閱讀

8月19日──20世紀時尚女王、法國傳奇時裝設計師香奈兒生日快樂!

1883年8月19日,嘉布麗葉.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hasnel)是街頭小販艾伯特.香奈兒(Albert Chanel)與洗衣女工珍妮.德弗勒(Jeanne Devolle)的私生女。1895年,香奈兒12歲時,母親因結核病去世,父親不久後也拋棄了家庭,香奈兒在孤兒院度過了7年,這段期間她學會了縫紉。

穿著小黑裙的時尚女王香奈兒與她登上1926年《Vogue》的手繪稿。

香奈兒18歲離開孤兒院後,為了生活做過各種工作,其中一個工作就是在巴黎的圓亭咖啡館(La Rotonde)當歌手,據說她的暱稱「可可」(Coco)是因為她當時表演了一首名為「「Qui qu'a vu Coco」的歌曲。

她在23歲認識法國富商巴桑(Étienne Balsan),成為他的情婦,巴桑協助香奈兒的事業起步。後來她又認識了巴桑的朋友、英國富有軍官卡伯(Boy Capel),兩人談起了戀愛,在卡伯的資助下,香奈兒1910年在巴黎康朋街(Rue Cambon)21號開了女帽店「Chanel Modes」,她也在這一年為原本穿著裙子打球的女性設計了運動的褲裝,並且拋棄束腹,設計以男裝為元素的寬鬆上衣。這些特立獨行的行徑讓離經叛道的香奈兒成為當時女性主義啟蒙的重要起源......繼續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