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回歸印度做iPhone,低調到幾乎沒招牌…… 蘋果首家印度直營店用這座工廠換的!

2019-08-05 12:20

? 人氣

印度罷工是常態,郭董想巡廠,還得等工人抗議完

甚至,印度罷工新聞屢見不鮮。據說,有次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要到印度工廠視察,但當地工廠正在罷工,員工只能硬著頭皮問郭能否改期再來。但,蘋果的征途,沒有回頭路,比起回歸美國製造,它有更多「印度製造」的壓力。

現在,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場已趨近飽和,再加上中、美貿易的摩擦,都對iPhone不利。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統計,今年第一季,iPhone在中國出貨量年減幅度高達3成。相比下,華為反而逆勢成長4成。從摩根大通到花旗等券商,都下調蘋果今年的財測。

然而,面對印度這個全世界最有潛力的手機市場,蘋果市占連前10名都排不上,當地販售的高階iPhone,因為得加上2成關稅,幾乎為全球最貴。以iPhone XS為例,印度官網報價相當於台灣4萬5千元起跳,比印度人半年平均收入還高。去年,韓國總統文在寅還邀了印度總理莫迪,一起參加三星在印度興建、號稱全球最大手機工廠的開幕,雙邊的友好關係,加上三星還宣布要在印度製造高階旗艦機型Galaxy S9和Note 9,都加深蘋果被邊緣化的危機。

「你看蘋果這3年在印度的發展,沒有一件事順利。」一位在印度多年,熟知手機產業的台商說。全球主要城市都有開設直營店的蘋果,一直無法在印度展店,因為印度政府非常堅持,蘋果得落實本地採購零件的原則,iPhone必須有30%以上的本地成分(local content),才會被放行。即使,蘋果在印度設立了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緯創又已在印度組裝舊款iPhone,政府仍然否決。這次,蘋果將高階iPhone交由鴻海在地組裝,承諾持續帶進相關供應鏈後,蘋果已經確定將在孟買開出第一家直營店。

一座廠,換一家直營店;用工廠,換市場。印度政府的態度,就是未來各國彰顯保護主義的縮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分散製造巨浪來了!中國是集結大規模製造最後一波,台商還能死守「有規模就能贏」嗎?

過去,中國是全球製造工廠,一地生產,出貨到全世界。現在,中國世界工廠角色褪色,加上各國政策拉力,將導致全世界會出現更多的區域性工廠,比如在東南亞的印尼,或是鄰近美國的墨西哥,甚至是印度。「(中國)這是地球上大規模製造業集結的最後一波,這個現象消失以後,分散式製造就會抬頭。」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

屆時,我們買到的iPhone,可能在離我們更近的地方生產,不一定能更便宜,因為供應鏈碎掉,過去因群聚而產生的效率與成本優勢不再,但有機會依照在地需求去客製化。這場移動,將重新定義各國的競爭力。

一份勤業眾信的製造業研究報告直指,202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製造業競爭力第5名,在2016年時,它連前10名都沒有進入。但另一個令人心驚的數字是:台灣製造業的排名,卻將從第7,倒退到第9。

倒退,是因為多數人不願離開中國嗎?一位蘋果零組件供應鏈董事長,被問及為何不跟隨長征時,比著自己的小指頭對我們說,「比起來,用海運的運輸成本根本是小事。」他說,「ODM(設計代工)分散了,但我們零組件的上游零件,還是都來自中國,上游怎麼可能分散呢?上游廠就像大型化工廠一樣,設備投資很大,產線不能移動,越集中生產越有效率,成本越低。」

台商,仍深信集中一地有大規模,就能繼續贏,但在供應鏈被打碎的碎鏈時代,這假設仍然成立嗎?翻開蘋果供應商清單,蘋果公布的前200家供應商,中國有40家,台灣則占47家,趨勢是,中國這幾年一直成長,台灣則在下降中。這場長征,會讓台商被加速取代嗎?

作者/黃靖萱

研究員/李大任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