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忠觀點:挾帶私菸下的特勤哀愁

2019-08-05 06:20

? 人氣

特勤工作執行單位囊括國安局特勤中心、總統府侍衛室、總統警衛室及其他軍警單位,仔細檢視會發現非常龐雜,加上主管機關高度封閉,過往能夠相互制衡的機制,變成方便推諉卸責的設計,這些都導致特勤人員出包後,無法有效革興的原因。(蘇仲泓攝)

特勤工作執行單位囊括國安局特勤中心、總統府侍衛室、總統警衛室及其他軍警單位,仔細檢視會發現非常龐雜,加上主管機關高度封閉,過往能夠相互制衡的機制,變成方便推諉卸責的設計,這些都導致特勤人員出包後,無法有效革興的原因。(蘇仲泓攝)

根據華航公布資料,顯示總統專機團購的陋習,最遠可追溯至 2006 年 9 月陳前總統時期的「群峰專案」。這也驗證了筆者昨天在文中所說「一個制度之興,有其漸進過程,同樣一個制度之敗壞,也有其演變徵候。」群峰專案對私菸之不察,最後就演變成「自由民主永續之旅」,挾帶成千上萬條私菸入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夾帶私菸案代表的是內部管理鬆散,同樣的是這種鬆散一樣會滲透到任務執行層面,筆者試舉三例說明:

史上第一遭 總統遭面板砸頭部

蔡總統就職當年 12 月 18 日上午,前往桃園出席社會住宅動土典禮。蔡總統在致詞時,突然有風起,吹落舞台背板,背板直接壓下,正好砸在蔡總統頭上,全場一陣驚呼,蔡總統滿臉錯愕。

其實特勤任務執行,若然認真?是可以避免的。因為類此的公開預定節目,特勤單位在受領任務後,首先會與主辦單位共同實施現地會勘,了解節目性質與環境特性,掌握警衛對象行經路線與停留地點,可能受到的危安威脅。在向主辦單位

提出勤務需求與須配合之事;再於警衛會議中下達要旨命令,結束會勘行動。當日社會住宅動土典禮,預定總統講話現場原來就有看板,由於為彰顯總統蒞臨節目特性,所以主辦單位特別製作大型海報浮貼其上。

由於節目結束,仍要使看板原圖呈現。所以大型海報黏貼於上,就不會太密實。若然會勘時,特勤單位就此,特別向主辦單位提出,注意大型海報若黏貼不實,就有砸向總統的可能?或許這事就能避免。再說當日總統蒞臨前,有場地安全檢查,以及永和警衛室先遣人員先期抵達的複檢,若觀察大型海報只重點浮貼,恐有掉落可能,若及時告知主辦單位補強,這事也能避免。蔡總統的錯愕,或許也是不知其何以致之下的無奈!

總統勘災 民眾嗆聲 前所未見

去年 8 月因嘉義水患,蔡總統搭乘雲豹裝甲車,至布袋永安里現地勘災。由於村落積水三天,水患嚴重未退,蔡總統乘雲豹甲車勘災,結果行進途中遭里民公然對蔡總統嗆聲怒吼?事後,有記者詢問總統,就此事總統會不會覺得委屈?蔡總統答以:「怕委屈就不要做總統了」。其實這委屈?總統也是可以避免的。

這問題彰顯的還是勤務執行上的鬆散。其實總統乘雲豹甲勘災,李前總統任內就有過。雲豹甲車重量 1.2 噸,行進中龐然大物,必然壓迫車體周邊的積水向外排散,進而積水流向兩側淹入民宅,造成村民的二度損害。這也是為什麼村民以憤慨之情,阻止蔡總統乘坐雲豹甲車繼續向前的理由。

這顯示的是節目前的會勘,永和警衛室的成員,對雲豹甲車性能的不了解,以及對地區資料掌握的不足。積水三天民怨已沖天,如何能讓總統勘災表達出體恤民情,關懷災情的心意?節目的安排就很重要。或許節目主辦單位嘉義縣政府與國防部有其想法,然而現場秩序是安全的基礎,總統乘坐雲豹甲車,可能獲得適得其反的效果,進而造成現場秩序的混亂,產生不意的危安顧慮。這些都是應該注意而未注意的。若然覺得改變勘災流程或交通工具,自己權限不夠,最起碼也應向侍衛長或副侍衛長報告裁處。這還是對勤務鬆散的態度,形成放牛吃草的現象,應可避免而未避免之事。

出訪友邦 總統在場 升旗拔桿 聞所未聞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 35 條:「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此次蔡總統「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在聖露西亞檢閱儀隊,我們國家國旗先成卷軸,然升達旗桿頂端,卷軸居然未張,憑空掉落。旗手慌張之下,將旗桿就地拔起,讓眾人突兀。這代表的是現場旗手,事前並未操作預演過。國旗是國家的象徵之一,這代表的還是勤務上的鬆散。儀式中兩國國旗在樂聲伴隨中冉冉上升,這是何等莊嚴之事,一個小時的等待,永和警衛室的先遣人員抵達現場,只要起心動念,請外館協調,只要檢查模擬升旗一次,提早發現問題,這種有辱國體情事,就不會發生,這還是勤務鬆散所致。

管理鬆散?從永和警衛室成立,違法犯紀情事日有所聞,也就不足為奇,與其勤務鬆散?筆者認為主要是人事運用與勤務制度出了問題。

人事運用制度上的探討

筆者在前文〈侍衛室、警衛室與國安局的歷史情結〉,曾談過特種勤務(下稱特勤)之靈魂為侍衛長、副指揮官與副侍衛長(總統警衛室主任)。然而自陳前總統任內,一方面警衛室人員編成,不要前朝人馬,重新編成。一方面第一任侍衛長余連發,副侍衛長彭勝竹均從外調入,對特勤任務與性質一知半解。當時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胡鎮球,在特勤單位從警安組組員、七海警衛室參謀、七海警衛組組長、聯指部參謀長、特勤中心副指揮官等職,歷練完整。所以勤務運做尚稱順暢。

余連發任侍衛長年餘,因軍中資歷不足,難以回軍發展。乃欲循前侍衛長周仲南例,先調為憲兵司令再圖謀後續發展。然因當時憲兵代理司令邱忠男,為陸官 36 期畢業生,余連發為陸官 42 期畢業。基於軍中倫理?或為就任後行事方便?余連發乃透過「管道」,安排當時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胡鎮球調為國安局副局長。邱忠男於 90 年 9 月由憲兵代司令調為特勤中心副指揮官。余連發如願於 91 年 2 月上任憲兵司令,當時其職缺由副侍衛長彭勝竹升任。並從陸軍調入陳再福為副侍衛長。

自此特勤高層人事運用呈現「多元」,就以特勤中心為例,自邱忠男從憲兵入主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迄今 9 任副指揮官,有 5 位從憲兵司令部(憲兵指揮部)調升。1筆者發現由於官大學問大的組織文化陋習,副指揮官到職履新,不管來自何處,往往不先充實自身特勤學能,就想改革現況,樹立新規,以期建立主官威信。然而由於對特勤特性與沿革的不了解,致使對特勤的運作,在缺乏認知與專業之下,雖自覺是「改革」,但卻是使舊有制度形成殘缺,新的制度卻如鏡花水月難以究實,更弱化了特勤原始架構設計的本意,筆者就勤務制度上的探討,試舉兩例:

警安組組長從少將降編為上校,弱化了便衣任務編組功能

警安組是直屬特勤的便衣警衛單位,警安組組長除了兼任特勤四大編組之一的便衣任務編組指揮官,更要依便衣任務編組特性,運用派遣地區的協調官與連絡官,適時協調地區情報單位,掌握地區資料與危安情資。特勤任務執行時,除加強上下車點與經過路線的警戒,更基於「內防突變」的原則,在總統蒞臨的場所,對憲兵、警察部署的內、中衛區實施複式部署。換言之,在特勤任務遂行時,警安組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張戡平任副指揮官時,以組織改造為名,將連絡官與協調官移出警安組。此舉,使警安組組長雖兼便衣任務編組指揮官,然而卻失去掌握地區資料與情蒐機制。繼之者續以將缺精簡為由,將警安組組長少將編缺,降編為上校。此舉,使蒞臨場所部署時,警安組難以發揮複式部署功能。由於憲兵202 指揮部指揮官是少將,負責蒞臨場所內衛區警衛,蒞臨場所警衛計畫提報,基於保密,特勤相關執行任務編組單位依任務區分,由外往內一一提報後逐次離開。試想當內衛區少將指揮官提報結束,上校警安組組長如何提出意見?又如何使少將指揮官虛心接受指導?更遑論這少將指揮官,說不定哪一天就到特勤中心任職副指揮官?這使「內防突變」機制下的複式部署,流於浮面。更斲傷特勤原有機制功能的發揮。

20190728-總統府侍衛室警衛主任陳逸夫少將(左)、永和警衛室主任林國欽少將(右)在這次都因為負有直接督導責任而被記一大過處分。(蘇仲泓攝)
總統府侍衛室警衛主任陳逸夫少將(左)、永和警衛室主任林國欽少將(右)在這次都因為負有直接督導責任而被記一大過處分。(蘇仲泓攝)

警衛大隊改隸憲兵指揮部(憲兵司令部),侍衛任務編組已呈殘缺

特勤不論在特別警衛或聯合警衛以及特種勤務前期,有兩個單位不管寄缺何處,都是由自己直接掌握。如警安組雖曾分別掛於情報局或總統府名下。特勤法制化後妾身終定,納為特勤中心正式編制,迄今仍為特勤的拳頭部隊之一。另一單位警衛大隊的歷史更為悠久,這單位原是特勤中心的基本部隊,是特勤四大任務編組之一侍衛任務編組成員。更是特勤中心的人才資料庫,為社會各階層知曉的護衛前總統經國先生的金門子弟,就是出自於這個單位。

曩昔筆者在七海或大安警衛室,夜間查哨,有些士校剛畢業的衛士站崗,槍還比人高,在皎潔的月色下,路燈照向他堅毅的眼神,揹著槍警戒著四方。稚嫩肯定的答話聲,凸顯出衛國的赤誠,精忠之心就在這氛圍中養成。他們原有區別於部隊的制式服裝,有自主的訓練方式與特定的技能鍛鍊。服役期間,若對警衛生涯產生更強烈興趣,還可報考軍官班,成為特勤中心本部、警安組等單位組員、參謀與幹部的主要來源。

民國 94 年陳前總統指示國防部協調國家安全局檢討警衛大隊隸屬問題,國防部戰規司經與當時來自憲兵的副指揮官盧台生協調,結果同年 4 月警衛大隊改隸憲兵司令部。當時警衛大隊雖改隸憲兵司令部,但人事、教育訓練、任務執行等方面,都沿舊規。警衛大隊大隊長人選,尚由特勤中心副指揮官定奪。及至李翔宙接任憲兵司令,不顧單位傳承,由其憲兵單位選派幹部接任警衛大隊大隊長。原有優良傳統逐漸鬆動。

民國 104 年原來自憲兵的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許昌,返回憲兵指揮部擔任指揮官。2警衛大隊人事任免與兵源補充,以及教育訓練、內部管理等,漸從特勤中心分隔而出,警衛大隊換裝憲兵服裝,大隊趨向憲兵化。原來警衛大隊來源自有自用,自改隸憲兵後,憲兵由於受募兵來源不易壓力,時以警衛大隊護衛元首,引為對外招募兵源誘因。警衛大隊任務多元,又與憲兵部隊,就內部成員定期輪調。此種作法,無疑使曩昔純淨單一獨立穩定的單位,變成惶惶人心,基石鬆動。

憲兵副指揮官原為特勤武裝任務編組指揮官,近年由於國軍將缺精簡,憲兵副指揮官編階少將(原為中將),轉而高升國安局特勤中心中將副指揮官,再進而回歸憲兵中將指揮官。這升遷宦途。無疑已為幸進者的終南捷徑。也使特勤武裝任務編組指揮官的設立,虛有其位。使得特勤雖自言有四大任務編組,其實已去其三。

自特勤人員挾帶私菸,引起社會關注,紛紜制度改革之際,筆者要告訴諸君,其實特勤一直在來來去去的副指揮官領導下,不斷進行著改革,只不過大多外行領導內行;致使既往良好的制度,已漸成鬆散,環環難以相扣。制度革新?亦恐是相期邈雲漢!

曲終人不散 江上數峰青-寄語特勤的哀愁

筆者有幸能在七海警衛室與大安警衛室服務,尤以七海警衛室,在徐耀庭的警衛築基下,特別警衛綱要的區域警衛部署作法,見證在七海寓所區域警衛部署中竟然完全實現。七海寓所由於地理環境,前臨基隆河,後傍雞南山。雞南山上與松山機場還有防砲部隊。中衛區五個分區各有特色,在只看要點位置,不論條件的警衛萬全下,或租民宅,或依山為傍或臨河而築據點;你能想像自強隧道往大直出口圓環區塊,曾住有一連憲兵,不畏生活條件的惡劣,只為守護總統安全。你能想像基隆河有憲兵乘坐小船,為防危害份子滲透與接近,無畏酷暑與風雨,夜間在河面上搜索嗎?

我見過憲兵便衣哨,從七海警衛室時期的留長髮(假髮),便服,著重化偽裝,在責任區內,結合地形不孤立,站坐適宜,只為早期發現預警。我也看過玉山警衛室時期,總統府周邊,所謂憲兵便衣哨,穿著馬來衫,服制一致,集體帶隊上下哨,哨位卻如站樁。如今永和警衛室時期,我也遇過總統寓所周邊的憲兵便衣哨,馬來衫改為穿著黑衣勁裝的「勤務服」,哨位沒增,「勤務服」作用是啥?憲兵由來訓練嚴謹,武裝哨與便衣哨任務不同,執勤技巧更不一樣,「勤務服」有了,便衣哨卻消失了。改革?改革?其實我們一直都沒停下改革!問題是我們改革的方向與目標是什麼?

註:

1,9 位副指揮官,依到任順序排列:邱忠男、盧台生、許立孟、張勘平、吳應平、許燕情、許昌、何寶林、周廣齊。

2,民國 102 年 1 月憲兵司令部降編為憲兵指揮部。

*作者為前國安局特勤組長。本文為「是誰竊取了特勤人員的尊嚴榮譽」系列之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