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甘醇茶香的背後,清代台灣烏龍茶二三事

2019-08-25 06:10

? 人氣

據文獻統計,華人茶商所開設的茶行,1876年有33家,其中19家為台灣本地人開設,其餘為廈門、汕頭人所經營。到1892年大幅增加為95家。同年《淡水海關報告》指出,其中13家大茶行規模與5家大洋行不相上下。迄乙未割台前,華商所經營的茶行已多達131家,跟1876年相比,增為4倍。然而,儘管在台陸商有大幅成長,但要將商品輸出海外,仍只能透過在廈門的洋行轉售,海外貿易仍掌握在外商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了媽振館,熟悉當地風俗與商情資訊的買辦,在台灣清代茶葉貿易中亦是重要角色。當時台灣茶葉對外銷售,尚依賴來自廈門洋行的買辦,需要雙方討論才能決定茶價。當時最知名的買辦就是寶順洋行的李春生,在英商陶德計劃用貸款讓台灣農民轉向種植茶葉時,李春生的買辦角色就格外重要。李春生為福建廈門人,年少家貧,15歲時自學英語,於1865年赴台,在寶順洋行擔任買辦,輔佐陶德經營茶的買賣。《同安縣志》寫道:「既而自營其業,販運南洋美國,歲率數萬擔,獲利多。」顯示買辦深諳茶業洞悉市場行情,因此也會各自經營茶棧以從中獲利,如板橋林家出身的林維源與李春生合建「建昌號」,提供外商投資茶葉,即是買辦與地方豪紳合作的例子。

台茶大護法:劉銘傳

茶葉貿易的興盛,所收的關稅也成為政府的重要歲入之一,1871年前,除了關稅外並沒有徵課其他茶稅,在開港初期茶葉貿易多有幫助。到了1877年,曾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的夏獻綸曾點出,台灣茶農與製茶者在種植、包裝與烘焙上要更仔細,才能讓台茶維持已有的外銷地位。不過真正在政策上獎勵茶農的台灣主政者,首推巡撫劉銘傳。他一面開山撫番,拓展茶園外,還試圖降低茶園稅賦,更引進錫蘭的製茶、種茶技術,試圖讓台茶更精良,甚至想修鐵路到基隆,以便台灣的茶、糖、煤、樟腦和硫磺可直接外銷,不必再從廈門轉口。

現代人反而多尊崇陶德,因為他將茶葉的產、製、銷合而為一,而被譽為台茶的奠基者,更尊為「台灣茶葉之父」,卻忘了清末時,外商透過貸款剝削茶農之事。清代台灣茶葉貿易看似發達,實際上全都受到西方資本控制。據學者研究,外國洋行購買台灣烏龍茶所採用的方式,與1850年代至1870年代福建所盛行的「內地收購」的方式幾乎相同。加上清朝官方對於西方貿易擾亂其幣制與金融發展的情況無力改變,且在商業政策方面也多是被動消極,因此給予西方人操控的空間。

在外商環伺下,華商無力將產品直接輸往海外市場,導致貿易主動權落入熟悉海外市場行情的洋行手中。而台灣茶業囿於經營網與外銷管道受限,最後只能將推銷工作交給外國商人。而隨著甲午戰後台灣被割讓,日本殖民政府在台建立現代化金融機構,媽振館也失去其必要性而成歷史名詞。台灣茶業的利潤從歐美外商轉移到日本人手中,表面上繁榮的海上貿易,實則繼續受到帝國主義的控制而無法自主,而由此所產生的收益,也多為當時的宗主國日本及其在台灣的代理人所壟斷掌握。

多維觀點045期。(多維提供)
多維觀點045期。(多維提供)

*本文來源:《多維TW》月刊045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