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俄戰略轟炸機在東北亞聯合巡航...中美俄三角關係難解,西方警惕俄國改打「中國牌」

2019-08-02 16:00

? 人氣

美國情報主管警告:中俄關係對美國構成越來越大的國家安全威脅,因為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都在謀求破壞民主制度,建立軍事優勢。(EPA)

美國情報主管警告:中俄關係對美國構成越來越大的國家安全威脅,因為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都在謀求破壞民主制度,建立軍事優勢。(EPA)

6月初中俄簽署了關於兩國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表示要一道對世界承擔更大責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稱其為「最好的朋友」。7月23日,中俄戰略轟炸機聯合在東北亞空中戰略巡航,引發美國亞太兩個盟國日本和韓國的警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這個「前所未有」的新動態被普遍認為是中俄嘗試挑戰美國在地區的影響力,打破二戰、冷戰之後形成的東北亞戰略格局。

普京和習近平自2013年以來會見了30多次。《紐約時報》7月21日的社論認為,隨著俄羅斯和中國進一步接近,進一步形成更固定的結盟關係,可能形成對美國的戰略挑戰。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的軍事戰略專家約翰·阿爾奎拉教授在同國防部官員和其他分析人員一起撰寫的一份報告中說,「如果莫斯科和北京進一步結盟,會顛覆世界制度以及美國對世界的影響。」

據《紐約時報》報導,最近五角大樓白皮書把俄羅斯的威脅增加說成是普京以其人(美國)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模仿1970年代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對美國打「中國牌」。

中俄共同利益:軍事,高科技,價值觀

普京6月在莫斯科會見中對習近平表示感謝,因為中國領導人促進中俄貿易,使兩國貿易額在2018年比前一年增加了25%,超過了1000億美元。兩國領導人簽署了20多份協議。

許多分析認為,自從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招致西方制裁後,中俄開始找到越來越多的共同點,以對抗西方式的民主模式,試圖為戰後形成的美國主宰格局尋找替代。

普京在2月的國情咨文講話中表達了對同中國關係的信心,他說俄中關係會促進俄羅斯的安全和繁榮,特別是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同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有利益重合。

十多年來中俄進行了多次聯合軍事演習,2012年中俄在地中海舉行海軍聯合演習。去年,俄羅斯進行了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中國軍隊也參與其中。

《紐約時報》報導,最近俄羅斯還同意向中國出售其最尖端的軍事技術,包括S400地對空導彈和蘇-35戰鬥機。不過反過來,俄羅斯許多先進武器的主要零部件也來自中國。

此外《澳大利亞人》報導說,中國還向俄羅斯供應主要網路和安全設備,讓普京有更多手段控制網路和輿論。上月,俄羅斯同中國電訊公司華為達成協議,在俄羅斯建立5G網路。俄羅斯加入中國的「獨聯網」(splinternet),擺脫依賴美國公司的互聯網。

這家澳洲媒體還報導說,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初期,俄羅斯一度似乎要加入西方陣營,令中國十分擔心 。在對付所謂「顏色革命」方面,俄羅斯成了中國的夥伴,共同對抗西方的人權和民主的普世價值。

俄中潛在分歧:俄羅斯衰落及其危險

《澳大利亞人》評論文章說,中國是中俄關係的主宰,中國的經濟體量是俄羅斯的6倍,而且還在增加,俄羅斯繼續衰退,因此俄羅斯正在演變成中國的附庸。

在經濟方面,俄羅斯正加深對中國這個巨大鄰國的依賴。俄羅斯國家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依賴中國的資金,越來越多的石油出口轉向中國市場。在俄羅斯尋求減少美元霸權影響的時候,人民幣在俄羅斯外匯儲備中的份額越來越大。去年,俄羅斯外匯儲備中美元減半,降到23%;而人民幣的份額增加了3%,達到了14%的份額。

葡萄牙前歐洲事務部部長,哈佛大學博士布魯諾(Bruno Maçães)在美國網路政治雜誌POLITICO撰文分析了俄羅斯和中國聯盟存在的障礙。他認為,中國和俄羅斯的國家資本主義差別很大。普京的俄羅斯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尋租和特權性質不利於經濟發展,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投資進入俄羅斯十分有限。

他還認為,中俄在中亞地區影響重疊也會產生緊張。中亞地區的穩定對於中國的內部安全十分重要,中國希望中亞伊斯蘭極端主義得到遏制。布魯諾說,中國在未通知俄羅斯的情況下派兵在塔吉克斯坦進行演習。

《紐約時報》還說,中俄在東亞,北冰洋也有相互競爭。

布魯諾還說,一個衰落並且感到憤怒的俄羅斯會變得十分危險,因為俄羅斯為了證明自己仍然是個強權,可能會對外冒險,諸如威脅其他國家,加強對中國的戒備,擔心西伯利亞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

儘管對俄羅斯衰落有諸多分析,但俄羅斯仍然是個核大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仍然擁有現代化的軍隊,而且並不懼怕使用武力,比如在敘利亞部署俄羅斯軍隊。

西方如何應對:積極拉攏俄羅斯或等待?

在上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蘇關係開始分裂。之後美國總統尼克森在1972年訪問中國,拉攏中國對付蘇聯,形成了所謂的中美蘇「大三角」戰略格局,令蘇聯疲於應付,後來深陷阿富汗戰爭,開始了解體的前奏。現在,中俄在習近平和普京領導下進一步接近,新的中美俄「大三角」關係呼之欲出。

《澳大利亞人》在分析談到中俄結盟的挑戰時說,歷史上「大三角」關係中受孤立的一方似乎總要付出代價,因為它在軍事和外交上單獨應付一切。

分析說,因為俄中關係存在上述的不平衡和潛在矛盾,西方不必去指責俄羅斯,也不用努力去拉攏俄羅斯,而是應該指出俄羅斯屈從中國的事實,同時耐心等待。

分析認為,遲早俄羅斯在普京後會出現一個像反對派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那樣的領導人,那時候俄羅斯自然會接近西方,白宮的主人那時應該學習尼克森,去莫斯科訪問。

不過《紐約時報》的社論認為,中俄的共同目標可能會增加,會進一步威脅西方利益,西方需要鞏固民主國家聯盟,而不是在這時候美國疏遠自己的盟友。

長期來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挑戰,而非俄羅斯,因為中國有巨大的經濟體量,軍事和科技發展迅猛。此外,中國有不同於西方的專制體制。因此《紐約時報》社論認為,特朗普應該積極拉攏俄羅斯,美國可以同俄羅斯在太空,北極,軍控方面加強合作。

雖然許多評論認為中俄一旦建立結盟關係會徹底改變全球政治的運作方式,但布魯諾博士說,面對俄羅斯的積極努力,中國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謹慎。他說,俄羅斯的戰略專家都在鼓勵中國進一步同俄羅斯結盟,但是中國的智庫專家似乎仍然不確信應該選擇這樣同西方對抗。

另外,中國當局清楚能夠從美國得到什麼,俄羅斯能提供什麼。

不過歐洲就不同。中國重視歐洲的市場和技術。北京不願意把歐洲推開,他們等待歐洲作出決定。布魯諾說,在這個危險的世界裏,歐洲似乎成了決定平衡的主要力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