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小到大不敢違逆父母,後來竟開始失眠、憂鬱、自殘…醫生揭失去自我的「乖小孩」有多慘

2019-07-31 15:25

? 人氣

她活到中年,才知道要做自己。(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她活到中年,才知道要做自己。(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哇!你家小孩超乖、超有禮貌的!」、「你是怎麼教的?孩子怎麼這麼優秀、年年拿第一。」相信不管哪個做父母的,聽到這些話都一定會感到開心萬分。絕大多數的爸媽,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過得好。但你有想過你的好,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小心,過度要求孩子成為你心目中的「乖小孩」、「完美小孩」,恐讓他們因此失去自我,空有一副軀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是要求孩子滿足自己的期望?小心沉重壓力讓孩子失去自我

精神科溫閔凱醫師表示,絕大多數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活出一番成就、過得好,但好的標準、答案,每一個人不一樣。有的爸媽自己是醫生、老師、律師、公務人員,為了讓孩子能夠繼承衣缽、滿足自己的期望,常會從小灌輸孩子,要規矩、聽話、保持優異成績。

但卻常忘了孩子其實也是獨立的個體,也擁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孩子一有不如己意時,不是打罵、大聲喝叱,就是常會說出:「如果你不聽話,那我就不要你了」、「早知道就不要生你」、「你去當別人的小孩好了…」等情緒化字眼。也許家長只是求好心切,不是刻意的、也並非真有這樣的意思。

但這些的話語對於年幼需要家長庇祐的孩童來說,常會因此產生擔憂被拋棄、爸爸討厭的感受。而為了得到父母親的愛和關注,自然也就學看大人眼色,說大人喜歡的話、做大人喜歡的事。或者是,因為害怕沒做好被打、被罵,明明不喜歡,也不敢說、只能忍耐,讓自己持續配合,以滿足父母的虛榮心、成就感。

青少年10大死因第2名是自殺…別讓孩子找不到情緒出口

溫閔凱醫師指出,雖然絕大多數的孩子在成長到一定年齡,約莫是2~3歲、小學一、二年級7~9歲,以及13~18青少年轉大人等3階段,都會慢慢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表現,在感到不滿時逐漸會開始反抗、表達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青春期時表現會更加明顯,因自覺自己長大了,開始渴望自己做決定,自然逐漸會有管不住、叫不動、打罵無效的情形發生。若此時孩子能夠堅持己見、持續抗爭,或許真能讓爸媽改觀,轉而贊同、默許孩子的喜好。

溫閔凱醫師分享,過去門診就曾收治一名年近50歲的婦人,因飽受失眠、憂鬱苦惱而就醫,在幾次的諮詢下發現,該名婦人曾有多次自殘的經驗。(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溫閔凱醫師分享,過去門診就曾收治一名年近50歲的婦人,因飽受失眠、憂鬱苦惱而就醫,在幾次的諮詢下發現,該名婦人曾有多次自殘的經驗。(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但對於某些個性本就敏感、或太過在乎家長感受的孩童來說,上述反抗父母、家長的行為卻是一大難事,在長期壓抑自己的想法下,也容易因此失去主見、自己的聲音,永遠為滿足大人而活,不曉得怎麼為了自己而活。

有些極端的孩子在找不到情緒出口下,甚至可能因此自殘,走向自殺一途。事實上,根據精神科醫學會統計,在青少年10大死因中,第一名為意外,第二名就是自殺;且有高達20%的孩子曾有自殘的經驗,但回報的就醫率卻小於10%,數字十分驚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