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台灣的年輕人哪裡去了?

2019-07-31 05:50

? 人氣

作者在徒步環島的過程中,幾乎不見年輕人。(示意圖,Getty Images)
作者在徒步環島的過程中,幾乎不見年輕人。(示意圖,Getty Images)

細說從頭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趟旅途中,沿路遇到非常多的重機騎士(不過有趣的是,重機族幾乎清一色都是中年男子,大概是重機的費用門檻高,非一般年輕人負擔得起吧),偶而也碰到一兩位年輕的單車騎士,以及更多的老年遊客團巴士。但是,說來奇怪,我完全沒有遇見任何一位與我相同的步行者。

五年前我曾騎著一輛野狼摩托車環島、四年前搭便車徒步環島,那時沿路總是能遇見幾位同樣在環島的年輕朋友,有時在路上休息時偶遇閒聊幾句、彼此加油打氣;有時在青年民宿裡與一群年輕朋友暢談國際局勢和台灣未來。那股年輕生命的意志展現、挑戰自我的極限、關懷他人的溫潤,在在都讓這個已經逐漸步入老年的我激賞不已。可是,今年暑假的這趟徒步之行,怎麼沒有再遇到這股年輕的生命力了,難道台灣的年輕人不再冒險了嗎?

或許有人會嘲笑我說:「教授啊,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你一樣,每天閒閒沒事就想著如何體驗人生、假裝自己還能過著文青的生活啊!?」這話說的有道理,我這把年紀了還在裝什麼文青啊!那麼,我們就先來談談「什麼是文青?」

文青(Hipster)是「文藝青年」或「文學青年」的簡稱,意思大概就是指喜愛文學藝術的年輕人。不過,文青在西方年輕人文化中,卻是有其特殊的意涵。早在1940年代的歐洲,在二次大戰的慘淡社會氛圍下,有一群熱愛爵士樂的年輕人,刻意擺脫戰火的陰霾,用自願型的貧窮和性自主來自嘲輕鬆放蕩的生活態度;到了1960年代,戰後的嬰兒潮已經成長為青年,開啟了席捲歐美的嬉皮運動、黑人民權運動、性別平權、多元文化運動,他們透過質疑與批判,不斷挑戰傳統的價值觀。從這個角度而言,文青一詞恐怕已經不能只用「喜愛文藝的青年」的字面解釋了,文青必須是透過自身的實踐力行,展現對社會和體制的批判精神,並且基於人權關心世界局勢的發展與變化的年輕人。

不過,文青在台灣的發展卻似乎不是這樣。在台灣,一般人對文青的觀感,主要是那些拒絕隨波逐流、強調自己與眾不同、具有品味鑑賞能力的青年。於是,他們就偶爾畫畫、拍照、寫文章、或經營一個具特別形象的社群平台,常常聊一些冷僻深奧的哲學或社會議題,不論是否真懂得這些議題,但感覺就很有深度、與眾不同。近日裡有一則新聞,說的便是有一位女文青拿了一本俄文書拍照,但看似氣質滿滿的照片,卻被識得俄文的網友看破,譏諷她說:這本《挖土機維修指南》的俄文書,你真的看得懂?!

文青的本質應該是內化於自身的批判精神與人權關懷,如此而展現於外的,便是與眾不同的生命特質與開闊視野,它必然是品味卓越的生命實踐者。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外在形象,這份品味便極可能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誘導、媒體或網路的助長下,成為一堆品牌符號的消費行為。請看網路流傳所謂的「文青指南」,內容從LOMO底片機、LP黑膠唱盤、iPhone手機到真皮背包、麻布衣褲,所有的文青形象,不都是由這些閃亮的品牌符號所堆砌而成的消費模式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