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觀點:私煙風暴恐將促成第三勢力參選

2019-07-31 06:40

? 人氣

郭台銘+柯文哲會成為2020的第三選擇嗎?(盧逸峰攝)

郭台銘+柯文哲會成為2020的第三選擇嗎?(盧逸峰攝)

《美麗島電子報》在7月24-25日進行國政民調,時間剛好在7月22日私煙弊案之後,蔡英文總統民調是否因此受到影響,備受各界關注。 

結果發現,對比6月民調,儘管有私煙風暴衝擊,但蔡信任度仍有40.8%,只微幅下降1.7%,執政滿意度甚至還上升到38.7%(+0.7%)。較合理的解釋,是蔡這次出訪美國本來可以得分,卻因為私煙風暴遭到抵消,因此呈現個人信任度小降、執政滿意度小漲的微幅波動。 

但總統大選對比民調,卻發現英韓兩人對決,和英韓柯三人對決,7月和6月民調產生明顯差異,可能提高第三勢力的參選態勢。英韓兩人對比民調,蔡持續以46.4%(+1.1%)領先韓37.2%(+1.3%),差距仍高達9%,反觀英韓柯三人對比民調,蔡下滑到33.2%(-2.5%),韓上升到29.9%(+1.4%),柯則大漲到25.3%(+6.5%)。 

較合理的解釋,是私煙弊案由時代力量揭發,並非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加上國民黨在後續追打弊案也少有角色,因此得分很少。其次是私煙風暴對藍綠基本盤影響不大,主要衝擊到中間選民和年輕選民,但這兩群人剛好是韓的最弱死角,即使不滿私煙弊案,由於只有兩人對決,最後仍基於整體考量,繼續挺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0725-SMG0034-E01-蔡英文(盧逸峰攝)+柯文哲(郭晉瑋)+韓國瑜(林瑞慶)
蔡英文(盧逸峰攝)+柯文哲(郭晉瑋)+韓國瑜三足鼎立,韓國討不到便宜。(林瑞慶)



相形之下,如果選局改為英韓柯三人對決,增加第三勢力選項,民調消長就變得很明顯。時代力量代表兩大黨之外的第三黨,和柯所代表的白色力量遙相呼應,加上這些不滿私煙弊案的中間選民和年輕選民,本來就是柯的最強項,因此在英韓柯三人對決時,就出現「柯大漲(+6.5)、英中跌(-2.5)、韓小漲(+1.4)」的民調消長。 

順著同一邏輯,美麗島還進一步把郭台銘變數加入,將第三組人選從柯參選改為柯郭聯手,分別有「柯總統+郭閣揆」、「郭總統+柯閣揆」兩種參選組合。結果發現,當選局變成英韓+柯郭配三組對決時,英重跌到30%(-4%),韓只小漲到28.4%(+0.2%),柯郭配則大漲到28.2%(+7.7%),不但和韓幾乎並駕齊驅,而且三組候選人民調也非常接近,近乎三足鼎立態勢。 

另一選局,則是英韓+郭柯配三組對決,英也重跌到31.1%(-4.4%),韓則上漲到28.4%(+2.4%),郭柯配則大漲到26%(+4.6%)。郭柯配漲幅不如柯郭配,可能是因為部分中間選民和年輕選民,對郭曾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仍然記憶猶新,認為郭柯配的第三黨色彩不夠鮮明,基於厭惡兩大黨情緒,難以順利轉移。 

由此看出台灣兩黨政治的困境:面對三人對決時,兩大黨總統候選人的加總民調,始終無法突破65%,第三勢力參選並非毫無勝算。不管是柯參選,或是柯郭配,或是郭柯配,都有可能創造三足鼎立的選局。由於三人差距不大,隨時可能因為短期利空事件、候選人犯錯、競選團隊混亂,導致三人民調消長,最後誰將勝出,目前仍然很難論斷。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第三勢力在2020年總統大選,擁有如此寬闊的參選空間?主因是英韓兩人至今仍然無法克服中間選民和年輕選民對兩大黨的兩種負面情緒:一是從去年1124地方選舉延燒至今的「討厭民進黨」情緒,另一則是伴隨著中國日益進逼台灣、香港反送中運動、韓粉排他性越來越強,所衍生出來的「討厭親中」和「討厭韓粉」情緒。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不同候選人組合的交叉分析:在蔡韓的競選組合中傾向投票給韓國瑜的高雄市民,在郭台銘、蔡英文的總統組合中,有51.5%民眾願意把票改投給郭台銘。(圖取自美麗島電子報民調網站)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不同候選人組合的交叉分析:在蔡韓的競選組合中傾向投票給韓國瑜的高雄市民,在郭台銘、蔡英文的總統組合中,有51.5%民眾願意把票改投給郭台銘。(圖取自美麗島電子報民調網站)



耐人尋味的是,作為第三勢力代表,不管是柯文哲或郭台銘,都有機會成為選民避開兩種負面情緒的折衷選擇。舉例來說,「討厭民進黨」的選民,本來會投給韓國瑜,但如果因為「討厭親中」,不想讓國民黨得逞,或者因為「討厭韓粉」,不想讓韓粉因為韓當選變得更囂張,就有可能轉向折衷選擇柯或郭。 

反之,「討厭親中」或「討厭韓粉」的選民,本來會投給蔡英文,但如果還留有「討厭民進黨」的負面情緒,也可能不想讓民進黨得逞,轉向折衷選擇柯或郭。 

此外,柯或郭的兩岸中間路線(不談九二共識,但主張兩岸一家親),也可能成為兩大黨之外的折衷選擇。隨著9月之後立法院即將針對「中共代理人」展開修法,以及兩岸或香港可能面對惡化情勢,統獨矛盾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激化,一旦選民擔憂兩岸開戰、卻不想過度親中,或者選民擔憂台灣太親中、卻不想走向台獨,都有可能轉向折衷選擇柯或郭。 

不過,相對於英韓各自擁有穩固組織的基本盤,柯或郭作為第三勢力代表,不管是基於選民迴避兩種負面情緒的折衷選項,或是基於選民對統獨趨吉避凶的折衷選項,都缺乏穩固的選民組織。更嚴重的是,柯即使擔任台北市長四年,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競選決策體系,郭在國民黨初選的團隊混亂,更是有目共睹。一旦選戰開打,不管是柯或郭團隊,或是柯郭合作團隊,出錯機率明顯高於英韓兩大陣營,更有可能受困於競選過程,因為危機處理失當而喪失勝選機會。 

*作者為立法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