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8月9日──美國邪教「曼森家族」犯下莎朗蒂命案

2019-08-09 07:00

? 人氣

好萊塢導演昆汀塔倫提諾近日新作《從前,有個好萊塢》,描寫1969年代的好萊塢風華,片中的亮眼女星莎朗蒂(瑪格羅比飾),在現實生活中其實遭遇殺身之禍,時間就在50年前的今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69年8月9日,懷著8個月身孕的好萊塢新星莎朗蒂(Sharon Tate),與4名友人在洛杉磯的住所慘遭殺害,5人皆身受多處刀傷,失血過多而死。莎朗蒂的丈夫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不久前才拍攝《失嬰記》(Rosemary's Baby)而聲名大噪,莎朗蒂。這起命案也震驚好萊塢與美國社會。

犯下這起驚人命案的,是美國犯罪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集團「曼森家族」(Manson Family),這個多達80餘人的邪教組織,在其領袖曼森(Charles Manson)的唆使下又另外犯下幾起命案,至少連續殺死9人後才落網。

遭「曼森家族」殺害的莎朗泰特,不僅是導演波蘭斯基妻子,當時也是好萊塢最有前途新人之一。(圖/維基百科)
遭「曼森家族」殺害的莎朗泰特,不僅是導演波蘭斯基妻子,當時也是好萊塢最有前途新人之一。(圖/維基百科)

「世界上最危險的男人」

這起轟動全美的曼森家族案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從未親自動手、卻能教唆其追隨者痛下殺手的曼森。曼森的童年際遇悲慘,出身妓女戶的他幼年飽受忽視,據傳他媽媽還曾將兒子賣掉,僅為了交換一瓶伏特加烈酒。

曼森從12歲起就頻繁出入監獄,也曾遭到教養機構人員性侵、虐待。直到32歲那年正式出獄時,甚至還要求留下,「我幾乎一直住在監獄裡。」

1969年35歲的曼森,教唆其信徒「曼森家族」連續奪走9人性命。(圖/維基百科)
1969年35歲的曼森,教唆其信徒「曼森家族」連續奪走9人性命。(圖/維基百科)

負責此案的檢察官後來回憶,犯案時年僅35歲的曼森目不識丁、一頭亂髮,看來毫不起眼,但口才卻相當好,而且智商高達121。曼森在監獄中接觸了山達基教(Scientology)及1960年代流行的嬉皮文化等,建構出一套世界觀。

曼森向眾人宣稱自己為救世主耶穌,吸引許多人追隨,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中產階級白人女性,他也利用毒品和酒精控制信徒,眾人集體住在一間「史潘農場」,過著頹廢縱慾的日子。

幾名曼森家族成員出庭受審,最年輕者(最右)年僅19歲。(圖/美聯社)
幾名曼森家族成員出庭受審,最年輕者(最右)年僅19歲。(圖/美聯社)

曼森認為,美國很快就會面臨黑人與白人之間的大規模種族戰爭,只有身為他的信徒才能倖存。1968年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被刺殺之後,方興未艾的黑人民權運動漸趨暴力,美國社會確實陷入不安氛圍。

曼森信徒供述,當時曼森聲稱要藉由殺人挑起種族戰爭,死心塌地的信眾就在曼森帶領下,「執行」了眾多命案。

邪教首領的音樂夢

表面上,曼森只是個渴望受關注的反社會份子,但他也曾希望在音樂領域中發光發熱,而且也真的有些才華。

出獄不久的曼森,曾遇見美國知名樂團「海灘男孩」(The Beach Boys)的鼓手丹尼斯威爾森(Dennis Wilson)和其他音樂製作人。丹尼斯頗為欣賞曼森,其作品〈Never Learn Not to Love〉的詞曲就是改自曼森作詞作曲的〈Cease to Exist〉。但當這首歌出版時,卻絲毫沒有提及曼森的功勞,曼森也因此威脅要殺死丹尼斯,對幾位不願與他合作的製作人,曼森也埋下了殺機。


上為海灘男孩〈Never Learn Not to Love〉,下為曼森原版〈Cease to Exist〉

其中一位製作人阿爾托貝利(Rudi Altobelli),後來將自己的別墅租給了名導波蘭斯基和其新婚妻子莎朗泰特,這名女星和孩子才會枉死於曼森家族刀下。

其他曼森命案中,受害者也都直接或間接與樂壇人士有關聯。換言之,曼森號召信徒殺害的對象,都是那些不願在音樂事業上幫助他的人。

異色音樂 音樂影視多有改作

曼森的吸引力遠超乎常人想像,在他入獄後仍不斷召喚人們。採訪過曼森的記者或導演一致認為,曼森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幽默感,讓人很容易信服,這股懾人力量也隨著他的音樂穿透囹圄,在文化產業裡開出異色的花。

曼森曾在昔日獄友幫助下出版過一張專輯《Lie: The Love and Terror Cult》,樂手鼓手都由信徒擔任,歌詞則彷彿「負能量」大全,透露對人生的挫敗和沮喪及暴力、死亡等陰影。在曼森家族案爆發後,他的故事和歌曲也成為文化產業的熱門題材。

例如,搖滾天團「槍與玫瑰」(Guns n’ Roses)的〈Look At Your Game Girl〉、「羅伯殭屍」(Rob Zombies)的〈Cease to Exist〉等都是翻唱自曼森的歌曲。

但最知名的音樂,應該是融合工業與哥德金屬搖滾的「瑪麗蓮曼森」(Marylin Manson),該團同名主唱不僅翻唱過曼森的歌曲,連藝名姓氏都直接取做曼森。瑪麗蓮曼森表示,他的藝名結合巨星瑪麗蓮夢露(Marylin Monroe)與殺人狂曼森,是因為「他們身上都有黑暗面,但也都有美好的一面」。


上為瑪莉蓮曼森版本的〈Sick City〉,下為曼森原版

音樂之外,影劇產業也常常借用這起駭人案件,2004年美國電影《迴轉遊戲》(Helter Skelter)、2014年德國音樂劇《曼森:夏日之仇》(Charles  Manson: Summer of Hate),以及2016年美國影集《罪惡的靈魂》(Aquarius)都是描述曼森案。

2019年的《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也藉由這起悲劇背景,帶領觀眾重回好萊塢最光輝的60年代。

2014年81歲的曼森攝於獄中。(圖/維基百科)
2014年81歲的曼森攝於獄中,額上刻了納粹的SS標記。(圖/維基百科)

「曼森家族」成員仍潛伏社會 

「曼森家族」當年含曼森在內僅有5人被定罪,還有不少未參與殺人的信眾潛伏在人群中。他的事蹟也不斷吸引仰慕者追隨,2014年,時年80歲的曼森甚至傳出在獄中與26歲年輕女粉絲結為連理,直到2017年11月19日,高齡83歲的曼森才因病死於獄中。

加上近年大規模槍擊案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不禁讓人擔憂,以殺戮為名的信仰究竟為何吸引人?

圖為當時最年輕的曼森信徒范胡登( Leslie Van Houten),2016年4月申請假釋被拒。(圖/美聯社)
圖為當時最年輕的曼森信徒范胡登( Leslie Van Houten),她於2016年4月申請假釋被拒。(圖/美聯社)

曼森的行為難以化約為單一原因,他的悲慘童年、對成名的渴望,躁動的社會氛圍和流行次文化等,都促成了這位美國媒體稱為「世上最恐怖的男人」誕生。

然而比起60年代的美國,當前世界的貧富不均、族群衝突和極端主義毫無改善,反而更甚以往。蟄伏在世上各個角落的「曼森信徒」,隨時都在等著血洗社會、引爆戰爭。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