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台灣的莎士比亞群組

2016-08-11 06:50

? 人氣

《名叫李爾》,2012年達達劇團劇場改編莎劇《李爾王》,融合東西方文化差異,保留原著的故事內容,著重於父女、手足的關係及最後李爾面對自身愚行的心理過程。(取自台灣莎士比亞資料庫)

《名叫李爾》,2012年達達劇團劇場改編莎劇《李爾王》,融合東西方文化差異,保留原著的故事內容,著重於父女、手足的關係及最後李爾面對自身愚行的心理過程。(取自台灣莎士比亞資料庫)

台灣的劇團經常改編國外經典作品演出,其中自然少不了莎士比亞劇作。台味的莎劇水準參差不齊,賞心悅目,發人深省者有之,淺薄貧乏,為跨界而跨界、為改編而改編的情形也極為普遍。綜合演出結果,可用驚喜交集來形容。「喜」的是「台味莎」反映本國文化的多元性,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莎翁與莎劇,「驚」的是小小台灣有這麼多藝高人膽大、自說自話的劇場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莎劇主要取材於歷史、民間傳說、小說及老戲,故事背景涉及中世紀的政治歷史、社會生活與自然景觀,他所流傳下來的37部劇作,大致有悲劇、喜劇、傳奇、歷史劇等類型,時空跨度很大,劇本結構與語言風格富於詩意和想像,也貼近庶民生活,宣揚人道主義思想。莎劇的流行不侷限其在世期間(1564-1616),52歲過世後,他的作品雖曾一度沒落,但很快就發光發熱,此後便盛行不衰、歷久彌新。

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的作品主要取材於歷史、民間傳說、小說及老戲,他所流傳下來的37部劇作,大致有悲劇、喜劇、傳奇、歷史劇等類型。(取自維基百科)

莎翁對於世界各國的文學、戲劇帶來極大影響,以東亞國家來說,莎翁幾乎就是世界戲劇的代言人,對莎劇的關注以日本文學大家坪內逍遙為第一人。坪內本身是文學創作者,也是日本現代戲劇啟蒙者,他在1909年與英國文學專家島村抱月創辦文藝協會,並附設演劇研究所,培養了不少人材,如第一期的松井須磨子,第二期的澤田正二郎。坪內從1915年起全力展開莎劇的日文翻譯,1929年才完成40卷莎士比亞全集,由中央公論社印行(1933-1935)。

坪內逍遙
坪內逍遙是文學創作者,也是日本現代戲劇啟蒙者,致力於研究莎劇,自1915年展開莎劇的日文翻譯,直到1929年才完成40卷莎士比亞全集。(取自維基百科)

莎劇的中譯本是從朱生豪、梁實秋開始。朱氏1935年接受上海世界書局(1916年創立)委託,進行莎劇翻譯工作,原本預計兩年內完成,1937年八月日軍進攻上海,朱氏輾轉逃難,仍翻譯不輟,陸續譯出多本莎劇,可惜1944年末因病逝世。1947年世界書局以《莎士比亞戲劇集》為名,出版朱生豪翻譯的莎翁喜劇、悲劇、傳奇劇,也成為台北世界書局發行的戲劇文學名著,1957年再由虞爾昌接手翻譯歷史劇十冊,世界書局的《莎士比亞全集》也宣告完成。梁實秋則於1930年開始翻譯莎劇,費時30多年,直至1967年才由台北遠東圖書公司正式出版。

梁實秋(左)
梁實秋(左)在1930年開始翻譯莎劇,費時30多年,直至1967年才完成。(取自維基百科)

台灣文化人對於莎翁作品的瞭解,戰前多來自日本的二手傳播,談戲劇言必稱莎士比亞,也有一些人讀了坪內的譯本;戰後初期的台灣莎翁,多了中國的元素;近四十年則不乏直接到英、美取經者。現代莎劇研究者多出身英語系或外文系(特別是台大),反映在教學課程的包括莎劇閱讀、翻譯、演出與學術研究。

嚴格講起來,「台味莎」始於上世紀六〇年代後期「華岡藝展」的莎劇系列,當年中國文化大學(時稱中國文化學院)常在台北市南海路藝術教育館演出莎劇,由戲劇系教授(後接主任)王生善導演《李爾王》、《凱薩大帝》、《奧塞羅》、《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馬克白》、《埃及豔后》、《皆大歡喜》等名劇,演員都為大學部學生。我看過幾次,可能因為製作條件不足,服裝與道具因陋就簡,學生演員顯得稍嫌稚嫩。不過,勇氣十足,也為「台味莎」當了開路先鋒。

1976 華岡藝展 莎劇《皆大歡喜》
1976年,華岡藝展展出作品莎劇《皆大歡喜》,由當時戲劇系教授王生善導演,演員都為大學部學生,是「台味莎」的開路先鋒之一。(取自台灣莎士比亞資料庫)

讓我印象深刻的莎劇演出是北藝大戲劇系在1992年學期公演的《亨利四世》,故事背景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次子及第四子後裔的約克皇族,以及第三子後裔的蘭開斯特皇族,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30年間(約1455~1485)爭戰不斷,過程錯綜複雜。莎翁在《亨利六世》劇中以兩個皇族的家徽,作為戰爭的標記,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讓三十年戰爭因而被稱為玫瑰戰爭或薔薇戰爭(Wars of Roses)。

200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畢業製作《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描繪英王愛德華三世次子及第四子後裔的約克皇族,以及第三子後裔的蘭開斯特皇族,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30年間爭戰不斷(擷取自「2009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畢業製作《亨利四世》片段剪輯」影片)

除了歐洲史、英國史專家、莎劇研究者,一般人從《亨利四世》上推《理查二世》、《理查三世》,再到《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大多霧煞煞,真能釐清其中歷史脈絡、人物關係的人應該不會太多。當年戲劇系為了演出《亨利四世》,還特別開設莎劇相關課程,先在實驗劇場作課堂呈現,再至戲劇廳正式演出,頗獲好評。我觀看此劇,贊許之餘,心中仍不時浮出,這些年輕演員真的了解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所指涉的歷史背景嗎?

莎翁作品是人類普世的資產,但畢竟是英國人,他的成就也屬大英帝國的榮光。絕大多數國家不可能像英國這樣擁有眾多的莎翁資產與演出環境,更沒有莎劇專業劇團,經年累月依據原著所描述的時空背景、人物角色做公演。「台味莎」近年前仆後繼,演出不斷,多強調改編、跨界,而以舞台劇、京劇、歌仔戲、豫劇、布袋戲的時空、形式與表演特色展演莎劇。

1990當代劇場《王子復仇記》
「台味莎」,1990當代劇場《王子復仇記》,融合東西方劇場藝術,以說書、幫唱、舞蹈來呈現。(取自台灣莎士比亞資料庫)

莎劇改編與重現,是一種新的創造,莎翁戲劇生命因而延續,也豐富在地劇場的創作元素。如以服裝設計作比喻,設計師設計經典劇作人物的造型與服裝,必抓住原著的時空背景與腳色的身形與特質,在服裝的剪裁、線條、色彩等層面,加上設計概念,創作出突破性的戲劇服裝。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把莎翁變成日本人,《馬克白》改編成黑白片的《蜘蛛巢城》(三船敏郎主演),《李爾王》則改編成彩色片的《亂》(仲代達矢主演),都有強烈的電影美學風格。30年前當代傳奇劇場首度以京劇形式演出《慾望城國》,把《馬克白》時空背景轉換至中國古代,台灣劇場觀眾非常驚豔。

黑澤明電影《蜘蛛巢城》
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把莎翁變成日本人,《馬克白》改編成黑白片的《蜘蛛巢城》(擷取自電影《蜘蛛巢城》)

2012年2月英國導演狄克蘭.唐納倫(Declan Donnellan)繼2008年來台灣演出《第十二夜》之後,再度與俄國契訶夫國際戲劇節(Chekhov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加上法國國立傑默劇院(Les Gemeaux Scène Nationale)合作,率俄羅斯影視一線紅星來到台灣,在國家戲劇院演出跨國合作的莎劇《暴風雨》。唐納倫完全沒有改動莎翁劇作的人物、情節結構與脈絡,只是讓講俄文的戲劇人物穿上白上衣,米色長褲,「應劇情(或觀眾)要求」加上男女主角露點的畫面,戲劇將結束前,卡力班等人戴上墨鏡,拿著手機說話:「喂,我在劇院,不能講電話」,這句突如其來的台詞引起滿場觀眾爆笑。

英國導演狄克蘭.唐納倫率俄羅斯影視一線紅星來到台灣,在國家戲劇院演出跨國合作的莎劇《暴風雨》
英國導演狄克蘭.唐納倫率俄羅斯影視一線紅星來到台灣,在國家戲劇院演出跨國合作的莎劇《暴風雨》。(取自2012台灣國際藝術節)

劇場人有自己的創作目標,有話想說,確實是好事。不過,如果準備不周,創作能量不足,與其打著莎士比亞旗號,作大幅度的改編,想怎麼演,就怎麼演,藉他人之酒杯,澆胸中之塊壘,倒不如多從創作劇本著手,講你想講的話,做你想做的事。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