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滿人能以少數民族的身分,統治中原近300年?原來是靠著「這樣」秘密武器

2019-08-16 17:25

? 人氣

為什麼滿族是少數民族,卻可以統治漢人社會快300年?原來是因為這個秘密武器……(圖/截自網路)

為什麼滿族是少數民族,卻可以統治漢人社會快300年?原來是因為這個秘密武器……(圖/截自網路)

中國歷史上曾經歷過無數次改朝換代,其中由非漢族統治的時期並不多,最著名的有金朝、元朝和清朝。然而,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並統治的帝國,為何清朝卻遠遠比金和元長久?甚至這兩個朝代相加的時間都不及有近300年歷史的清朝,清朝有什麼特別的,讓他們能夠佔據中原如此長的時間?今天就來談談個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什麼滿人可以以少數民族的身分,統治中原那麼久?

首先,滿人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漢化,不但保留許多前朝的制度、學習了漢人的禮儀知識,康熙更是崇尚儒學、運用漢學的傳統意識治理國家,並極力標榜「滿漢一體」。儘管如此積極漢化,滿人依然在制度中保留了許多「滿族精華」,像是在《延禧攻略》的第一集,乾隆就有提到禁止漢軍旗、滿八旗女性纏足,畢竟滿人是草原民族,若是裹著小腳便失去了馳騁草原的能力。

但滿族能夠維持如此長久的統治的秘密武器,最被廣為討論的,就是被視為「國家根本所繫」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貫穿整個清朝,包含入關前的戰鬥功勳和入關後建立起的穩定制度,甚至連清朝的衰敗也和八旗制度的衰落息息相關。

成也八旗,敗也八旗

八旗制度是從滿族的前身──女真族中的「牛彔額真」轉變而來,原本的制度是為了狩獵而設立的十人之總領,後來由努爾哈赤改編,在已有的黃白紅藍四旗基礎上,再增設四旗,以原四色旗分別鑲邊。原有的四旗稱之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而稱新設四旗為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從而形成了八旗制度。

八旗將士遵循著「出則為兵,入則為民」的規則,自給自足,不收百姓的血汗錢,在滿清入關前,這樣的制度讓作戰的士兵有較強的自立能力。而入關後,這樣軍民不分的制度已經不需要了,便制定了旗餉制度,按照官位等級發放分例,這種不用自己種田的生活方式,間接刺激了八旗士兵的工作積極性

清朝為了融和民族、降低紛爭,在原先的滿八旗之外,也建立了蒙、漢軍旗,待遇比一般官民好多了。八旗在政治上也擁有獨立的官僚系統,旗人在教育、科考、任職方面都享有特權。

然而,隨著八旗子弟越來越多,而多數的「旗二代」又因安逸的生活漸漸疏於鍛鍊、連騎馬都不會,更不用說打仗了,清朝政府也因大筆兵餉的支出而淘空國庫。於是湘軍、淮軍等地方軍隊崛起,加上西方列強的侵入,清朝很快地陷入了內憂外患的情況。

現代人對八旗制度的印象,幾乎都來自宮廷劇

相信大部分人對於八旗的印象都是來自宮廷劇,而宮廷劇中若提到八旗制度,重點都是要凸顯身分地位,自然不會解釋前面所提的內容,那八旗又是如何排序的呢?首先鑲黃、正黃、正白是上三旗,權力地位也十分地高,由於旗主(類似戶長)是皇帝,所以上三旗的家族才可以送人入宮,當然,皇帝本人也都是上三旗的,皇后不一定要是上三旗出身,但登上皇后之位通常會被抬旗至上三旗。像是《延禧攻略》的主角魏瓔珞就是漢軍旗正黃旗家族的奴隸才得以進宮當婢女,她死後追贈皇后也被抬為滿州鑲黃旗。

下五旗則是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其身分地位就和上三旗差了一大截,下五旗的家族不論多麼努力,最高也只能進入親王府,除非是皇帝選秀女,否則不能進宮服侍。像是《延禧攻略》裡的嫻妃,她是出自於鑲藍旗的揮發那拉氏,雖然她也當到皇后,但因為她後來有詛咒皇室之嫌,故並未得到抬旗。

八旗制度是建立大清帝國的重要軍事支柱,曾作出重要的貢獻,更穩定了入關後的局面,對滿族長期在漢人社會的統治起了不可抹滅的作用。然而,這樣的制度也在過度安逸中衰落,跟著大清帝國一同走向滅亡。

不過,現在人們對於這個制度的印象,都是來自宮廷劇裡,被劇本用來象徵劇中角色輝煌的地位,在宮廷題材已經被禁止的現代中國,或許八旗制度未來會被後人逐漸在歷史洪流之中遺忘。

責任編輯/林安儒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佳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