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從來不是東突厥斯坦」!中國國務院白皮書為「新疆歷史問題」定調

2019-07-21 13:03

? 人氣

五、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各民族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秦漢雄風、盛唐氣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輝煌。多民族多文化是中國的一大特色,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古以來,由於地理差異和區域發展不平衡,中華文化呈現豐富的多元狀態,存在南北、東西差異。春秋戰國時期,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已大體形成。秦漢以後,歷經各代,在中國遼闊的疆土上,通過遷徙、聚合、戰爭、和親、互市等,各民族文化不斷進行交流交融,最終形成氣象恢宏的中華文化。

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區就是中華文明向西開放的門戶,是東西方文明交流傳播的重地,這裡多元文化薈萃、多種文化並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長期交流交融,既推動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發展,也促進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發展。新疆各民族文化從一開始就打上了中華文化的印記。中華文化始終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託、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

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始於先秦時期。到漢代,漢語已成為西域官府文書中的通用語之一,琵琶、羌笛等樂器由西域或通過西域傳入中原,中原農業生產技術、禮儀制度、漢語書籍、音樂舞蹈等在西域廣泛傳播。高昌回鶻使用唐代曆書,一直延續到10世紀下半期。唐代詩人岑參的詩句「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是當時新疆地區民漢語言並用、文化繁榮景象的寫照。宋代,天山南麓的佛教藝術依然興盛,至今仍留有大量遺蹟。西遼時期,契丹人征服喀喇汗王朝,控制新疆地區和中亞,典章禮制多沿襲中原舊制。元代,大批畏兀兒等少數民族移居內地生活,學習使用漢語,有的參加科舉考試並被錄用為各級官員,湧現了一批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史學家、農學家、翻譯家等,有力推動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發展。明清時期,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同域外文化既吸收又沖突的過程中徘徊發展。近現代以來,在辛亥革命、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影響下,新疆各民族文化向現代轉型,各民族的國家認同和中華文化認同達到新的高度。新中國成立後,新疆各民族文化進入史無前例的大繁榮大發展時期。歷史證明,新疆地區凡是多語並用、交流頻繁的時期,也是各民族文化勃興、社會進步的時期。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繁榮發展新疆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歷史經驗。

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終紮根中華文明沃土,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伊斯蘭文化傳入新疆之前,包括維吾爾族文化在內的新疆各民族文化已在中華文明沃土中枝繁葉茂。源自7世紀的阿拉伯文明體系的伊斯蘭文化,直到9世紀末10世紀初,隨著伊斯蘭教傳入西域才對新疆各民族文化發生影響。宗教對文化的影響,既有自願接受的途徑,也有通過文化衝突甚至宗教戰爭的強制方式。在新疆,伊斯蘭教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後一種方式進入,這導致佛教流行時期創造的新疆各民族文化藝術遭到嚴重破壞。伊斯蘭文化傳入新疆,新疆各民族文化既有抵制,更有選擇性吸收和中國化改造,既沒有改變屬於中華文明的特質和走向,也沒有改變屬於中華文化一部分的客觀事實。產生於9世紀至10世紀的英雄史詩《瑪納斯》,經過柯爾克孜歌手世代傳唱與加工,成為享譽中外的文學巨著。15世紀前後,蒙古族衛拉特英雄史詩《江格爾》在新疆地區逐漸形成,與《瑪納斯》《格薩爾王傳》一起被譽為中國少數民族3部最著名的史詩。維吾爾族文學佳作紛呈,代表作《福樂智慧》《真理的入門》《突厥語大詞典》《十二木卡姆》等,都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珍品,新疆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作出了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