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玄觀點:被輕忽的老人受虐問題—高齡社會安全網迫在眉睫

2019-07-17 07:10

? 人氣

以上數據已出現高齡社會的警訊,建構高齡社會安全網,刻不容緩。以下幾點,刻不容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運用大數據分析高齡受暴案件的類型及原因,擬定預防對策,並建議應與近4萬5千的獨居老人比對,找出老人受暴的困境及投入相對應的資源,建置老人保護資源地圖。同時要提醒的是,高齡受暴者女性居多,必須注意高齡受暴的性別問題。

二、強化老人不適當對待類型的判別及通報:現行涉及到老人保護的法律是老人福利法、家庭暴力防治法。隨著高齡案件的爬升,應該建立更明確類型通報系統,並強化老人保護人力,以因應多元複雜老人受暴類型。

三、老人經濟安全及自我保護:經濟虐待也是老人受暴原因之一。政府及民間可以加強老人經濟安全觀念的建立,例如預立遺囑、財產信託、意定監護等。

四、照顧者能力及資源的充實:遺棄和照顧疏忽案件的增加,是從家暴延伸出來的照顧議題。顯然長照資源尚未能普及到家戶內,尤其對不容易取得資源的社會弱勢,更是困難。應加強對失智失能照護的認識,資源的使用及社會支持,才能減少受暴悲劇發生。

五、消除社會對老人的負面刻板印象:老人受暴不太引起關注的部分原因,來自社會或老人本身,認為自己是「負擔」的負面觀念。就此,應強化社會及家庭教育,肯定「老有所用」的價值及尊嚴。尤其活躍高齡者的在地就業及社會參與,推廣時間銀行制度,鼓勵退休者投入志工行列。

電影《老大人》描繪孤獨老人的樣貌,正是臺灣高齡社會的樣貌之一。英國在2018年設孤獨事務大臣,即已正視孤獨問題為自己和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避免年老孤獨與社會絕緣的悲傷,建議可以強化社區關懷據點的活力,讓更多年青人投入規劃設計,亦可發展外展服務(銀光多媽媽),化被動為主動。

誠如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強調:「最終,社會對老化與老年人所採取的集體作為,將決定我們與子孫未來如何度過晚年生活。」我們每一個人在數年、數十年後都將成為老人,高齡社會安全網,亟待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

*作者為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