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為高薪族減稅的腦殘政策,讓總統心中再痛一次?

2016-08-06 08:08

? 人氣

產業需要人才,為吸引國外優秀人才,政府有意祭出優惠稅率。(資料照片,王德為攝))

產業需要人才,為吸引國外優秀人才,政府有意祭出優惠稅率。(資料照片,王德為攝))

財政部簡直是胡鬧!為了吸引高階人才來台,新政府提出一個腦殘的減稅方案,最後結果可能是吸引國外人才效果有限,但國內優質人才全跑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吸引國外優質人才來台灣工作,財政部打算提出「留才、攬才」計畫,方式就是幫高薪族減稅,薪資所得和其他所得分開計稅,薪資所得採優惠稅率,稅率大概是25%~30%。相較現行淨所得千萬元以上的45%稅率,降低超過4成多,確實是夠優惠。

不過,這種「內外有別」的差別稅率,其實問題非常多,合理與否亦有疑義。

第一個問題是國人的最高稅率是45%,外人來台工作的薪資所得稅率卻低到25%,違背稅賦公平原則。台灣近年最嚴重的人才問題是:吸引不到海外優秀人才,但國內優質人才卻不斷外流。即使這種對外人的優惠稅率可吸引到海外人才來台工作,但國內優質人才在稅率比較之下,是否會因「心理不平衡」而加速外流?這一正一負之間,台灣是不是最後還是出現淨人才流出?

第二個問題是「定義」問題。薪資多少以上算是「優質人才」,可適用優惠稅率?財政部將面臨一個兩難:訂太高(例如2千萬元以上),被批為「無感」;訂太低(例如440萬),又出現內外落差與矛盾,為何國內人如淨所得超過440萬,稅率要40%,外人卻只要25%?此外,如果對優惠稅率限定某些產業,同樣出現不同產業間的不公平,及「政府指定優勝者」的問題。

當然,更大的問題是:優惠稅率是對症下藥的良方嗎?

台灣不僅難以吸引到海外優秀人才來台工作,甚至本國優質人才持續外流,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依照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發布的「全球人才2021」報告,評比四十六國人才供給和需求情況,2021年台灣人才外流達世界第一,每10人外流就有6名專業人才,問題確實非常嚴重也讓人擔心。

但何以致之?台灣低薪環境才是主要原因,高稅率並不是真正的原因─甚至以時間序來看,45%的高稅率是在2014年修法後才出現,但台灣出現人才流失嚴重至少是接近10年以上,中研院早在5年前就因國內人才流失嚴重而發表「人才宣言」。把一個出現10年的問題,怪罪一個2年前才出現的45%稅率,到底有幾分道理?

再以稅率比較,香港、新加坡作為全球最開放的自由港,稅率低到只有17%、22%,確實是台灣難以企及,甚至也沒條件「見賢思齊」;但中國稅率是45%、韓國是38%,也未聽聞什麼無法吸引外人前往工作、人才外流等情況。

甚至台灣人才外流最主要地區,就是中國─請注意,中國最高稅率與台灣現在相同為45%;而且在台灣最高稅率仍為40%時,中國早已持續吸引台灣人才西進,在中國月薪超過10萬人民幣(換算年薪大概年薪超過台幣600萬元)就適用45%稅率。相較之下,台灣是淨所得超過台幣千萬元才適用45%稅率,中國稅制更苛刻哩!稅率高低顯然不在西進人才的考量範圍內,因為中國用「人民幣換新台幣」方式挖角。

台灣人才外流最大宗的專業人士、教授學者等,他們在台灣的年薪大概是「數百萬元計」,而非「數千萬元計」,淨所得超過千萬元才會被課到45%,因此這些人出走也不能歸因於稅率提高到45%這個因素。

所以真正造成人才外流的原因是低薪,就是低薪,就是馬雲在談到員工離開、琵琶別抱的主因:錢,給不到位!至於難以吸引外人來台工作,則除了低薪原因外,還要再加一個法令、制度俱對外籍人士不友善。

換個角度看,其實就是企業想吸引外國優秀人才,但卻不願(或無能)給出「到位的薪資」,所以牽拖稅率。政府順應民情、從善如流的對外人大減稅,就等於是政府幫企業出錢請海外人才,但與此同時則是國內人才面對高稅率。小英總統日前才對股利課稅一事說,內資(指本國投資人)與外資不同稅,是她心中的痛,結果現在卻要再製造一個「內外不同稅率」的制度,總統的心不是「又要再痛一次」?

台灣如果真要吸引海外優質人才來台,企業該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出到位的薪資;政府該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幅放寬限制、拿掉所有對外籍白領不合理的限制、給一個更友善的法令制度。至於要留下國內優質人才,企業該作的同樣是給一個合乎國際標準與市場行情的薪資,政府該作的則是搞好投資環境、增加民間投資,才能讓優秀人才因舞台更多、需求增加而水漲船高。

至於稅率高低,雖然不能說全然無影響,但絕非核心且關鍵的因素;如果真要動稅率,該考慮的是取消45%級距,恢復40%的最高稅率,國人與外人一體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