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長榮空服罷工看到工會抗爭的新面貌

2019-07-11 12:00

? 人氣

長榮空服員罷工17天,終與公司簽妥團體協約。(顏麟宇攝)

長榮空服員罷工17天,終與公司簽妥團體協約。(顏麟宇攝)

指著長榮航空公司運航大樓門口,陸先生說,那原是一處停車場,總共能停四台車,「我很熟,因為我常常來載我老婆,每次來不是清晨就是深夜。」停車格少,等著接走妻子、情人或女兒的親友多,每移出一台車,後頭排隊的家屬才能駛進停車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沒條件抗議的人卻豁出去了

但那方空地已被拉起罷工糾察線,搭起報到櫃台和遮雨棚,舞台上掛著「罷工」兩字。停車場成了關隘,罷工的空服員們鎮守此地十七天。

望著那群鐵娘子,陸先生說,他陪著擔任空服員近十年的妻子在罷工現場睡了五天,也跟著空服員苦行二十七公里上凱道,包含他在內的一干丈夫、男朋友成立「一起陪長榮空服飛翔」粉絲頁,在虛擬世界為空服員打氣加油,「你問我萬一輸了怎麼辦?什麼叫做輸?在我眼裡他們已經贏了。」他指了指氣溫三十五度下,遮雨棚裡近百名的空服員說:「如果我是老闆,看他們這個樣,以後公司有什麼決策前,我都會多想一想了──在我看來,這就是贏了。」

陸先生說完這句話的兩個小時後,長榮航空與工會簽妥團體協約,結束長達十七天罷工。

外界看來,最終的團體協約內容或許與最初工會八大訴求相去甚遠,但罷工至今幾組數字卻透露著工會寫下的紀錄:三二○○位長榮空服員加入工會,二九四○位空服員投下罷工贊成票,罷工結束那天仍有二○六○人未領回三寶(員工證、護照、台胞證)。一個從無工會的企業,走到團結罷工最後一刻,這樣的成果已然成功。

「我在這邊觀察好久,發現這次罷工的主力落在年資五年至十年的這群人身上。」陸先生露出疑惑的微笑,年資五年至十年,換算實際年齡大約三十歲上下,正是步入家庭,生活負擔、貸款逐漸落在肩頭的一群,最沒條件「不爽不要做」的一群,「他們為什麼豁出去了?」

先將鏡頭稍稍調前。同樣也是六月,二○一一年華隆紡織的苗栗頭份廠宣布進行圍廠罷工。和空服員的罷工截然不同,華隆工會是在公司欠薪、降薪、積欠退休金,最後乾脆轉賣公司後,才逼得勞工不得不上街頭。

豁出去的長榮空服員得到了什麼?
豁出去的長榮空服員得到了什麼?

受雇階層勞動意識的典範轉移

此前華隆陸續關閉鶯歌、桃園、中壢與大園四座工廠。桃園廠較早被無預警關廠,頭份廠工會並沒動作;直到頭份廠也要被關,該廠工會才放手一搏做殊死戰。工會追討的是資方「欠」勞工的,而最後討到的也只有合法退休金的七折。

八年後的今天,工會的抗爭有了新面貌,不再是臨到關廠欠薪才出聲,更多時候爭的是權利、保障與更好的勞動條件。

這幾年冒出頭的華航空服員罷工、機師罷工或是台灣鐵路產業工會、台灣高鐵企業工會相繼成立,一路到長榮空服員罷工,標示的正是受雇者階層在勞動意識上典範的轉移:過去是連明擺著的權利也不敢爭,老闆的話便是聖旨;如今則是敢理直氣壯地高喊合法罷工,甚至站出來要求增修勞動法令。

勞動意識典範轉移的痕跡在長榮空服員身上特別清晰。進入長榮已七年的小昭(化名)說,三年前的六月,華航空服員發起罷工,訴求之一是反對責任制。「我那時想,天啊!他們是因為責任制而生氣上街,我們卻是進公司前一天就簽下責任制同意書了,哪有商量的空間。」

任意改班、休假仍被抓飛執勤,也是每個長榮空服員共同的經歷,「有次我清明節休假臨時被抓飛,我問內勤可以不去嗎?那是我的休假,對方只是一直道歉說真的沒人。」最後小昭只能哭著同意執勤,不敢對公司多說一句。

躲在暗室偷偷填表加入工會

華航罷工的火種落入長榮空服員心中,開始有了組工會的念想。「收到加入工會意願書,我馬上填了願意。我想如果我遇到被公司帶進小房間約談時,有了工會,工會就能幫我。」之後小昭還和幾位好友偷偷拿了入會申請表,躲在待命室裡連燈也不敢開,幾個女孩大氣不敢喘一口地填了申請表、蓋章,謹小慎微地將申請書投遞出去。

工會成立後,小昭才發現公司違法事項很多,「像我們在外地得要兩人睡一間,但這其實是違法的。」透過工會爭取,如今外地出勤,空服員可以一人一間房。光這點小事,就讓小昭高興好久。

前年十一月,空服員職業工會到勞動部前抗議《勞基法》修惡,長榮空服員工會到場聲援,那天小昭也去了,「工會問說有沒有人要去,我那天正好休假,就去了。」她說自己以前看到《勞基法》修惡,也只會心裡埋怨但默默接受,有了工會就不一樣 ,「我們有個出口可以發聲了。」

從罷工的第一天起,小昭就坐在罷工現場,問她怕不怕?她說:「我們是合法的!」語氣那麼鏗鏘、那麼無畏。

從搏命到維權,這幾年的罷工行動,透露出受雇者對於勞動權利更加積極爭取的態勢,而不再只求有份糊口工作,未到關廠不輕易上街頭。未來他們也或許逐漸形成壓力團體,對勞動法令的修訂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是爭取個別勞動權利背後更大的公益性。

勞權觀念改變仍待社會普遍接受

但這轉變還未能被大眾普遍接受,十七天的罷工行動,網路上謾罵一片,批評空服員是公主,「端個盤子而已是在罷工三小」,或指責空服員影響消費者權益、公司獲利,更有甚者認定空服員「只是要錢」、「沒有公司,哪有工作」。

看著那些謾罵,陸先生嘆一口氣說,法律保障了勞工的權利,若大家普遍只求有個工作、好好過日子,公司有錯都不要說話,那還算民主嗎?「只有勞工能幫自己說話,也許一份工作值多少錢,是勞資雙方彼此的認定,在這一點,我們都是這場罷工的局外人;但從整個行動來看,一群人在合法範圍內罷工,我們都不該是局外人。」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