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政見會》張亞中:當選不進駐「鴉片樓」總統府、蔣公銅像移除與否由國際研討會判斷

2019-06-29 16:33

? 人氣

張亞中批評,我們原以為開放師資培育可以增加更多老師,結果量變帶來的是質的崩壞;因為供過於求,就業環境惡化,許多優秀人才不願踏入老師這個行業。原本以為廣設大學可以消除升學壓力,結果卻是大學教育平庸化,原來優異的技職教育消失了,年輕人畢業後不知如何就業、企業找不到人才。入學方式讓家長與學生無所適從,甚至比聯考時代更加缺乏公平基礎,「這個結果,民進黨與本黨都有責任,必須要向人民道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表示,國家辦教育,應該是以國家力量,支援資源不足的學生有機會跟資源充足的學生一同競爭,「現在的教改卻是讓資源充足的學生優勢越大,這絕不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想要的,因為三民主義永遠是打不平主義。」

提高指考占比、開放課綱編寫 張亞中推「共治」教育

張亞中指出,今年5月底他參加「國教行動聯盟」在教育部前的抗議活動,當時即接受其主張、承諾他們,如果自己當選總統,會徹底檢討這25年的教改、強化品格教育的養成;在大學入學制度方面,要增加學測鑑別度,從目前的15級分增加到30級分;會提高指考入學所占比率,不得低於5成,讓弱勢家庭的子女也有公平的入學機會;在考試時要重視學生在國文、英文、數學等基礎科目的能力,讓他們日後有好的基礎繼續學習。

他說,自己參選總統,提出了「和平、開放、共治、均富、美德」這五大價值。其中「共治」就是政府與民間來共同治理國家。若當選總統會開啟新的「教育決策結構」,將要求教育部放下本位主義,放權給民間教育NGO組織;讓關心教育的學者、專家、家長,一起與政府「共治」教育。

以教科書為例,張亞中稱,若他當選總統,立場很簡單,社會科的學習必須包括憲法、本國史、中華文化、美德教育等四大基本要素,其它內容完全「開放」,不再有教育部規定的課綱,開放出版社自由撰寫。學校要使用哪本課本,由家長與學校共同決定。

20160701-SMG0045-011-2016年大學指考登場-考試開始。(顏麟宇攝).jpg
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張亞中29日表示,若當選,將提出新的「教育決策結構」,推動「共治」教育。(資料照,顏麟宇攝)

他表示,在這裡不談技術性的青年政策,例如青年貸款、青年居住,因為這些政策都只是樹枝,樹根穩了,樹幹健康,樹枝自然長得好,「做為總統,我允諾青少年的,就是給你們最好的教育體系。」

他稱,當年輕人進入社會,能提供給他們的就是「機會」,他會為兩岸創造和平,讓台灣對全球全面開放,把台灣的餅做大,把民進黨自我設限的枷鎖全部解開,讓年輕人在台灣與全球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另外,像勞資問題,以及所謂年金改革引發的社會爭議、弱勢族群的照顧問題,他也表示會在下一次國政願景中再向大家報告,「做為總統,我會救我們國族的根,讓中華民國這棵大樹能夠活下去,請與我一起重新啟動中華民國,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