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拿C嗎?

2019-07-01 05:40

? 人氣

上課.難.負擔重(圖/大川竜弥|河村友歌|Max_Ezaki@pakutaso)https://www.pakutaso.com/20160605169post-8176.html
上課(示意圖,大川竜弥|河村友歌|Max_Ezaki@pakutaso)

針對體制內學校,上述的這些處理方式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然而,如果用了這些方式,卻還是不能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呢?或是,其實就沒解決「根本問題」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絕對的「常態編班」,真的對孩子好?

現在的體制內學校,基本上不能作能力分班,而是進行常態編班,換言之,就是不管程度的好壞,都會放在一個班級裡面,他們在課堂上課,多半接受到的進度一樣、評量方式一樣,是一個「齊頭式平等」的方式進行;只不過這樣所造成的結果是,老師必須要照著班上的進度進行課程,當今天身為老師,如果快教不完了,就會開始「趕進度」,而「趕進度」的後果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學生沒有跟上老師的一個概念,他就會開始跟大家有所落差,段考成績開始急遽下滑,接著如同脫軌般再也無法跟上進度,而放棄學習,成為學習低成就的孩子。這一類的孩子,你會發現考段考、模擬考都沒有甚麼意義,因為他只能用猜的,最後在會考成績方面,閉著眼睛都會知道,這三年來的學習結果,就是C。然後我們再強調說:孩子你應該發揮其他才能,書讀不通了,就走技職、去打棒球、學樂器……,往往他們走這些道路之後,發現他們還要再面臨一樣的問題。

以利益面來看,走技職要考統測時需採計基本學科(國文、英文、數學)特殊才能的學校也有一部分需要看學科成績,任何將來需要念的高中、大學,都會用到國英數三個學科的成績;以實際面來說,「讀寫算」本來就是一項生活技能,將來這些孩子成人之後,他是否能用這項生活技能,來溫飽自己?或是應用在他未來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面呢?這是筆者擔心的問題。

第二種就恰恰相反了,他不管進度趕到哪裡,都可以追得上,甚至追到有點無聊,乾脆就在課堂上做其他事情,甚至會怪罪其他同學怎麼學都學不會。筆者覺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其實也是教室裡的客人,他們沒有辦法做加深加廣的學習,反而還一直被要求照一般步調學習。而這一類的學生並不見得他們是資賦優異的孩子,他們只是想要給自己更多挑戰,而往往被抹煞掉了。

所以就目前來看,雖然可以用一些教學法彌補、可以用一些政策來讓班上同學不要有競爭、比較的心態;但所謂的「因材施教」並沒有完全地落實在每一間學校,根本的「學習落差」仍然存在,不然就不會有學校成為「減C的重點目標」了。

跑班制度,能幫孩子一把

寫這篇文,並不是鼓勵大家只追求學科的成就,相對地,多麼希望未來台灣能有更多前瞻性、整合性的主題式課程,亦或是針對孩子的需求,或是學校的特色,而發展具原創性的特色課程。但在那之前,我們應該讓孩子縮短「學習落差」,並且創造孩子的高峰經驗,讓學習低成就的孩子,不會就此放棄學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