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家觀點:老酒新釀─金庸小說中的戲曲元素

2019-06-29 05:50

? 人氣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30日在港去世。本名查良鏞的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且歷來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對華人文化圈影響重大。(圖/文化+)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30日在港去世。本名查良鏞的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且歷來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對華人文化圈影響重大。(圖/文化+)

金庸的俠義小說不僅人物鮮明、情節精彩,同時也織入了許多中國歷史與文化藝術元素,包括傳統戲曲。金庸非常喜歡看京劇、崑劇,他在寫《射鵰英雄傳》時參考戲曲故事,設計小說的情節,寫到《神鵰俠侶》的後段時,似乎功力大進,此後對於戲曲元素的運用更為瀟灑,妙招紛呈。金庸熟讀經典,而且擅於化用經典,分析其小說技法之演進,或許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些啟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庸對於戲曲元素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人物與情節的安排。郭靖降伏汗血寶馬,這個經歷跟戲曲中薛平貴降伏紅鬃烈馬有點類似。楊康的生父化名穆易,跟京劇《四郎探母》的楊四郎類似(楊四郎流落遼國時,化名木易)。此外,楊四郎在婚姻愛情、忠孝之間擺盪,這一點也體現於楊康身上,而楊康在生父、養父之間做抉擇,又跟京劇《八大錘》有關。金庸在構思這些人物時,顯然深深受到京劇影響。

除了基本的人物塑造之外,《射鵰英雄傳》中還有兩段情節跟戲曲有關。首先,是一燈大師弟子漁樵耕讀佈下的「闖關遊戲」。在宋元南戲中,演到科舉考試時會有出對子的情節,黃蓉碰到朱子柳的時候,就有類似的較勁(周星馳的影迷應該很熟悉唐伯虎的類似橋段)。其次,是郭靖鎮守襄陽時的「空城計」。當時蒙古大軍壓境,襄陽軍力疲弱,因此郭靖鋌而走險,大開城門,蒙古軍官見到城中空空蕩蕩,料得郭靖必有妙策,故不敢進攻。拖雷來見郭靖,忽聞號炮連響,西山後有敵軍叫喊,心下先自怯了,立即退兵三十里,跟司馬懿的反應相當類似。

到了《神鵰俠侶》,冰肌玉骨、點塵不沾的女主角橫空出世,為了強化小龍女的「仙氣」,金庸特地讓她學習梅蘭芳的表演藝術。小龍女先舞綢帶,再使雙劍,展現京劇《天女散花》、《霸王別姬》中飄逸優雅的旦角形象。等到身陷重圍,小龍女居然用上了武旦的「打出手」。當時重陽宮大殿散落著許多長劍,小龍女手戴金絲手套,將這些劍擲向空中,再撥動飛劍禦敵,「但見數十柄長劍此上彼落,寒光閃爍,煞是奇觀。」1武旦表演打出手時,舞臺上空也會有許多長槍飛舞,武旦必須根據對方扔槍之力道與遠近,以手、腳、靠旗撥回長槍。武旦平時要跟下手一起練習,打出手才能夠熟極而流,而小龍女臨敵之際居然能夠發明這種打法,台下觀眾只能目瞪口呆。《神鵰俠侶》中的另一門怪異武功,是樊一翁的髯口功,這是戲曲老生的基本功之一,甩動髯口(甩鬍子)特別需要頸部與腰部的力量,因此,單就脖子的力量與靈活度而論,樊一翁在金庸群俠中可說名列第一。但不管是小龍女撥動飛劍,或是樊一翁舞弄長鬚,這些戲曲元素用在小說裡面都有點像雜技表演,新奇則新奇矣,卻缺乏深刻的情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