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為何統派應該支持「一中外掛」的郭台銘?

2019-06-28 05:40

? 人氣

因此,將「中華民國」放在談判桌上,對解決「中國」問題採取行動,是統派應該支持郭懂的主要原因,哪怕他用的方式是衝撞舊思路,也比那些口說無憑的老生常談要強得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民黨總統初選國政願景電視發表會第一場26日在高雄市舉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到場。(新新聞郭晉瑋攝).jpg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國民黨初選政見會自比是「最強外掛」。(新新聞郭晉瑋攝)

擔心郭懂的激烈立場會搞壞兩岸關係,恐怕是多慮,因為這個層面搞不好,他會沒有績效。對蔡英文而言,治理績效好不好無所謂,只要喊「反中」,無腦埋單的選民多得是。但對「經濟人」郭懂而言,績效幾乎就是一切,排除阻礙績效的障礙則是天職。

郭懂所謂「東進,西和,南拓,北接」的經濟主張,是意圖以高科技業作為槓桿,將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併舉起,為台灣撐出一片天。然而,此主張雖氣勢恢弘但失之簡略,致使這個自我膨脹的模型缺乏具說服力的邏輯結構。

說到底,郭懂刻意不大聲嚷讓的方法論,就是這個槓桿的鑰匙在大陸手上。沒有大陸的支持,東南西北都是空談,自然也就不會有經濟績效。換言之,郭台銘毫無可能惡化兩岸關係。

既然不可能與大陸對著幹,郭懂在政治議題上的衝撞,就只會引導出一個兩岸都能接受的共識,以期使績效達標。

衝撞的慾望與績效主義,自成一個首尾兼顧的治理邏輯,它逼著政治領袖採取與過往不一樣的行動,打開新局面。

我支持郭懂,是支持「行動」。

話說回來,僅憑「不鬧事」與高科技產業鏈就能左右逢源,郭懂這種想法我深感懷疑。大陸銳意於高科技以作為未來發展的希望,美國全力遏制,郭懂卻只想要大陸市場,並將高科技押寶於美國,說服對岸的籌碼卻只有「不鬧事」?對方就算是天使心恐怕也做不到。

再者,郭懂絕口不談「一帶一路」,不談南海問題,不談中日印歐之間的競合,一句「Peace Maker」就想操作高槓桿,是不是把日本,歐洲與印度想得太萌?而所謂「助美國達標」,是否也忽略了美國問題不只有經濟,還有國際戰略的傳統窠臼?川普的商人邏輯,可不能概括美國全貌,不是所有治理問題都能在商言商。

至於所謂「助大陸轉型成功」更是奇詭之論,請郭懂先研究下「民主集中制」與「民主普選制」的異同與優劣,台灣政治若比大陸好,還需要「經濟人」的你出場嗎?

其實,政治懵懂也沒什麼不好,有時候瞭解太多,反而耽誤了決策與行動。與其瞻前顧後,我還是期待看到橫衝直撞的郭懂,畢竟,左右兩隻大象也不會讓台灣衝到外太空,在象群可接受的範圍內,採取行動,打破一些既定框架,還是值得鼓勵與尊敬的。

對統派而言,解決「中國」問題,是規整意識形態的重中之重,因為深藍統派在這個問題上,內部有一點小小的分歧,小小的勢不兩立,小小的水火不容。說穿了,統派有三種,反共的統派,不反共的統派,與不知道該不該反共的統派,前兩類相看兩厭,最後一類多數成為鐵桿韓粉,擱置「反共」與否的問題,支持「發大財」下架台獨。

就因為統派在「一中」認同上的破碎化,才需要「一中外掛」的郭懂,在經濟績效的考量上去衝撞出一個兩岸的新共識。成功與否倒是其次,至少,訴諸於行動能造就一個新的起點。

至於韓國瑜,原本好好的一個人才,卻已被旺中媒體糟蹋殆盡,並失去自主性。挺韓也不是不好,只是若你希望在統一工作上看到實質進展,恐怕要「Over his dead body」,有點小血腥。

有些大陸網友問我為何支持主張「兩國論」的郭台銘,本文就是我的答案。

我想看到行動,大步跨出的行動。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