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大馬士革到如懿傳,鄂圖曼人也穿花盆底?

2019-07-01 06:00

? 人氣

而人們一般認為清朝是由滿人建立的遊牧帝國,這恐怕是對滿人遊牧性的誤解。早在明代,尚未入關的女真人就不全過遊牧生活,海東女真(又稱野人女真)的漁獵性較強,海西女真是半農牧的部落,建州女真則已開始農耕的定居生活,更與明朝有貿易關係。其雖保有騎射傳統,卻與匈奴、鮮卑、蒙古等民族的生活型態不同,而正因其以農耕、定居型態儲存實力,建州女真最後得以統一各部,並建立與蒙古等軍事型遊牧帝國不同的國家-清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滿人入關後,不僅漢化進程加劇,也將關外的滿文化帶入中原,子弟書、京劇、相聲皆為滿漢融合的產物,高底旗鞋亦然。近年清宮劇十分流行,劇中從宮女到皇后皆穿高底旗鞋,人們因此有了刻板印象:「高底旗鞋是滿人的傳統服飾之一」,再加上少數民族自我東方化,因此網路上也出現一些穿鑿附會的起源說,例如:「滿族先民為渡泥塘奪回城池,故模仿白鶴在腳底綁樹杈,後人為紀念這場勝仗,因此開始穿高底旗鞋。」或是「滿族婦女常要上山勞動,為防蚊蟲叮咬、弄濕鞋襪,所以就在鞋底綁木塊。」

反駁上述傳言的證據有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便是清代的檔案記載。爬梳清初的賞賜檔案,當時賞給格格或其他女眷的衣飾中,鞋子部分往往就是各類靴子;像花盆底這種高底旗鞋則是入關許久後才出現在檔案裡的產物。而雖然檔案沒有明說,但考察當時的歷史背景,高底旗鞋的誕生既有區分階級的用意,也蘊含了審美的潛意識。首先滿人為彰顯自己的身分,故將漢人的木屐加以改良成貴族婦女專用的旗鞋,還分出花盆底、元寶底等款式。

花盆底旗鞋。(圖/作者提供)
花盆底旗鞋。(圖/作者提供)
元寶底旗鞋。(圖/作者提供)
元寶底旗鞋。(圖/作者提供)

另外就是滿人本無纏足習俗,故為遮掩天足,而將鞋底加高,使雙腳隱於裙下,且穿高底鞋走路的步態與三寸金蓮的搖曳生姿十分類似,故這種鞋在貴族間廣為流傳。然而時間久了後,竟也出現高底旗鞋與纏足弓鞋的融合版,顯示滿人婦女也開始學著漢人纏足,以及漢人貴族婦女也有學著穿高底旗鞋的趨勢,服飾上的滿漢之分已是日漸模糊。

高底旗鞋與弓鞋的混合鞋款。(圖/作者提供)
高底旗鞋與弓鞋的混合鞋款。(圖/作者提供)

高底旗鞋的出現,揭示了滿人入關後,在文化上逐漸與漢人交融的現象;而鄂圖曼的厚底鞋也是類似的邏輯。

突厥人的去遊牧化

阿拉伯歷史哲學家伊本·赫勒敦(1332-1406)曾在名著《歷史緒論》中提到,帝國周圍往往圍繞著野蠻部落,然而這些野蠻人因所謂的Asabbiyah精神(عصبية,在阿拉伯歷史的語境下指部落主義、宗族主義),故擁有比帝國內部更為強大的凝聚力、組織力、向心力,將能在帝國衰弱時取而代之。

然而當這些野蠻部落繼承帝國的遺產後,將不可避免地被定居文化同化,導致當初賴以崛起的asabbiyah精神逐漸消亡,最後步上前一帝國的後塵,被周圍的其他野蠻部落消滅。而新的帝國繼承者也將繼續相同的宿命,如此情節往復上演,因而造就了歷史的循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