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讓櫃子越來越深—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調查

2019-06-21 12:40

? 人氣

北京同志中心負責人辛穎。

北京同志中心負責人辛穎。

台灣立法院近日通過《同性婚姻專法》,邁出同婚平權的第一步,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或地區。反觀文化背景與台灣相似的中國大陸,性少數群體面臨的生存空間則越發狹窄。本台記者韓潔透過還原性少數人士所遭遇的各種問題,瞭解中國LGBT群體目前的生存狀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性少數群體(簡稱LGBT),涵蓋男女同性戀丶雙性戀丶跨性別者),在中國社會中是長期被忽視和歧視的一個群體。

1979年至1997年期間,同性戀甚至在中國被定義為一種犯罪。中國在1997年3月修訂刑法,刪除被用於懲處同性性行為的「流氓罪」和「雞姦罪」,實施同性戀的非刑事化,並在2001年將同性戀去病化,即在醫學教科書中,同性戀不再被視為是心理疾病。

在反偏見教育並不普及的情況下,中國社會對性少數人群的不解和排斥依然普遍。

《人民日報》以一套名為《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教材,重申官方不歧視同性戀的立場。(取自微博)
《人民日報》以一套名為《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教材,重申官方不歧視同性戀的立場。(取自微博)

除罪化、去病化,同性戀群體的生活怎麼樣?

在上海藝術行業從業的韓先生是男同性戀者。他因個人原因,不願透露全名。

他告訴記者,因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因此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自我認同的問題。

「我覺得可能我知道得早,所以就掩蓋的比較好,深受『有毒的陽剛特質』(toxic masculinity)所害。尤其是我老家東北這樣一個非常崇拜『陽剛』的地方。掩蓋自己的同時也討厭自己。」

因個人原因拒絕透露姓名的一名中國高中生表示,他在被同學發現是同性戀者後受到欺凌。

「有一次一個同班同學看到我在微信朋友圈轉發有關LGBT平權的文章,就問我是不是『基佬』(中國用於形容男同性戀的詞)。我說:『是又怎麼樣?』,他就回覆:『真惡心』,然後把我拉黑了。之後我因為身體原因請假,有人就跟我說,剛才提到的同學曝光我是同性戀的事,說我請假是染了性病。」

傳統家庭壓力下「形婚」惹爭議

除了要面對認同缺失和他人不理解的目光外,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中,長輩希望傳宗接代的願望對同性戀群體來說也是巨大的壓力來源。為此迫於選擇形式婚姻的同志也不在少數。

英國廣播電台(BBC)2017年的一篇報導曾表示,在中國,異性戀者和同性戀者組成的夫婦約有4000萬人。涉及欺騙,甚至性傳播疾病的「形婚」加深了社會對同性戀,乃至LGBT群體的負面印象。

女權人士、北京同志中心負責人辛穎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說,外界不應該將性病愛滋病與同性戀划上等號,把責任完全歸咎在同志人群上。

「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其實很多人是想象不到男同性戀會和異性戀結婚,尤其是在大眾普遍認為每個人都是異性戀的情況下。愛滋病也確實讓人更恐同,但事實上異性戀感染愛滋病的比例也是很高的。」

在亞洲許多國家,同性戀者不但備受歧視,還可能入罪、遭判刑。(美聯社)
在亞洲許多國家,同性戀者不但備受歧視,還可能入罪、遭判刑。(美聯社)

對性少數群體的歧視源於哪裡?

北京同志中心、北京大學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6年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超過一半的性少數受訪者表示,他們曾由於自己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而被家人不公平對待或歧視。約40%的人表示在學校有過此類經歷。職場和宗教生活中的歧視發生率相對較低,在20%左右。

報告還說,最常見的針對性少數群體歧視形式包括:被家人鼓勵、勸誘或脅迫進入異性戀關係;在家庭、學校、 職場以及宗教生活中被提醒注意言行或形象;被要求改變衣著打扮和行為舉止;還有冷漠對待或故意孤立等。

辛穎解釋,其實中國的年輕一代對LGBT人群接受度極高,然而充當社會主流意見的較年長階層恐懼不一樣的性別傾向和認知,他們的對LGBT群體偏見主要來自性別歧視以及如荒原一般貧瘠的性知識。

「因為LGBT遭受的歧視是基於性傾向、性別表達和性別認同的歧視。如果一個社會非常嚴格地對男性和女性進行定義或相關的性別表達的規範的話,肯定會歧視不遵守這種規範和性別表達的群體。另外就是性教育。因為缺乏性教育,自然缺乏性別教育,對LGBT很多的污名也是從這裡來的,大家一提到LGBT首先想到的就是不正常、變態的性。」

不公平對待導致悲劇

不平等對待除了造成受歧視者心理傷害而引發悲劇外,甚至還會衍生出暴力事件。

今年5月, 15歲的青島同性戀初中生小碩留下遺書後失聯。青島警方介入,已找到小碩。小碩長期遭遇校園霸凌和家庭暴力。最嚴重的時候,左手手骨被父親打致脫臼,還被親人辱罵「有病」、「變態」。

與此同時,本台記者的微信朋友圈里正傳播著一件令人傷心的事情:一對女同志伴侶被原生家庭暴力毆打,所有證件和手機被扣押了。這對「苦命鴦鴦」希望警察出面將證件要回,但警方表示無權干涉「家事」。兩人最後一路逃亡躲避。

這些也只是冰山的小小一角。 

關注性少數人群受壓迫狀況的民間公益組織同語2014年發佈的一份報告說, 有約68.97%的受訪女同性戀、雙性戀曾遭遇過家暴,遭受原生家庭暴力的達41%。

北京同志中心的調研結果也指出,中國的性少數群體面臨巨大的心理和社會壓力。50%性少數群體自稱有尋求心理支持的需求,同志人群的高抑鬱風險是普通人群的4倍;跨性別群體中,自殺比例高達45%。

巴西聯邦最高法院裁決恐同和恐跨性別是犯罪,但仍需國會修法納入(AP)
巴西聯邦最高法院裁決恐同和恐跨性別是犯罪,但仍需國會修法納入(AP)

性少數裡的少數—跨性別人士

在LGBT人群中,字母T代表的一族,也就是跨性別者,列居末尾,是最小眾的一群,得到的關注度相較比前三者少,也受著最深的誤解和歧視。他們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生就的性別(指派性別),相信自己屬於另一種性別。

性別認同與指派性別的不一致導致跨性別人士在生理以及心理上都需要承受別人無法想象的痛苦。

香港跨性別資源中心主席梁詠恩向記者介紹了跨性別者在社會面臨的困難。

「比較少有醫院可以動變性手術……」香港跨性別資源中心主席梁詠恩向記者解釋。她接著補充說:「法律規範也不健全,(需要激素治療的人)很難拿到激素。 同時也有工作方面的歧視,我們可以看到貴州C先生的案件。家暴方面,如果跨性別人士向家人出櫃,就會被趕出家門,或者帶往精神病院『治療』。」

辛穎也補充道:「在中國想要變性比較複雜。醫生會要求父母簽署同意書。當然,絕大多數的父母是不可能支持自己的孩子去變性,很多人沒辦法通過正規的途徑去做手術變性。經歷嚴重的性別焦慮的青少年會因為無法忍受自己的身體發育朝著自己不希望的方向發展而出現自殘行為。」

家庭暴力、同齡人的排擠,最後上不了大學、找不到工作、得不到正規的醫療救助。中國無數的跨性別者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

法律不囊括性少數群體 他們拿什麼保護自己?

近年來,不少LGBT個體依然選擇以法律作為武器,來抗衡各種針對性少數群體的歧視問題。例如,中國平權人士燕子控告性傾向扭轉治療機構;廣東同性戀者秋白起訴教育部,開展為同性戀正名的「教材保衛戰」,廣州男同志阿明被查出感染愛滋病病毒遭工作單位下崗後,狀告雇主愛滋病歧視等。

在北京的唐律師代理過數起同性戀權益案件。出於個人原因,他不願向記者披露全名。

唐律師認為,雖然每個涉及性少數群體案件最後的判決結果不一,但相信這些案件將更快地推動有關法律出台。

「中國沒有任何一個法律、法規是提及性少數群體。通過這麼多的案件把LGBT群體的能見度增大。在有關LGBT權益案件多起來的時候,可能會引起政府的關注,法院、人大、立法和司法解釋機構應該會總結經驗,突破現有法律,就新少數群體的權利進行規範。」

消除同性文化?政府越趨保守

說到中國政府對性少數群體議題的態度,就不得不提著名的「三不」政策,也就是不支持、不鼓勵、不反對。不過,官方的想法在近期似乎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去年4月,中國社交網站新浪微博開始刪除男同性戀帳號。新浪微博管理員解釋說,行動的主要對象包括涉黃的,宣揚血腥暴力、同性戀題材的漫畫及短片內容等。

不到一年時間,女同性戀帳戶也成為敏感內容。新浪微博女同性戀用戶「les」的「超級話題」功能遭到封殺。淘寶上的同性戀商品也被迫下架。

中國當局同時向與LGBT群體有關的影視作品「開戰」。

北京國際電影節去年3月還突然撤走了被譽為近年最好的同志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今年早些時候在中國上映的奧斯卡獲獎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遭當局「和諧」,審查部門因刪除多處涉及同性戀內容,引發中國觀眾不滿。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影片中扮演皇后樂隊(Queen)主唱弗雷迪·莫庫里(Freddie Mercury)的演員馬雷克(Rami Malek)在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獲獎感言中提到「男同性戀」,卻被中國主流媒體審查刪減成「特殊群體」。

辛穎對此表示,「LGBT」本來就是西方的詞彙,加上發展比較國際化,中國政府認為LGBT群體是西方特有的概念、生活方式,繼而對LGBT群體產生誤解。

「所以中國官方一直說我們國家沒有同性戀。我覺得中國在性少數群體這個議題上缺乏一種把中國LGBT群體脈輪梳理出來的本地化論述,來去引導那些錯誤的觀念。其實中國古代的小說和歷史文獻里都有提到性少數相關的文化。」

同婚專法通過後,出軌同性的刑責議題又再度浮上檯面。(郭晉瑋攝)
(郭晉瑋攝)

中國LGBT運動缺少動力 同婚合法十年內不會通過? 

中國的LGBT人數約有7000萬。這個龐大群體的平權問題似乎一直是保守中國社會的禁忌,尤其是在打破傳統婚姻規則的議題上。

台灣不久前則先行一步,通過《同性婚姻專法》,允許年滿18歲的台灣同性伴侶5月24日起依法登記結婚,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或地區。法案正式生效的首天,就有526對同性伴侶辦理了結婚。

路透社5月30日的一篇報導引述在廣州的同性親友會執行主任胡志軍預測,目前中國社會對同性戀接受度依然非常低,台灣的例子短時間內不會在中國實現。

前面提到的高中生強調,如果中國LGBT群體想在未來爭取到平權的話,首先要從社會上的人權問題入手來改變現狀。

「我認為中國公民思想上的轉變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該更願意去發聲和維權,不要懼怕集權政府的壓迫。當然這是極難改變的。我們若在這一點上成功了,我們就有機會將LGBT平權變成社會主流聲音。」

傳統華人社會以及政府對性少數群體依舊持保守態度, LGBT人群難免在生活中遇到不少困難和歧視。他們何時能無顧慮地在陽光下揮舞彩虹旗,目前仍是未知之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