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現場/新新聞直擊六四》「北京兵變」將是「武漢兵變」的翻版?

2019-06-17 08:30

? 人氣

同樣的,目前在北京這場世紀大屠殺中,軍方仍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當初鄧小平飛往武漢調兵遣將,也就是打算利用軍隊介入社會危機。問題是,「文革」期間的學運與目前北京的學運在性質上已大相迥異,更重要的是,這次由北京蔓延到全中國大陸的學運,基本上是激起了社會的共鳴,獲得了社會的支持。反之,「文革」期間的學運,不僅未激起社會的共鳴,反而引起了社會的反感。所以在這兩次學運中,軍方的反應也迥然不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0613 upload-新新聞0118期-六四事件、北京大屠殺(5-3)-鄧小平的開放改革將因這次事件不知使中國倒退多少年。(新新聞資料室)
鄧小平的開放改革將因這次事件不知使中國倒退多少年。(資料照,新新聞資料室)

關鍵小平行蹤成謎

比較「武漢兵變」與「北京兵變」的話,可以發現「武漢兵變」後的全面内戰,主要是派系策動下的一團混戰。最離譜的是不論是哪一派都打著擁護毛澤東的旗幟,可以說是一場莫名其妙的内戰,到最後是軍方漁翁得利。

那麼,「北京兵變」是否擴大為全面内戰呢?這個問題的關鍵在鄧小平,因為鄧小平是目前中共的頭號強人,也唯有鄧小平才壓得住軍隊。以鄧小平的政治經驗來看,當年他是「四、五天安門事件」的當事人,他因此一事件而倒,亦因此一事件而告東山再起,鄧小平豈會不了解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而且直到目前為止,鄧小平是否曾下令軍隊開進北京城,血洗天安門,仍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尤其是鄧小平一直行蹤詭異,生死不明。

換句話說,鄧小平如果仍然能夠視事的話,鄧小平是否能像當年毛澤東一樣,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性,毅然宣布引退,並嚴懲血腥鎮壓的劊子手,或許尚有一絲平息天怒人怨的機會,而緩和全面内戰的危機。反之如果鄧小平奄奄一息,甚至已經病歿的話,那麼全面内戰的可能性則甚高。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的話,那麼楊尚昆等人甚可能以挾天子令諸候的方式,號令三軍,才會產生這場人神共憤的大屠殺事件。

20190613 upload-新新聞0118期-六四事件、北京大屠殺(5-2)-楊尚昆(右)是北京大屠殺的關鍵人物。(新新聞資料室)
楊尚昆(右)是北京大屠殺的關鍵人物。(資料照,新新聞資料室)

毫無疑問地,楊尚昆是這次北京大屠殺的關鍵人物。楊目前官拜國家主席,並擔任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與鄧小平的關係非比尋常,兩個人不僅是四川同鄉,同時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也有同窗之誼。不過,楊本身並非是學軍事出身,不過在「兩萬五千里長征」時,楊曾擔任紅三軍團政委,這是楊最重要的軍事資歷。鄧小平在「十一屆六中全會」上當上中央軍委主席後不久,找來楊尚昆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後來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楊升任常務副主席又兼秘書長原職。由於楊負責軍委實務長達八年,因此在中央軍委内擁有不可輕視的勢力,楊的弟弟楊白冰現任共軍總政治部主任,楊的女婿遲浩田則任總參謀長,至於楊的兒子楊少軍則是二十七軍的軍長。

失卻民心楚歌四起

非常明顯的是,以楊尚昆為首的這批「楊家將」已是軍委的主流勢力,可是與當年的林彪比起來的話,聲勢恐怕仍差一大截。當年林彪權傾一朝時,完全控制了軍委辦事組,不僅架空了軍委常委,而且取代了軍委常委,在軍委辦事組中的成員,包括林手下的四大金剛及他的老婆葉群,由總參謀長黃永勝及空軍司令員吳法憲分任正、副組長,成員包括了總後勤部長邱會作、海軍第一政委李作鵬,及林彪的老婆葉群,至於林彪則任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兼國防部長。以林彪這種陣容,到最後仍然落於死於非命的下場,更何況是與軍方淵源並不是十分深厚的楊尚昆呢?

1992年10月23日,日本天皇明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見面。(AP)
1992年10月23日,日本天皇明仁(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左)見面。(資料照,美聯社)

雖然,楊尚昆在這次中共高層的派系鬥爭中已暫時赢得上風,不過就楊尚昆的處境而言,卻是四面楚歌。一批以徐向前、聶榮臻為首的老帥、老將,由於不齒楊尚昆的作為,而痛斥楊為「軍賊」。更嚴重的是,全中國大陸的老百姓對於屠殺手無寸鐵民眾、學生的二十七軍,早已恨之入骨,在心理上以倒向北京軍區的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及二十八軍,顯然在北京軍區内,楊尚昆已是勢單力孤,在短期内,即使楊尚昆暫時獲得了權力鬥爭的勝利,也可能在未來爆發的全面内戰中,而遭到敗亡的命運。就長期而言,楊尚昆則已失掉了民心,被歷史否定也是必然的。

(*本文原刊於《新新聞》118期,作者:齊茂吉)

20190617 upload-新新聞0118期-六四事件、北京大屠殺。新新聞118期封面,1989年6月12日出版。(新新聞)
《新新聞》第118期,1989年6月12日出版。(取自《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