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候選人辦大型造勢的十個內心小劇場

2019-06-11 06:00

? 人氣

造勢活動對人民有什麼影響?圖為「決戰2020,贏回台灣」全國團結造勢大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造勢活動對人民有什麼影響?圖為「決戰2020,贏回台灣」全國團結造勢大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為什麼候選人要舉辦造勢活動?初選看「民調」,讓支持者留在家裡接電話,喊出「唯一支持」就好了!大選看「投票」,讓支持者在投票當天記得帶身分證跟印章出門就好了!何必勞師動眾幾萬人,一場投入上千萬元的活動經費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下從十個面向,分析大型造勢活動對於「一般民眾」、「政治勢力」、「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民主政治的主體是人民,首先談談造勢活動對人民有什麼影響?

(1) 從眾效應

人們在做困難選擇時,看到越多人和他有看法一樣,會更有安全感,而尚未做決定的旁觀者,也可能在看到「多數人的想法」之後,而在政治認同上加入看起來人多的一邊。

(2) 錨定效應

舉辦一場大規模造勢活動,會使民眾對「人數」這個指標樹立起高標準,競爭者將舉步維艱,若沒把握舉辦出人數更多,或更有亮點的造勢活動,擔心畫虎不成反類犬,可能就要放棄造勢活動,設法另闢路徑。甚至可以壓迫競爭者自我審視,如果無法營造同樣的民意態勢,不如早日執行退場機制止血。

(3) 取得正當性

「大位不以智取」,那要以什麼取呢?自然以「德」取之,任何一人要站出來競選高階公職,不能靠自己削尖腦袋往前衝,而是要搞出一個「萬民勸進」、「捨我其誰」的形勢,造勢大會越是人潮洶湧,就越呈現出候選人乃是「民意所趨,不得已而為之」的參選正當性,縱使人人都不免有負面新聞,然而是或非,都會因為民意的放大或忽略,而得到不同結果。

(4) 階梯效應

要說服他人,最困難的就是讓他口中說出第一個「Yes」,讓民眾承諾幫你辦第一件事,就更有機會說服他辦第二件、第三件事,民眾撥時間出席造勢大會就是給候選人的第一個Yes,接著要求民眾幫忙打卡、轉貼新聞、遊說家人朋友、動員活動人潮、募款等等,都會越來越簡單。民眾甚至會自動以「某家軍」自居,主動投入更多支持力道。

造勢活動對各路候選人紛至沓來請求支持的「政治大咖」們有什麼影響力呢?

(5) 西瓜效應

政治選舉跟商業的邏輯大不同,做生意如果市佔率第二名,只是營收比較少,每一個季度都有機會反敗為勝。但在政治場域上,勝選跟敗選就是長達四年的零和遊戲,可以擁有的行政權、人事權、財政權天差地遠,除了參賽的候選人之外,掌握選票資源的各路人馬也都在盤算要帶槍支持哪個陣營,才能獲取最大利益。一個候選人展現的聲勢越高,自然有越多股尚未表態的勢力趕緊「西瓜偎大邊」。

(6)開放入夥

候選人想要爭取更多勢力的支持,當然就要有開放「入夥加盟」的機會,造勢活動對參與群眾來者不拒,當然也開放各勢力可以「協助動員」,在這段過程中,候選人自然會跟各勢力建立友誼,算是一個開放加盟的機會。

(7) 承諾檢驗

候選人常常「拜會請益」各路大咖,在閉門討論時,每位大咖都說「願意支持」,但在酒酣耳熱的環境下,空話還是真話很難鑑別,到了造勢活動時,看他們有沒有幫忙出人、出錢、出力,立馬可以知道對方是真的支持,還是純粹在講場面話。

(8) 當場畫押

每場造勢大會都會有演講嘉賓,除了少數政治明星跟重量級人物,可以自由自在的跨陣營幫忙站台之外,大部份的「大咖們」只要幫忙某一位候選人動員人潮、上台助講後,形同公開畫押,不能再隨便支持不同陣營。

看待造勢活動對媒體的影響要記得兩件事,第一:媒體收視率與廣告費行情高度正相關。第二:維持媒體運作的唯一方式是財務收入。

(9) 追隨收視率

越多人參與的造勢活動,以統計概念投射到人口母體上,可以推論有更多群眾關注。報紙版面及電視時段有限,造勢活動獲取媒體關注的候選人,自然排擠掉其他對手的能見度,甚至使媒體高層推導出「只要多報某候選人的新聞,收視率就會高」的結論,媒體傾斜在所難免。

(10) 盤算潛在利益

各級政府每年都有預算用於媒體廣宣,對於越可能取得政權者,一部分想承接標案的媒體,自然會對立場自我約束跟審查。

完成一場(或多場)成功的大型造勢,候選人就可以視之為勝選方程式嗎?或是,對手陣營就再也束手無策嗎?大型造勢活動的效益甚多,但也有盲點。第一:激化尚未決定支持誰的吃瓜民眾要快做決定。第二:候選人固然接收站台助講者帶來的氣勢,也概括承受助講者過往的爭議跟敵人。第三:大型活動無法針對各領域、各族群的訴求做深度討論。第四:支持名單在舞台上全面攤開,秀出樁腳的同時就是對手拔樁的開始。第五:即使對手不舉辦大型造勢活動,以上十種成效,一樣可以用其他方式創造出來。

在一場有倒數期限的作戰中,較量的就是防守方鞏固防線、擴大戰友的佈局,以及攻擊方是否對群眾心理有清晰的洞察,並用不對稱作戰概念,打開破口的謀略跟速度。

*作者為公共事務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