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比特幣風潮再起能買嗎?

2016-07-09 06:40

? 人氣

從技術層面來說,所有虛擬貨幣的產生、交易、儲存方式等都不具備獨特性,比特幣也是如此。任何有自己的開採公式、遵循P2P協議、限量、無中心管制的數字「貨幣」都有可能取代比特幣,例如逐漸為人們所熟知的萊特幣(Litecoin)。可見,比特幣既沒有獨特的自然屬性,也沒有法律賦予的排他性、獨特性,因此很容易被替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且,比特幣的產生過程完全基於技術而非經濟學原理,其上限數量和達到上限的時間已被技術上固定,即在2140年達到2,100萬的數量上限。很顯然,比特幣有限的數量,與不斷擴大的社會生產和商品流通之間有著矛盾。貨幣供給應配合經濟發展,信用貨幣體系下,貨幣當局發行主權信用貨幣,並通過貨幣政策予以調節,使得貨幣供應量符合社會商品生產和交易的需要,從而促進了經濟的增長。而比特幣的總量和供給速度由演算法決定,與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沒有關係,完全不受貨幣當局的控制。比特幣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沒有中央調節機制,它的發行、流通和管理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組織或個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改變比特幣的供給量,甚至也沒有中間機構記錄比特幣的交易

上述,都決定了比特幣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虛擬」產品被過度炒作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種貨幣價值的波動像比特幣那樣劇烈。3年內,它增值近5,000倍。2013年中國市場上一枚比特幣價格最高時超過7,000元人民幣,隨後又暴跌到2,000多元。

比特幣沒有集中發行方,容易被過度炒作,導致價格波動過大。幣值的劇烈波動又提供了巨大套利空間,進一步推動過度炒作,形成惡性循環。數量的有限性,使比特幣更容易成為投機對象而不是交易媒介。正因為限定了數量上限,人們意識到囤積起來的比特幣可能升值,持有比特幣的人更願意把它收藏起來,而不是用於購買其他商品,結果必然導致比特幣最終退出流通、失去貨幣的交易媒介功能而成為投機標的。據往年情況看,凡比特幣產量有所變化時,正是其價格波動比較厲害的時候。

打上了現代科技烙印的虛擬貨幣,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對貨幣支付功能的要求,包括便利、快捷、低成本等。但人們往往只看到虛擬貨幣與本位貨幣表象上的相似,而且誤以為前者必然更先進,甚至斷言前者將取代後者。事實上,便利、快捷、低成本並非虛擬貨幣的特權。信用卡、網銀等實際貨幣的電子載體,都能滿足這些要求,而這些電子化的本位貨幣有銀行體系的支持,相對更加便利安全。科技發展能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甚至在一定條件下改變人類社會形態,但任何技術都無法取代人類社會的本質屬性,就像電腦無法取代人類的思維一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