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被覺醒的傳統-沙烏地的蒙面黑袍裝

2019-06-09 05:40

? 人氣

而這樣的競爭在泛阿拉伯主義褪色後更加激烈。當年沙烏地之所以要庇護穆兄會教士,原因在於埃及的納賽爾總統挾帶泛阿拉伯主義思潮,成了整個中東的大英雄;而沙烏地為避免被邊緣化,便利用朝覲經濟、強調瓦哈比、庇護穆兄會等方式,將自己塑造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瓦哈比與穆兄會的意識形態其實相當接近,故兩派人馬在沙烏地國內較勁的結果,便是導致了互比激進的惡性循環,催生了所謂的覺醒運動(Sahwa Movement)。性別議題首先成了異花授粉下的實驗品,由於蒙面黑袍裝完全不是沙烏地的傳統服飾,故教士們首先參考了摩洛哥婦女的裝束,設計了初始版本,透過學校系統發給女學生,並鼓勵她們回家說服母親、阿姨們跟進。

隨後蒙面黑袍裝的款式越走越保守,但由於運動風火正盛,故其需求反而直線上升,沙烏地又增產不及,只好從鄰近的巴基斯坦進口。據統計,光是1990年代的蒙面面紗進口量就超過2500噸。而在當年的沙烏地女權圈子內,女權主義者也漸以身穿蒙面黑袍為榮,並認為自己「展現了追求信仰自由的價值」,故包得越多便越顯進步、開放;相似的場景,看在今日沙烏地女權主義者眼中,那既視感有多強,諷刺的意味就有多濃。

整場覺醒運動在1990年代達至高潮,與其稱這是一波宗教復興潮,不如說是教派利益鬥爭引發的文化革命,政府雖與西方關係密切,但民間卻逐漸拒斥被貼上西方現代性標籤的制度、元素。而沙烏地王室起初相當樂見穆兄會與瓦哈比相互牽制,但沒想到雙方竟能在民間掀起基本教義浪潮,兩方陣營的教士們站穩腳跟後,反而回過頭來介入政治,要求王室讓出更多權力,國王這才發現苗頭不對。

海灣戰爭的爆發可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年沙烏地開放美軍進駐,共同打擊海珊,結果令覺醒運動的教士大為光火,直斥政府"不該當美國走狗、美軍退出半島",並動員群眾上街;而原本象徵信仰自由、女權的黑袍,也上升成反美、反帝、愛國的象徵,國王臉上無光,終於下令鎮壓、掃蕩,覺醒運動終告失敗,穆兄會也從此上了黑名單,成為沙國境內不受歡迎的人物。

運動風頭雖過,卻餘波尚存。首先其對沙烏地社會起到了文化革命的政治效果,瓦哈比與穆兄會兩強相碰,將反美、反西方的敘事推向顛峰,造就今日的精神分裂:沙烏地法律一面將西方現代性視為精神污染,一面用西方現代性的甜頭餵養、收編人民,國內處處可見婦女身穿蒙面黑袍裝逛最高級的精品Mall;而王室經過這次教訓也警覺到,自己若無法緊握宗教詮釋權,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早晚會被反噬,於是其敲打了穆兄會,卻安撫了瓦哈比教士,並持續雙方的合作關係,直至今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