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被覺醒的傳統-沙烏地的蒙面黑袍裝

2019-06-09 05:40

? 人氣

20190606-內志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png
內志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

聖城麥加與附近的吉達則較為特殊。每年有上萬朝覲人潮奔赴麥加而來,當地部落因而常能見到半島以外的旅人,久而久之便成了多國服飾的大熔爐,其傳統服裝常有異國的元素在其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0606-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jpg
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
20910606-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jpg
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
20190606-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1。(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jpg
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
20190606-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2。(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jpg
麥加與吉達婦女的傳統服裝。(Mansoojat Foundation提供)

而沙漠婦女的服飾,也是半島精神的體現。日本的文化史學家和辻哲郎曾將世界分成三種「風土」-季風型、沙漠型、牧場型,所謂「風土」並不僅指氣候、地形,更是「人存在於世的制約」。其中季風型的風土以印度為經典,中國與日本則是其中的特例;沙漠型以阿拉伯半島為經典,埃及、蒙古相對混雜;牧場型則以歐洲國家為主。和辻哲郎認為沙漠型風土的核心就是「乾燥」,若以名句「人間到處有青山」來比喻,那沙漠型風土就是「非青山」,也就是沒有生機的死山。

而正因外在環境惡劣乾燥,故沙漠中人的生活核心就是「渴望」,人與自然的關係鬥爭又對抗;若上升到精神層次,沙漠風土裡的人民往往喜歡創造反自然、不天然的事物,例如葉門亞丁灣旁,有一大片在沙漠中看來十分突兀的白屋聚落,人造之感與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埃及金字塔背後也是一樣的精神,尼羅河谷地形蜿蜒,形成許多破碎的耕地,因此埃及人創造出了精確的三角形立體-金字塔;阿拉伯藝術、沙漠服裝中華麗多彩的裝飾也是悖反于單調景觀的產物,若不瞭解沙漠人「反抗自然」的精神,就無從理解其藝術精神的由來。

然而這樣的藝術精神,在沙烏地建國後,卻逐漸受西方現代性、資本主義、瓦哈比主義侵蝕,退出了服裝的場域,沉潛至黃沙深處。

 

半島之上的文化革命

今日的沙烏地是個人盡皆知的親美國家,這幾乎是探勘石油成功時便註定的命運,但縱觀歷史,其也曾佇立在伊斯蘭革命的命運交叉口,幾乎走上跟伊朗相同的道路,而這股力道最顯而易見的遺產,便是今日街頭婦女的蒙面黑袍裝。

1955年沙烏地第一所女子學校Dar Al-Hanan成立,開啟了女性西式教育的進程。婦女也逐漸脫去頭巾、面紗,穿上西式的襯衫、長裙,並且擁有相當程度的權利與自由。然而自1960年代始,沙烏地開始庇護流亡的穆斯林兄弟會教士,其與當地的瓦哈比教士形成了競爭關係,雙方競相爭取各自的教眾與政治資源。

20190606-在學校上課的沙烏地女學生,攝于1980年。(劉燕婷提供).jpg
在學校上課的沙烏地女學生,攝于1980年。(劉燕婷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